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徐哲伸出手指,指向铭文边缘几处极其细微的痕迹,这里,有几处只有现代高倍放大镜和精密雕刻工具才能留下的,过于干净利落的修模痕迹。
真正的商周范铸铭文,虽然也有修模,但其手法和工具,与现代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绝不可能如此完美无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徐哲的目光精准。
我方才闻了一下这鼎内散发出的气息,除了铜锈的金属腥味之外,还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现代化学催化剂和酸性腐蚀液的刺鼻味道。
这种味道,虽然经过了特殊处理,极难察觉,但对于嗅觉特别敏锐,或者长期接触此类做旧手段的人而言,却依旧能够分辨出来。
因此,小子斗胆断言,此鼎,并非商周真品,而是一件民国时期,由顶级高手采用真品翻模,并结合现代化学做旧手段,精心仿制出来的——顶级高仿!
其仿制水平之高,确实足以乱真,但终究,还是在一些关键的细节之处,露出了马脚!
徐哲这番话,有理有据,将那尊看似开门见山的青铜方鼎,剖析得体无完肤!
黄三爷和他那些捧哏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猪肝一般,难看至极!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徐哲竟然能从这些看似天衣无缝的细节之中,找出如此致命的破绽!
你......你胡说!这......这绝对是商周真品!
黄三爷气急败坏,强词夺理道。
你小子懂什么叫青铜器你闻到的那是什么化学药剂的味道我看分明是你自己鼻子出了问题!
是不是我鼻子出了问题,黄三爷心中,应该比我更清楚吧徐哲冷笑一声,不再与他争辩。
台下那些真正懂行的收藏家和鉴定师,此刻看向徐哲的目光,早已充满了震惊与赞赏。
而黄三爷那失态的狡辩,反而更显得他心虚和无能。
接下来,是第二件宝贝。
那是一块通体洁白温润,雕工精美绝伦的和田白玉螭龙佩。
黄三爷一上来,便将其玉质如何上乘,雕工如何精湛,年份如何久远,吹得天花乱坠,仿佛是千年难遇的绝世珍品。
徐哲上前,只是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眼,便淡淡开口:黄三爷,此玉佩的玉质和雕工,确实都属上乘,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
他话锋一转,指着玉佩中心一处极其隐蔽的,几乎与玉石本身纹理融为一体的细微石纹。
此处,有一道天然形成的隐裂,从表面看,似乎并不明显,但若是用强光透射,或者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道隐裂已经深入玉佩内部近三分之一。
这种隐裂,对于玉器的整体结构和耐久性,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其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而且,根据这隐裂周围沁色的自然老化程度判断,这道裂纹,应该是在玉佩雕刻完成之后不久,因为某种外力冲击或保存不当而形成的,其具体年代,恐怕也要比黄三爷您所判断的,晚上至少数百年。
徐哲再次一针见血,精准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