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世民脸色变得难看,来自京师,也就是京师里的人要杀他。
二公子,看到了吗,大公子已经忍不住了。房玄龄压低声音。
李世民摇摇头,他不相信这是大哥干的,不相信大哥会不顾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起兵的情义。
目前为止,他与大哥没有任何直接冲突,实在不愿相信大哥会要置他于死地。
我更相信是诸雄余孽干的。李世民深吸一口。
你,唉......房玄龄恨铁不成钢地叹了一口气。
叶尘看得一乐,房玄龄是真勇啊,巴不得人家兄弟俩干起来。
不过,李世民既然不表明身份,那就不关他的事,反正兄弟俩迟早会对掏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帮他把职田弄来。
真正引爆兄弟俩反目的是一个月后的太子亲信杨文干造反。
皇帝李渊派李世民去平
反,承诺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引得太子李建成直接把对李世民的针对摆到明面上来。
更绝的是事后李渊反悔,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事只字不提,把李世民干急眼了。
自此李世民和李建成开始明争暗斗。
事实上李渊就是想玩平衡之术,两个儿子都太优秀,能力极强,李渊把握不住,只能让两个儿子对立,他坐山观虎斗,稳坐皇位。
更深层次的是关陇贵族与山东士族,李渊想让双方互相消耗,以稳固李家的皇权。
关陇贵族支持李世民,如长孙无忌、高
士廉、独孤彦云等都出自关陇贵族。
山东士族支持李建成,也就是后来的五姓七望,如李建成正妻郑观音,便出自荥阳郑氏,最为倚重的内臣王珪出自太原王氏等等。
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精着呢,从龙之功远比跟着李渊得到得多。
双方都想得到更多,都想压对方一头。
李渊正是利用这一点,搞平衡术,让双方对立。
李渊有能力着呢,只不过后来玩砸了,两个儿子太有本事,脱离他控制,惹出来玄武门对掏。
李世民上位后,关陇贵族压山东士族一头,但也导致关陇贵族越做做大,直到李治、武则天时期,两人用了几十年时间逐渐把关陇贵族瓦解。
但也导致平衡被打破,大唐成了士族的天下,直到大唐落榜生黄巢的出现,照着士族志把士族屠了个干净,打破士族垄断。
大唐就是皇室、贵族、士族三方的博弈。
既然是京师来的,那接下来便不关我鄠县的事了。
小月,笔墨伺候,大人我要修书送往京都府衙,把案子移交给京都府。
叶尘伸了个懒腰,长安城要热闹咯。
我们是在鄠县遇刺的,你这是推卸责任。李世民皱眉。
王公子这就有些何不食肉糜了,你高高在上,哪知我们这些小官的生存多艰。
案子是在鄠县发生的,但我只能管我这一亩三分地,手伸进长安,越权是重罪。
看在咱们相识一场的份上,我帮忙提供画像,缩小排查难度。
叶尘说着,小月拿来笔墨纸砚,叶尘去前院开始画像,前世他学过素描,自制了碳笔,画像对他来说很简单。
京都府第一话事人就是李世民。
第二话事人是别驾,也就是后来的长史,相当于京都府丞相,拥有极大实权。
下面的县都归别驾管,负责日常管理和决策。
李渊把平衡玩得很溜,封李世民为雍州牧(京都府尹),最有实权的别驾,却指定为太子的人,太子连襟李安俨。
李安俨的夫人就是太子妃郑观音的妹妹。
李安俨是太子的人,隔壁周至县县令的靠山也是太子的人,跟李安俨一伙的。
上次周至县县令怂恿盗匪来搞他,他上报后,人家周至县县令屁事没有。
没给他分职田,也是李安俨搞的鬼,他没钱,送不了礼啊,据他所知,那些分到职田的,都给李安俨送了礼。
比如鄠县县丞陈星,送了一百两才给分配了职田。
而他修书上报,就是报给李安俨,所以李世民才急啊。
事实上,他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让李世民搞死李安俨,天天被李安俨恶心,烦啊。
所以,这份奏报他必须送到李安俨手中,让李世民去找李安俨的麻烦去。
李世民还想追上去再说些什么,被杜如晦拦住,拉到一边。
二公子别急,我们可以同这份奏报一起回京,你是京都府尹,有权把案子移交给京都府衙办理,京都府衙衙尹是长孙无忌啊。杜如晦压低声音。
如果把京都府比喻成一个朝廷,府尹是皇帝,别驾是丞相,府衙衙尹就是刑部尚书,专管刑法。
而且,叶尘做得也没错,都是按照规矩办的事,我们也不好强人所难。
您想让叶尘为您所用,最好暂时先别让叶尘卷入京师的浑水中,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京师那些人要收拾叶尘太容易了。
杜如晦继续规劝。
叶尘再有能力,毕竟没有立国之功,根本没有自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