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他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稳定的、且足够隐蔽的现金流。
钱槐。
贾环放下笔。
奴才在。
我让你打听的事,如何了
钱槐连忙上前,低声道:回三爷,都打听清楚了。老爷书房里常来的那几位清客先生里,有个叫詹光的,为人最是活络,也好弄些钱财。听说他在外面,跟一些专做字画买卖的铺子,有些来往。
很好。
贾环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鱼儿,上钩了。
次日下午,贾政因见贾环近日表现谦恭,学业大进,便破天荒地,又将他叫到了书房问话。
当着几位清客先生的面,贾政考校了贾环几句《孟子》,贾环对答如流,见解精辟,让贾政在清客面前,大有面子。
贾政心情甚好,便命他当场写一幅字,以观其学业。
贾环也不推辞,铺开纸,饱蘸浓墨,挥笔而就。
写的,正是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一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字体雄健,气势开张,比起诗会那日,更多了几分从容与圆融。
贾政捻须微笑,颇为满意。
而一旁的清客詹光,一双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那幅字,眼中的贪婪之色,几乎要溢出来。
他是个识货的人,他知道,这幅字,若是拿到外面的市集上,卖给那些附庸风雅的富商,少说也能值个百八十两的润笔费!
待贾环告退之时,詹光便寻了个借口,也跟了出来。
在廊下的拐角处,他恰好追上了贾环。
环三爷留步!
詹光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三爷今日这幅字,真是写得神采飞扬,风骨天成啊!老朽佩服,佩服之至!
先生谬赞了。
贾环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孩童般的谦逊与天真,不过是些涂鸦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哎,三爷此言差矣!
詹光搓着手,试探着问道,不知三爷这等墨宝,可否......可否赐予老朽一观也好让老朽日夜揣摩,学习一二。
贾环看着他那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这......这恐怕不妥。父亲命我习字,是为修身养性,若是拿去外面......怕是会说我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詹光一听有门,连忙道:三爷放心!老朽只是自己欣赏,绝不外传!再说了,三爷的才华,如明珠美玉,岂能久藏于椟中若能让世人一睹三爷风采,亦是一桩美谈啊!您想,若是外面有人,愿意出些‘香火钱’,求购三爷的墨宝,那一来,可解三爷平日不时之需;二来,也是对三爷才华的肯定。此乃名利双收之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他循循善诱,自以为是在哄骗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
贾环的眼中,闪过一丝讥诮的光芒,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故作沉吟了半晌,才像是被说动了一般,有些犹豫地说道:先生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只是......我一个晚辈,怎好直接取这些‘润笔’之资岂不让人笑话
这有何难!
詹光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此事,三爷不必出面!一切都由老朽代为周旋!您只管挥毫,老朽负责‘结缘’。所得润笔,咱们......咱们二八分成!您八,我二!不,您九,我一!老朽只求能时常欣赏三爷墨宝,便心满意足了!
如此......那便有劳先生了。
贾环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纸,递了过去,这是我前日所作的一首小诗,还望先生......斧正。
詹光如获至宝地接过,展开一看,正是那首技惊四座的《咏雪》!
他的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他知道,这哪里是一首诗,这分明是一座会移动的金山!
好说,好说!三爷放心!不出三日,必有回音!
詹光将诗稿宝贝似的揣进怀里,对着贾环一揖到底,这才兴高采烈,屁颠屁颠地走了。
贾环看着他那贪婪的背影,缓缓地,转过身。
那张稚嫩的脸上,孩童般的天真与谦逊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见底的平静与漠然。
他抬起头,看向那被屋檐分割成一块的天空,轻轻地,吐出了四个字。
荣国银号......
大厦将倾,总要有人,为这末世,备好一艘渡己渡人的方舟。
而这艘方舟的龙骨,今日,便由这一滴墨,一丝贪念,正式开始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