第4章
一天赚了二两银子
林娘子愣怔,那一个月便是六十两!快超过老爷一年俸禄了。
沈母还好,许娘子也是愣住,她晓得商人不少赚,却也没想到一个月便能赚朝廷七品官员一年的俸禄。
娘子,钱不是这么算的,咱们今儿第一天开张,人家尝个鲜来咱这儿,再过几日不一定能卖这么些。
娇姐儿快呸呸呸,不说丧气话,咱们呀只会一天比一天好,明儿我们还来帮你。林娘子回过神来,双眸晶亮,方才你刚做好,我偷尝了一口,咱也算见过世面的,京都那状元楼都没你做的有滋有味。
收拾干净铺子,一行人回府。
沈惜娇从卯时忙到未时,回到府中简单吃了些,便上床睡了,一觉睡到酉初。
姐儿饿吗我让厨房留了饭菜。阿柳看她醒了,上前询问,嘴巴这么干,我先给姐儿端些水。
不用忙活,我自己来。
沈惜娇下床,睡了将近两个时辰,疲倦一扫而空,简单活动了下身子,她和阿柳一块儿去了厨房,忙了一天,沈惜娇不想亏待自己的嘴。
她问过阿柳了,今儿晚饭主食是米。
正好做个蛋炒饭,沈惜娇还打算给自己做个饮子。
府里还有甘瓜吗
有的,荆县这地儿别的都少,就甘瓜和葡萄多。阿柳半是吐槽半是无奈,京都稀罕的玩意儿,它这儿常见,京都常见的青菜,它这儿少的可怜。
拿几个,晚些我做个饮子。
阿柳闻声黝黑的眼睛瞬间变亮,姐儿等我。
沈惜娇到厨房不久,阿柳抱着五六个甘瓜进来,她身后还跟了一小厮,这也是沈府唯二的小厮。
依沈惜娇看,沈府这外强中干的花架子,不如散了家里小厮和厨娘,奈何沈母要面子,宁愿苦苦撑着也不愿散。
堂堂知县,家中还要主子做饭
传出去,多丢脸。
你们帮我把这甘瓜洗干净。
沈惜娇正在做炒饭。
单单蛋黄倒入米饭中,搅拌均匀,沈惜娇下锅。
她不太爱吃油腻腻的,只锅底刷了浅浅一层油,因着有蛋黄液隔离,米饭粒粒分明。
炒好沈惜娇放到一旁。
油热,她把方才隔离出的蛋清混着切碎的马肠倒入。
火候差不多,沈惜娇放入炒好的米饭。
很快,一份黄灿灿的蛋炒粉出现在阿柳和小厮面前,惹得二人削瓜皮的手一顿。
姐儿。阿柳巴巴唤沈惜娇。
有你们的。
剩下的米饭不少,她清楚做好后一定有人吃,便都炒了,剥好后,阿柳把甘瓜切成一块儿一块儿的,沈安有劲儿,把甘瓜捣碎,捣成汁儿。
她分配两人的任务。
古代没有榨汁机,便用人力代替。
姐儿瞧不起谁呢,沈安你来切块儿,我捣汁儿。阿柳却哼了声,夺过沈安手中的杵臼。
深知阿柳脾气,沈惜娇连连道好。
阿柳是真的有劲儿。
没多大会儿,倒出一杯又一杯甘瓜汁,留下的果子碎肉,沈惜娇让她放到碗里。
他们榨汁,沈惜娇也没闲着,荆县冰块贵的离谱,她将早早煮热的水倒入干净的瓦罐,用井水冰着瓦罐。
热水变成凉水,沈惜娇放入几块饴糖。
随后按比例倒入过滤后的甘瓜汁,丢入碎果肉。
沈惜娇尝了口,水还是不凉,喝起来不过瘾,她微微叹息,这东西还是要有冰块才好喝。
她不满意,阿柳和沈安喜欢极了。
姐儿!咱们明天也卖这个吧!阿柳激动,肯定有好多人喜欢。
暂时不卖。
抽空,她想要试试制冰,明年夏日前若是能成功,定不少赚。
姐儿不用心疼我们,奴浑身的力气。
你们先拿去给夫人她们尝尝。沈惜娇避开这一问题,她递给阿柳和沈安几筒,让他们分别送往几人屋中。
没想到引得许娘子带着沈惜毓来了厨房。
嘿,我便知道娇姐儿不会只做这么个饮子。许娘子不客气,毓姐儿不是念着要送姐姐礼物吗她推了沈惜毓一把。
沈惜毓比沈惜娇小五六岁。
今年八岁,小姑娘本是羞怯的站在许娘子身旁,许娘子这一推,使得她直愣愣站在沈惜娇面前,二姐姐。小姑娘双眸直视沈惜娇数秒迅速低头看鞋尖尖,从怀里拿出方手帕,小步极速走到沈惜娇身旁,我记得二姐姐数兔。
沈惜毓递来的手帕上赫然是两只兔子。
兔子可爱,活灵活现。
四妹妹有心了。沈惜娇收下,我给娘子和四妹妹盛些炒饭。
谢谢娇姐儿。
许娘子嗔笑,拽着不知所措的沈惜毓坐下。
姐儿是打算卖那甘瓜饮吗
暂时不打算。沈惜娇把炒饭放到二人面前,这饮子还缺些冰,天渐凉也卖不了多久。
也是。
眼见沈安回来阿柳都还未归,沈惜娇心底奇怪,她唤沈安去寻一寻阿柳。
姐儿不必忧心,阿柳是府里老人,总不至于丢了,约莫是夫人哪儿有事,绊住脚了。许娘子温和,也不自持主子身份,等沈惜娇和沈惜毓也吃完炒饭,她抢过二人的碗筷,你们姊妹歇着。
毓姐儿带你姐姐出去消食儿。
娘子......沈惜娇无奈,拗不过许娘子,她同沈惜毓离开厨房。
在院子里没走几圈,她听到阿柳的声音。
姐儿,郎君回来了。
阿柳雀跃,给姐儿带了礼物呢,诶——毓姐儿也在这儿正好,夫人让我带你们过去。
大哥回来了
满府阿柳只会唤一人为郎君。
那人便是沈惜娇嫡亲兄长。
嗯,郎君好久没回府了,还没吃晚食呢,姐儿做的蛋炒饭还有余的吗阿柳朝厨房张望。
还有些。
得了沈惜娇应允,阿柳把余下的蛋炒饭倒入碗中。
从井中再取几筒饮子。沈惜娇吩咐,除去给沈母等人送去品尝的饮子,她都丢入了挂篮,在井中冰镇着。
姐儿和毓姐儿先去。
阿柳和沈安取饮子。
沈惜娇拉着沈惜毓朝前院走去,路上沈惜娇心情略有些复杂,穿来这么久,她还没见过名义上的兄长,也没见过沈家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