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离开赵家村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
我开着车,后视镜里渐渐缩小的村庄像一幅褪色的旧照片,那些曾经让我窒息的面孔,终于彻底淡出我的生命。
手机导航显示,距离青禾村还有两百公里。
那是一个真正的贫困村,藏在深山之中,没有网红带货,没有投机取巧,只有一群勤勤恳恳却始终被时代落下的老人和孩子。
这一次,我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
当青禾村的村支书老周接到我的电话时,语气里满是警惕。
林小姐,我们村穷,可经不起骗。
我笑了:周书记,我不要你们一分钱,我只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当我真正站在青禾村的土地上时,才明白什么叫贫困。
破旧的土房,崎岖的山路,村里唯一的小卖部货架上只摆着几包盐和酱油。
老周带我见了村里的几户人家。
李阿婆,七十多岁,独自抚养孙子,家里唯一的收入是后院养的几只鸡。
张叔,退伍军人,腿有残疾,靠编竹筐勉强糊口。
村里的孩子们,每天走两小时山路去上学,午饭只有一个冷馒头。
没有一个人向我抱怨,甚至李阿婆还热情地塞给我两个鸡蛋:闺女,拿着,路上吃。
我捏着温热的鸡蛋,眼眶发酸。
这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然后,我在青禾村住下了。
没有直播,没有炒作,我用最笨的办法。
挨家挨户走访,记录每一户的情况。
张叔的竹筐编得精细,但卖不出去;
李阿婆的土鸡蛋品质极好,但运不出大山;
村里的野山菌、蜂蜜、草药......全是宝贝,却困在这深山里,无人知晓。
我拍下照片,写下故事,注册了一个新账号:【青山有茗】。
第一条视频,我没有卖货,只是安静地记录:
清晨,李阿婆喂鸡的背影;
张叔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编织竹筐;
孩子们走山路时,书包里晃荡的冷馒头
配文很简单:这里的一切,都值得被看见。
视频发出去的第一天,播放量只有几百。
我没有急,继续拍第二条、第三条......
直到第十天,一条关于张叔竹筐的视频突然被转发了几万次。
评论区炸了。
这才是真正的匠心!怎么买
阿婆的土鸡蛋能不能上链接
我想资助那个走路去上学的孩子!
我联系了镇上的快递点,谈下了最优惠的物流价格;
我教张叔和李阿婆用智能手机,让他们亲眼看到网友的留言;
我带着孩子们拍了一段感谢视频,他们羞涩的笑容让无数人动容。
三个月后,青禾村卖出了第一批竹筐、土鸡蛋和野山菌。
张叔第一次拿到两千块钱时,手都在抖:这、这真是我的
李阿婆抹着眼泪:孙子的学费有着落了......
青禾村的变化,很快传到了赵家村。
曾经的乡亲们开始给我发消息。
清茗,带带我们村呗
咱们才是一家人啊!
我统一回复:
青禾村的每一单,都是因为他们值得。
赵明甚至用新号码给我打电话,声音讨好:清茗,我错了,咱们复婚吧,我帮你干活......
我直接挂断,拉黑。
有些路,走错了可以回头;但有些人,不值得第二次机会。
一年后,青禾村修了第一条水泥路,村里的孩子们有了爱心午餐,张叔的竹筐甚至接到了外贸订单。
我的账号【青山有茗】粉丝突破五百万,但我依然坚持最初的模式。
不演戏,不炒作,只记录真实。
市里颁给我乡村振兴杰出贡献奖,领奖那天,记者问我:林女士,是什么让您坚持帮助贫困村
我看着镜头,笑了:
因为曾经有人用‘道德绑架’逼我低头,而现在,我想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善良,从来不需要绑架。
台下掌声雷动。
而我的手机里,静静躺着一条新消息:
林姐姐,我考上县里的中学了!谢谢您!
发信人是李阿婆的孙子。
我抬头,窗外阳光正好。
这一次,我终于走对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