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阿柳小心翼翼端出豆腐来,脸上都是喜色,姐儿你看,成了!
一大块还没切的豆腐码在木盘上,刚拿出来的豆腐还滴着水,阿柳仔细擦干,才把豆腐切开。一块一块的豆腐,方方正正。
沈惜娇也忍不住露出一点笑意。
把豆腐放在一边,沈惜娇把做好的豆花分了,一人一碗。
辣口的给沈安,阿柳不怎么能吃辣,她那份就少加辣油,多点肉沫,偏咸口,而沈惜娇自己是个甜党,淋的是糖浆。
色泽犹如白玉砌成的豆花上,浇上一层淡淡糖浆,甜蜜的气息从里散发到外,即便是沈惜娇也有些感慨。
在还没成为大厨前,她也还是个普通女孩。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学校门口的甜豆花,总有一个老婆婆,会支着小摊,乐呵呵地给来买豆花的小朋友,淋上一勺红糖水。
阿柳对此赞不绝口,好吃,总觉得姐儿做出来的,与外边的都不一样。
随后她眼睛一亮,又道:姐儿可想过把这些拿出去卖!
这时候已经有豆腐脑了。
不过外面街巷卖的咸味豆腐脑,可没沈惜娇这么多花样,又是蒜末葱段、又花生、肉沫的。
要是把沈惜娇做的这些拿出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我也是这么想的。沈惜娇承认自己有这个意思,不过还得再等一等,最好弄出个磨具来。不然整天人工做,也太费劲了。
沈安吧砸吧砸嘴,总觉得嘴里边少了点什么,要是有酸豆角就更好了......他从小就爱这一口。
好你个沈安!咱们姐儿好心给你吃,你还这么多话,吃也堵不上你嘴呢!阿柳拍他脑门。
沈安哎哟一声,委屈地摸摸头。
我、我也就一说嘛......
好啦,其实我有准备小料的,在厨房,你们想吃什么自己加就好了。沈惜娇不想让这两人因为吃打起来,何必呢,想吃什么自己弄就是了,又不是没有。
二人惊喜,争先恐后跑去厨房。
沈惜娇追在后面又补了句,记得把剩下的都拿出来!
寅时正,沈母起了。
她走进前厅,看见桌面上摆着琳琅满目的早食,不禁一惊,正好沈惜娇进来,她抓住后者,娇姐儿,这不过一顿早食,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吧
沈母真是有点惊恐了。
沈秦为官何止清正,简直是两袖清风,她也早习惯了节俭,最难那会儿,府里上下缩衣节食,她也不觉有什么,因此乍一看这阵仗,难免心惶惶。
沈惜娇把她扶到一旁坐下,拍拍沈母的手,安慰,安心了,母亲,虽然看着多,实则都是小料,不至于浪费的。她知道沈母是怕浪费食物。
那就好。
沈母松了一口气,这才认真打量起这一桌早食。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是......豆腐花你怎想到做这个沈母一愣,豆腐花在荆县也算常见了,因此她并不稀奇,只是不知道沈惜娇为何要大动干戈的摆上这么多小料。
虽然她并不知道小料是什么意思,但并不难猜出用途。
在沈母看来,这些小料加起来都比这豆腐花值钱了,要是拿出去卖,岂不是亏死。
我想着过两天卖这个......沈惜娇一看就知沈母在想什么,小料不值钱的,就那么几勺淋在上头,能有多少。就我做的这些,都够卖出去好多份了。
沈母这才安心。
来了前厅的只有个沈母,沈惜娇让人把许娘子他们的送去,碗筷则是沈安收拾拿去洗。
沈惜娇回院子,看了眼锅里还在熬制的骨汤。
大锅开盖,里面奶白色的骨汤咕咚咕咚冒泡,热气裹着肉香,香的让人垂涎三尺。
一旁忙着烧火的仆从连忙擦了擦口涎,起身,姐儿,奴没偷懒,您瞧!这汤给奴熬的喷香呢。
嗯,继续熬着,火不要太大,其他的等我回来再说。沈惜娇交代。
骨汤是她昨晚就吩咐下去熬制的,一直熬到现在,就是为了能把骨头里面的汁水都给熬出来,让汤充分的汲取到里面的骨香。
熬几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随后沈惜娇叫上阿柳,准备去集市上买菜。
书塾卯时就开,得在那之前把早食给备好,才好出摊。
主仆两人走到门口,不想刚好碰见正往书塾去的沈景翊。
三人齐齐停下。
看着彼此的眼神中,都有不带掩饰的惊诧。
沈惜娇目露惊讶,大哥这么早便去书塾
沈景翊颔首,早些去,也可提前一点准备着,读书怠慢不得,我也早习惯了这个点起来,左右留在家中也无事。
卯时才开的书塾,寅时就去。
这可不是提前一点那么简单。
......沈惜娇肃然起敬,她已经够卷的了,对比自己还卷的人,她相当敬佩,天道酬勤,大哥如此勤奋,今年乡试必能榜上提名。
沈景翊一愣,耳尖赧然滚烫,多谢二妹吉言。
沈惜娇:......
