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半月过去。
朔方城郊的秘密校场内,杀声震天。
赵惟立亲自督练的破虏营已经初具雏形。那一百名精锐士兵,在经历了严酷的训练和对新式兵甲的磨合后,其战斗力相较于半月前,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手中的陆氏横刀,在一次次的劈砍与格挡中,展现出了惊人的耐用性和杀伤力。哪怕是与旧式军刀对砍,也能轻易崩断对方的兵器,而自身刃口却损伤甚微。身上的陆氏甲片,更是让他们在模拟对抗中如虎添翼,面对箭矢和钝器的攻击,都能提供有效的防护,大大增强了士兵的生存能力和冲锋陷阵的勇气。
士兵们对这身神兵利器的信任与依赖与日俱增,眼神中充满了以往不曾有过的自信与昂扬斗志。赵惟立看着麾下这支焕然一新的队伍,心中豪情万丈,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将来在战场上痛击黑汗蛮夷的场景。
而在城内的军械总造,同样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械总造总造陆远的亲自规划和督导下,新的高炉和炒钢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得益于更优化的设计和更熟练的匠人,钢铁的产量稳步提升。虽然距离大规模列装全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供应破虏营以及逐步替换部分守城主力部队的精锐兵甲,已经不成问题。
钱德胜带领的质检队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炉钢水,每一件兵器,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了陆氏出品的优良品质。黑皮则负责总造内部的安保和匠人的管理,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陆远将现代工厂的部分管理理念,如流水线作业的雏形、工种细分、以及奖惩制度等,也逐步引入到军械总造的日常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赵惟立几乎每隔两三日便会亲临军械总造,一方面是查看兵甲的生产进度,另一方面也是与陆远商议后续的扩产计划和破虏营的训练方向。两人之间的合作愈发紧密,俨然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军事同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朔方城内,知府刘成的眼线如同附骨之疽,始终在暗中窥探着军械总造和守备军营的动向。
刘成是个老谋深算的角色,他虽然暂时无法探知破虏营和陆氏神兵的核心机密,但军营中频繁的精锐调动,以及军械总造那日夜不熄的炉火和日益增多的匠人,都让他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进行试探。
有时,他会以巡查防务为名,突然造访军械总造,试图从陆远的言谈举止和总造的生产迹象中发现些蛛丝马迹。但陆远早已有所准备,每次都以正在研制新式农具或修缮普通军备为由,巧妙地搪塞过去。那些核心的炼钢区域和兵器锻造车间,更是被陆远以涉及机密,非请勿入为由,婉拒了刘成的参观。
有时,他也会在府衙议事时,旁敲侧击地向赵惟立询问近期军中是否有何重大举措。赵惟立则要么以军务繁忙,操练士卒乃分内之事含糊应对,要么干脆就装傻充愣,让刘成空有满腹狐疑,却抓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把柄。
几次三番的试探无果,刘成虽然心中愈发不满,但也知道陆远和赵惟立已然抱团,且行事滴水不漏,轻易动不得他们。他只能按捺住性子,继续命令手下加强监视,等待更好的时机。
就在朔方城内部暗流涌动之际,边境线上也传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