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半个小时后李达康开着破吉普到了宾馆楼下,祁同伟结完账,俩人往回走李达康依旧面无表情。
县长,咱回去按赵书记的意图修改项目
李达康点点头:我昨天把项目草案给省里领导也看了,领导的意思跟赵书记差不多,都想拿咱们的项目当试金石。
开始我也有顾虑,怕征完地招商跟不上,县里包袱太大,不过大领导让我放下包袱,迈开脚步,很确定地告诉我,土地红利势不可挡,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也决定放手一搏,项目的事你多想想,咱们县的干部都不懂。
祁同伟没敢问李达康跟谁汇报的。
李达康能接触上梁群峰,谁知道他还认不认识省里其他常委
回到金山县,李达康直接把车开到了县委招待所。
小祁这段时间你就这招待所,静下心搞项目,这回格局打开,别只盯着青山乡,需要材料和数据,直接找于建,我都跟他交代完了,县里各部门他都熟悉。
李达康说完开车就走了。
祁同伟傻傻地在招待所门口站了一分钟,才进去登记开房间,然后给乡里打了电话。
把事情跟于建一说,于建就笑了。
昨晚李书记给我家打了电话,这回不光是咱们乡要收回集体土地,李书记还要将青山乡的模式复制到各个乡镇,你需要的资料我都帮你搞,下午我先带你去县土地局。
祁同伟改项目确实需要一手资料,尤其是太平乡可征用土地面积。
李达康说的没错,国内近十年地方财政收入,都是靠卖地,这一点祁同伟很清楚,只是他不敢说。
县土地局的资料比乡里健全得多。
李达康应该提前做了指示,祁同伟和于建去的时候,土地局长王
刚已经把资料准备好了。
按照达康县长的指示,我把侧重点放在了金沙滩,祁所长你先看资料,达康县长已经把车留下,看完材料我带你去看现场。
一听金沙滩,祁同伟的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看样子自己的担忧,李达康往心里去了。
金沙滩是太平乡最差的一块地,之所以当初分不下去,一是靠着金沙河,再就是那片是沙土地,地里石头又多,并不适合耕种,现在种了很多杨树。
达康县长果然慧眼如珠,不利于农耕的土地改商用,会大大减少跟农民的矛盾,土地增值也明显,我大概知道那片地,咱现在就去看看。
李达康的司机拉着祁同伟他们往太平乡走,路况极差,到处都是坑,祁同伟颠簸得差点撞头。
同伟,易书记老家就在太平,你想想他上下班多遭罪太平乡的青萝茶是金山县最好的,可就因为宣传不够,路况又差,一直无人问津。
把路修好,再批下来商业用地,自然引得凤凰来,只要太平乡的茶叶园区建成,金山县的经济就有支撑点了。
于建侃侃而谈,而且信心十足。
祁同伟不由得多看他几眼。
于建可是当了多年政府办主任,揣测上意的能耐比一般干部强多了,他都能说出一二三,证明李达康易学习他们,没少为研究如何发展金经济。
可以说自己的方案,抛出来的时机正好。
金沙河蜿蜒曲折,紧挨着蒙山,河对面大片的乱石滩荒着,杂草灌木丛生。
江南的冬季温度虽然低了,可却很少下雪,也不存在啥冻土层,祁同伟等人下了车往金沙滩里走了一段。
目测这一片荒滩能有几十公顷,前世这可是金山县的黄金地段,因为金沙河大桥拓宽后,在这里建了金澜香谷别墅区,能住在金沙河畔的,都是有钱人。
王局,于乡长,我得跟达康县长碰一碰再修改方案。
于建一愣:县长去京州了,没在县里,你有事给他打电话吧,县领导对金沙滩乡项目高度重视,县长已经协调有关部门,筹备启动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