怎么就脸红了
阿柳,你去装一碗豆花来给大哥带走。沈惜娇对着一旁的阿柳吩咐,起那么早,她料定了沈景翊定还未用过早食,读书人肚腹空空怎么能行
沈景翊还想拒绝,她同样以此为由说服了他。
饿着肚子可是读不好书的!
沈惜娇让沈景翊留一会儿,等阿柳把豆花送出来,她却是半点慢不得,匆匆赶去集市。
天还蒙蒙亮,正是处于将明未明的时候,一点模糊的天光照在集市里人们的脸上,照出他们脸上的皱纹、汗水和微笑。
姑娘!买蕨菜吗
我家的豚骨是刚杀的,只要二十五文!
沈惜娇一一看过去。
她要买用来做扁粉菜的青菜和猪血、茄子、莲藕,这几样都必须要新鲜,价格上还得货比三家。沈惜娇挑了很久。
最终,她来到一个老翁的摊前,老伯,猪血怎么卖
还不等那老翁回她,旁边的小摊就有个壮汉子挥着刀吆喝,妹子!你要买猪血来我家铺子啊,我家的猪血是整个集市最新鲜的,你别看那老叟的,他那儿的猪血都是暗红色的,不知放了多久!
沈惜娇看了一眼,的确,老翁摊上的猪血色泽暗红,而那壮汉摊上的猪血是鲜红色的。
但她并未动摇,执意问那岁数大了耳朵不太好使的老翁。
那汉子摇摇头,似是觉得她冥顽不灵。
啊沈惜娇问了好几次,老翁终于听清了,他摆摆手,三文钱!只要三文钱!
沈惜娇:这么便宜
她本来还想着杀一杀价的,没想到老翁给出的价钱,低到她都不忍砍价了。
沈惜娇看了一眼老翁衣裳上的几个布丁,叹了口气,又问了莲藕和茄子的价格,几乎把老翁整个摊子给包圆了。
老翁摊子本就不大。
她买的东西又多,等给完钱,摊子已经空了。
姑娘,你家住何处老翁颤巍巍走来,见沈惜娇只来了一个人,想帮她把买的菜提回去,而后者此时才发现,老翁一瘸一拐,似腿脚不好。
沈惜娇不忍看一个七老八十的老翁干这些,老伯,我自己来吧。
老翁跟着沈惜娇来到食仙居。
食仙居刚盘下来,虽然有沈母和许娘子时不时来帮忙,还有沈安以及阿柳,却还是显得人手不足。
姑娘,这间食肆是你的老翁语气难掩艳羡,真好啊......我女儿也想着盘一间铺子,让我不要风吹日晒的,可是钱总是不够。
老伯你家住哪我看你脚上带泥,应当不是住城里吧。
姑娘聪慧,我家是住在城外的,每天都得起一大早往县城里送菜呢,起早贪黑,可是没办法啊。老翁无奈地笑。
沈惜娇看着篓子里的菜,老伯可否与我做一笔生意
生、生意,什么生意
老翁一愣。
沈惜娇笑,向他介绍这家食仙居,老伯你也看到了,这家食仙居是我做的食肆,每天做些早午食,供给书塾里的学子、来往的路人,需要买很多新鲜的食材。
那......要多少呢老翁屏住了呼吸,却还是不免有些晕乎乎的,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个儿头上。
只要能保证每日送来的食材店都这么新鲜,我都要。
老翁离开了。
走之前沈惜娇给了家里的地址给他,方便老翁之后直接送菜上门。
老翁只觉得自己是碰到了贵人,并不知道沈惜娇,竟是县令家的千金。
阿柳和沈安把菜拿去洗,非常认真,把菜叶里的泥洗的干干净净。
沈母和许娘子没一会儿也到了食仙居,帮忙打杂。
沈惜娇手里快速搅拌着面糊,可别小瞧了这个面糊,其他人做的都是杂事。只有她手中的面糊才是重中之重。
这关系到她们今日的早食——软面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