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人静。
江彻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的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平江县的地图。而是一张,详尽的,整个南江省的经济地图。
地图上,用红色的笔,圈出了十几个城市。
“江总,您让我查的资料,都在这里了。”钱斌将一摞厚厚的文件,放在桌上,眼神里,是无法掩饰的兴奋和崇拜。
“全省范围内,和咱们平江百货公司情况类似的,濒临破产的国营商场、商店,一共有十七家。其中,有八家,都占据着当地市中心最核心的地段。”
江彻拿起一份资料,仔细地翻看着。
他的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平江百货公司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模板。
在他的前世记忆里,九十年代初,将会有一波汹涌的“国退民进”浪潮。无数的国有资产,因为经营不善,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贱卖。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
用最合理,最能被这个时代所接受的方式,去将那些蒙尘的珍珠,一颗颗地,收入囊中。
他要打造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商业帝国。
“老钱,”江彻放下资料,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准备一下,下个星期,我们去省城。”
“第一站,就从临江市第一百货商店,开始。”
......
与此同时,平江县税务局。
沈知微正在写一份关于“时代百货”改制案例的税务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是省局亲自点名要的。
她看着报表上,那飞速增长的税收数字,和那份被她当成模板附在后面的“职工持股协议”,心中感慨万千。
她知道,江彻又一次成功了。
而且,是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社会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成功。
他盘活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
他盘活的,是一种希望,一条出路。
正沉思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小沈,还没下班呢?”稽查科长走了进来,笑着递给她一张红色的请柬。
“这是县里新成立的‘青年企业家协会’送来的,邀请我们税务系统派代表,参加他们的成立大会。局里研究了一下,决定让你去。”
沈知微接过请柬。
烫金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平江县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
她翻开内页。
在会长的名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江彻。
沈知微握着请柬,指尖微微用力。
她知道,那个男人的舞台,已经越来越大。
从平江首富,到出口先锋,再到如今,国企改革的弄潮儿,青年企业家的领袖......
他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每一步,都让身后的人,只能仰望。
那份遥远的距离感,似乎又回来了。
但这一次,沈知微的心里,却不再有失落。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名字,嘴角,不自觉地,也勾起了一抹淡淡的,与有荣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