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只见妇人衣衫不整,脸上几块淤青,抿着嘴唇,身上的大衣团成了一团,紧紧的抱在怀里。
妇人跌跌撞撞的进了门,却被小乞丐伸脚绊倒在地。
几个白面馍馍从大衣里滚落到地上。
赵闻笙见有人欺负娘亲,立刻把书扔到一边,叫嚷着扑向小乞丐。
打起来喽,打起来喽,小破鞋打小乞丐喽!
周围的孩子一阵哄笑,又引来了无数围观的人。
直到邻居拿棍棒驱喝,一帮小孩才做鸟兽散,到别处寻乐子去了。
小乞丐溜得最快,跑之前还拿破碗砸了赵闻笙的头,直砸的他眼冒金星。
赵闻笙紧紧握住自己的小拳头,死死的盯着小乞丐跑远的背影。
回到屋里时,父亲正铁青着脸,哆嗦着说不出话。
母亲正跪在地上,小心的把白面馍馍包好,连碎渣都没放过。
良久,男人才艰难开口道:他...他真的...你
妇人不语,脸上的泪痕已干,面无表情,只一味摩挲手中包好的白面馍馍。
她的默认让男人突然来了火气,他一把掀翻桌子,指着门外吼道:
我要去告官!这个禽兽...咳咳...
男人剧烈的咳嗽起来,赵闻笙赶忙上前扶住。
却不料男人一个趔趄,心中郁结难抒,加上落冷水后连病三天,竟一口鲜血喷出。
口中几次嚅嗫,不能一言。
妇人上前扶住男人,冷冷道:告官我们如今这样不都是因为官吗
说罢,把大衣中的几个白面馍馍掏出来,摆在桌上,喃喃道:
得活着...得活着...
一家三口,几个白面馍馍吃了小十天。
终于,在天降鹅毛大雪那天,粮食尽了。
我去想办法。
男人撑起病躯,裹上单薄的衣服,推门而出。
两个时辰后,男人顶着一身雪回来了,手里用破布兜了半袋什么东西。
放在桌上,打开一瞧。
竟是半袋草料掺杂麸糠,是牲口的饲料。
妇人捧了几把雪,与饲料一起倒进坏了一角的药壶里,放在炉子上,又生了几根柴火。
壶里糊糊状的饲料很出数,赵闻笙吃了个肚圆。
砰!
突然,木门被一脚踹开。
一个骨瘦如柴的灰衣汉子先侧进半个身子,弯着腰,指着捧碗的男人,满脸堆笑的对后面那人说:
官爷,您看,就是他进了我的院子,还偷了我喂牲口的东西!
后面的官差抖了抖雪,低头走进屋内。
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家徒四壁。
炉子上的药壶里,饲料熬成的粥还剩了一半,冒着热气,散发着麸糠微苦的气味。
官差默然不语,走到桌前,从怀里凑出了一两碎银,轻轻地放下。
什么都没说,转身拉着灰衣汉子出去了。
哎哎,官爷,我丢的东西啊!您这是...
别废话,明天来衙门找我徒弟领三十文钱,这事过去了。
好嘞,您徒弟是姓...宋,是吧没问题,谢谢官爷啦!您长命百岁...
两人的声音越拉越远,最后彻底被雪掩埋。
赵闻笙关上了门,小声的哈着气,又盛了一碗,就靠在门上吃。
这下谁也进不来了。
小闻笙心想。
第二天,还在睡梦中的赵闻笙被妇人轻轻摇醒。
眼前的母亲画了妆,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再看旁边的父亲,也披上了一件新外套。
他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还在镇子上的那段衣食无忧的生活。
母亲从身后拿出一件新衣,小心的披在赵闻笙的身上。
闻笙,我们今天吃饺子,好不好妇人温柔的说。
赵闻笙开心极了,一边嘴里答应着,一边飞快的把新衣服穿好,跑下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