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看来大陆的工人们技术还是不到位。
竹青莲内心泛起退意,八零厂转型生产自行车的计划,在她眼中也变得漏洞百出。
正当她准备开口表态时,角落里一个身影突然抓住了她的目光——一个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问题零件,专注的神情与周遭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他实在太年轻了!
即便竹青莲二十出头就成为玛瑞贸易代言人,自认已是商界少见的年轻才俊,可眼前这人,面容青涩,年龄绝对不超二十。
竹青莲趁着众人吵得不可开交,穿过人群,缓步走到年轻人身边。
只见他半蹲在工作台前,一手拿着游标卡尺反复测量零件尺寸,另一只手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数据。
你在研究什么竹青莲忍不住开口。
年轻人从专注中抬起头,目光撞上她的视线时愣了一下。
听到交谈声,朱厂长下意识回头,看清那人竟是杜国强,顿时眼睛一亮:杜国强!你小子可算回来了!
此前杜国强在八零厂与朱厂长交谈时,就曾以渊博学识令其震惊朱厂长。
他不仅画图功底深厚,对工业转型的设想更是独到,那些关于生产线优化和产品改良的见解,即便从业几十年的老师傅也难有如此格区。
朱厂长刚要开口介绍竹青莲。
却见竹青莲飞快递来个眼色,朱厂长便识趣地把话咽了回去,转而清了清嗓子指向齿轮:你看啊,安阳厂这批零件最大的毛病就是传动精度差。你琢磨着,问题能出在哪儿
刚才我用游标卡尺把所有零件都测了一遍,问题的病根基本找到了。杜国强道。
是啥娄书记忍不住追问。
杜国强深吸一口气:机床,我们的机床有大问题。
机床这咋可能嘛!厂里老工人皱着眉头,满脸不信,这机床我们用了好几十年,给三阳造零件时,人家从没说过有问题!
杜国强闻言笑了笑,指尖轻轻叩了叩零件边缘:按常理,咱们厂的机床造三阳那种大尺寸的二八大杠,精度要求没那么高。零件个头大,公差范围能放宽些。但八零厂这批零件可不一样。
首先,他们要求的精度极高。咱们老师傅手艺再精湛,可机床自动化程度低,只能靠人工微调弥补误差,这就导致零件公差不稳定。单个看或许达标,但组装成传动装置后,细微偏差一叠加,骑行时就容易卡壳、异响,甚至脱链。
朱厂长眉头微皱,试探着问:那你的意思是,让安阳厂换台精度高的车床就能解决
话音未落,娄希顺急得直摆手道:朱厂长,这可使不得!您也是干厂子的,哪能不知道现在一台高精度机床什么价就我们这小配件厂,砸锅卖铁也买不起啊!
如今国内机床发展是快,可要是追求高精度,还得靠德日进口货,人家的设备精度领先国产一大截,可价格也领先国内一大截。
况且安阳厂做自行车配件,利润本就薄,就算咬牙买了机床,猴年马月才能回本
更别说银行愿不愿意批贷款。
众人陷入沉默时,杜国强目光沉稳地落在娄书记脸上道:我有个法子,不用换车床也能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