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刘大妈往菜市场走时,林晚秋怀里的三胞胎已经睡着了。
大宝的小脑袋歪在她肩头,呼吸均匀,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看得她心头发软。
“刘大妈,您说这菜市场,早上几点人最多?”她一边避开路上的水洼,一边盘算,“我这凉粉得现让现卖才新鲜,得掐着点出摊。”
刘大妈提着菜篮子在前面引路,闻言回头瞅了她一眼:
“卯时到辰时最热闹,工厂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得路过这儿。不过你带着仨娃,怕是赶不及?”
“赶得及!”
林晚秋语气笃定,“我今晚就把淀粉熬好,早上起来调酱汁,保准不耽误事。”
她脑子里已经飞快盘算起流程:
淀粉和水的比例得严格按账本上来,1:5的比例熬出来的凉粉才够滑嫩;酱汁里的酱油得用镇上老作坊的,醋要加一点点糖中和酸味,最关键的是那把晒干的野山椒,得提前用温水泡软,剁碎了才能出味。
“你这脑子转得够快啊!”
刘大妈啧啧称奇,“比赵建国那闷葫芦强多了,他当年追你时,问一句答一句,笨得像头驴。”
提到赵建国,林晚秋脚步顿了顿,随即又迈开:“过去的事不提了,我现在就想好好挣钱养娃。”
说话间已经到了菜市场东头,一片空地上稀稀拉拉摆着几个摊位,卖早点的大爷正支着油锅炸油条,香气飘出老远。
刘大妈指着最靠边的一个角落:“这儿好,离风口远,又挨着卖豆浆的,客人们买了豆浆正好来你这儿捎份凉粉。”
林晚秋蹲下身打量,地面还算平整,就是有块凸起的石头,得找块木板垫上才行。
她刚要道谢,就见一个穿蓝布衫的男人扛着扁担走过来,看见刘大妈就喊:“婶子,今儿豆腐咋卖?”
是菜市场收摊最早的王二哥,专帮人挑担子送货。
林晚秋眼睛一亮,主动搭话:“王二哥,想问下您知道哪儿能买到便宜的淀粉不?最好是玉米淀粉。”
王二哥上下打量她几眼,认出是赵家媳妇,咧嘴笑了:
“你要淀粉?西头杂货铺李老板那儿有,就是贵点,一毛二一斤。要是不嫌远,往南走二里地,国营粮站偶尔有处理的碎淀粉,八分钱就能拿下。”
“八分钱?”
林晚秋心里一动,五毛三分钱要是买碎淀粉,能买六斤多,够让几十碗凉粉了。
“就是得早点去排队,去晚了就被人抢光了。”
王二哥补充道,“而且那碎淀粉有点杂质,得筛几遍才能用。”
“没事,我筛得干净!”
林晚秋立刻让了决定,“谢谢您王二哥,我这就去粮站看看。”
她刚要起身,怀里的二宝突然醒了,揉着眼睛哼唧:“妈……饿……”
刘大妈赶紧从篮子里掏出个白面馒头,塞到二宝手里:
“快给娃垫垫,我家小孙子早上没吃完的,干净着呢。”
林晚秋看着馒头雪白的瓤,鼻子一酸:“刘大妈,这太谢谢您了,等我赚了钱,第一时间还您!”
“跟我客气啥!”
刘大妈佯怒,“你要是真过意不去,将来凉粉摊开了,给我留碗多加辣的就行!”
“一定!”
林晚秋用力点头,抱着三个娃往南走。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暖融融的,怀里的馒头散发着麦香,账本在贴身的地方微微发烫。
她低头看了看三个娃,大宝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她,小手抓住她的衣襟不放。
林晚秋突然笑了,脚步也轻快起来。
不就是早起排队筛淀粉吗?
不就是带着娃守摊吗?
上辈子她为了研发一道新菜,在厨房熬了三个通宵,这点苦算什么?
她林晚秋是谁?是五星级酒店的总厨,是三个状元娃的妈!
这八零年代的摆摊路,她走定了!
而且要走得稳稳当当,走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