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刷!
白光闪过,鲜血溅射。
那管事的头颅滚落在地,茫然地张大着眼睛,死不瞑目。
妈的,又拿皇上来吓唬我,不知死活。洪千户收刀入鞘。
啊!
商队的人吓得惊叫连连,很多胆小的坐在地上甚至尿了裤子。
走私粮食的头领已经伏诛,我们走!
洪山带人将来路不明的粮食押向户部仓库。
而这样的情景,在很多地方上演着。
啪!
曾强一脸铁青地拍碎了面前的茶几。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陛下,怎么办要带兵去户部吗胡大伴语气中带了一丝狠厉。
用什么理由被收缴的粮食明面上确实是不合税法的。曾强冷笑。
怪不得之前那么顺利,原来是太师憋着用这种阴招!陛下,现在户部以非法之名收缴了近八万石粮食,这些一定不会算在您的头上,那赌约怎么办胡大伴有些慌乱了。
明日早朝再说!
曾强扭头,看着窗外,喃喃自语:真的是一群不容小觑的家伙呀!
对了,胡大伴。
曾强转头:沈家在这次运粮中死的人,按每人十两抚恤银规格,从内帑支出,你今晚就派人送过去。
喏。
叫御马监那条老狗来见朕。
胡大伴正要出去,却又被曾强叫回。
胡大伴一愣:不是说不用武力吗
当然,他不敢多问,急忙跑出去宣读口喻。
不一会儿,御马监大总管王恩就一阵小跑来到了武英殿。
御马监掌控后宫武装,王恩本人也长得虎背熊腰,比雷动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声音雄厚,如果不认识他的人,一定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太监。
御马监武力高强,且能用之人有多少曾强问道。
跪在地上的王恩抬头拱手:陛下,御马监乃皇宫最后一道防线,人人皆忠,人人可用!
曾强点头:你亲自带人去办一件事,如果失败,就不用回来了。
喏!
次日朝会,曾强还没开口追究,就遭到御史和文官们的抨击。
仿佛几日前陈御史的杖毙阴影,已经全部消散。
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怎能知法犯法,以不法手段筹集粮食呢
陛下,税收是全国百姓应尽的义务,为了蜀南灾民,偷税漏税,您觉得适合吗
陛下,您近日行事古怪,或许是伤势未愈,要不再静养数日,继续由四王爷监国。
陛下......
看着一张张假装为国为民,实则欣喜若狂的嘴脸,曾强冷然旁观。
等该跳出来的人跳完后,曾强才幽幽说道:事急从权,救灾如救火,朕确实考虑不周。至于刚才那谁,让朕静养,其心甚忠。这样吧,赌约作废,朕闭关自责一个月。
清派和刘派的文官们面面相觑,最后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了那个让武皇静养的混蛋。
那文官缩着脖子,低头打颤。
武官们都要笑出声来了。
陛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您身为一国之君父,更不能言而无信!
没有办法,刘渊只能站出来擦屁股,其他人份量不够,出来估计是送死。
现在距离赌约还有二十余天,陛下以后静养的时间,多的是了。
整个朝堂,随着刘渊最后一个字落下,鸦雀无声。
靠,这是真正的针锋相对了。
太师是为了女儿刘贵妇的悲惨遭遇,已经不想与武皇虚与委蛇了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武皇。
这家伙最近变得狠了很多,会不会直接翻脸动用武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杀了刘太师,蜀国的文官和文人们一定不服,肯定会鼓动一切针对武皇政权。
到时蜀国大乱,周遭接壤的唐国、宋国、元国就一定不会放过这个绝妙的机会,因为蜀国地型易守难攻,内部不出岔子的话,想硬打进来,确实太难了。
而谁拥有蜀国这个大粮仓,就会在一统的路上占尽了先机。
也是。
出乎所有人意外,面对这样的图穷匕现,武皇竟然没有发怒,而是很平淡地说道,还有二十多天呢,时间还够。那合法的两万石,你们不能不算是朕筹集的吧
那自然是陛下筹集的。
刘渊松了一口气,他也很怕这个莽夫乱来,毕竟命是自己的,而且,他也不想蜀国乱呀。
行吧,有事启奏,没事退朝,朕心情不好,想去找刘贵妃谈谈心呢。
曾强挥手。
陛下!有御史想拍太师马屁,站出来弹赅,朝堂之上,国事之地,岂能谈儿女之事而且,大丈夫怎能在弱女子身上出气呢
儿女之事
曾强冷笑:你们之前,不是老拿无后之事来逼朕退位吗没有儿女之事,哪来的繁衍后代只准你们放火,不许朕点灯吗
还有,朕明明说的是找刘贵妃谈心,在你口中怎么成了出气你无凭无据,妄加诽谤君上,该当何罪
你们是始终不长记性,还是觉得胜券在握了不管怎么样,朕现在还是皇帝吧
来人呀,将此子拖下去杖毙!
啊御史一激灵,吓得如陈御史般,瘫坐在地。
陛下!
刘渊铁青着脸站了出来,何御史只是依照御史职责,提醒皇上遵守礼仪,何罪之有那刘贵妇身上的伤是自己跌倒的吗还有那......
有些话刘渊实在说不出口。
太师!
曾强盯着刘渊: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你身为一品大员,没有确切的人证、物证,切记谨言。刘贵妃身上的伤,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至于留不留种,那是朕的意愿。在此过程受到的些许伤害,都是按祖例照行,有问题吗
刘渊气势一滞。
就算有人证、物证,那也在后宫,现在武皇还是皇帝,谁敢作证
为了让何御史死得安心,今天朕不会和刘贵妃单独在一起,很多人都可以作证,朕确实是在和刘贵妃谈心。
然后曾强转头,对着地上的何御史厉喝:拖出去!
太师,救我,救我呀!
何御史如狗一般,被拖出了太和殿,求饶声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