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他双眼之中金光微闪,透视能力早已将这本残本的五脏六腑看了个通透。
例如这几处书页的粘合部位,徐哲指着几处看似平整,实则内部已经出现问题的书页。
修复者使用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化学胶水,这种胶水虽然粘合力强,但其酸性成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侵蚀纸张纤维,导致纸张变脆、发黄,甚至断裂。
还有这几处破损的字迹,修复者试图用墨汁进行描补,但其所用墨汁的胶矾比例与原书墨迹存在差异,导致描补之处与原书页面产生应力冲突,反而加速了破损的扩大。
我提出的方案,看似大胆,例如‘局部漂白’和‘细笔游丝补写’,实则是基于对这本古籍原始纸张材质、墨迹成分以及其当前具体病害机理的深度理解和精确分析。
所谓的‘局部漂白’,并非使用强腐蚀性药剂,而是采用经过我改良的,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温和氧化剂,配合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有针对性地去除那些有害的霉斑和酸性物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纸张纤维的活性。
而‘细笔游丝补写’,也绝非随意臆造,而是要在高清显微观察和数字化扫描分析的基础上,精确还原原始字迹的笔锋、墨韵和神采,所用墨汁也必须是与原书墨迹成分高度一致的特制墨。
徐哲侃侃而谈,将自己的修复理念和技术依据,阐述得清晰透彻,有理有据。
那些真正懂行的修复师听了,都不由得暗暗点头。
柳承志和周师傅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口说无凭!周师傅强自镇定,梗着脖子反驳道,你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你是不是纸上谈兵这可是沈家的宝贝,岂能容你如此儿戏!
说得好,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徐哲微微一笑,目光转向沈振邦。
沈老太爷,小子斗胆,恳请老太爷允许,让小子选取这本残本中一个破损但并非核心内容的页面,当场进行局部修复演示,以证小子所言非虚。
沈振邦深深地看了徐哲一眼,见他信心十足,便缓缓点了点头:好!老夫就给你这个机会!
在征得沈振邦的允许后,徐哲立刻让人准备好修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他选取了那本游记残本中,一处因虫蛀和霉变导致残缺近三分之一,且字迹模糊的末页。
在众目睽睽之下,徐哲戴上特制手套和口罩,屏气凝神,开始了他那如同艺术创作般的修复工作。
清洗、去污、揭页、补缺、溜口、全色、压平......
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有条不紊,精准无比。
他使用的修复工具,很多都是经过他亲手改良,小巧而趁手。
他调配的补纸浆,颜色与原书纸张几乎一般无二,纤维的配比也恰到好处。
他补缀破洞的手法,更是精妙绝伦,细如发丝的补纸边缘与原书页面完美融合,几乎看不出任何接缝的痕迹。
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他对那些残缺字迹的补写。
他手持一支特制的狼毫细笔,在高清放大镜的辅助下,凝神静气,笔走龙蛇。
那残缺的字迹,在他的笔下,一点点地被生长出来,无论是笔画的粗细、墨色的浓淡,还是字体的神韵,都与旁边的原始字迹浑然一体,几可乱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