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荣庆堂,是整个荣国府的心脏。
这里没有梦坡斋的书卷气,也没有大观园的风月情,只有一种沉淀了数十年、与国同休的威严与富贵。
堂内紫檀为梁,金丝为幔,一呼一吸间,都仿佛能嗅到权力的味道。
当贾环跟在贾兰身后,踏入这间他前世只在书中读过的殿堂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数十道目光,如同实质的利箭,瞬间将他穿透。
正上方的宝座上,坐着一位鬓发如银,神态安详的老妇人,正是贾府的最高掌权者贾母。
她的怀里,正靠着一个哭得抽抽噎噎,俊脸通红的少年,不是贾宝玉是谁
贾母的下首,左边是王夫人,她面沉如水,看着贾环的眼神,淬着毫不掩饰的冰霜与厌恶。
右边则是王熙凤,她一手支着下巴,一手玩弄着丝帕,一双丹凤眼,饶有兴致地在宝玉和贾环之间来回打量,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再往下的圈椅上,坐着李纨、薛宝钗、林黛玉、探春等人。
李纨满脸担忧,紧紧地攥着儿子的手。
薛宝钗依旧是那副温婉平和的模样,只是端着茶杯的手,比往日稳了些。
而林黛玉,则低垂着眼帘,看着自己的裙角,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这,就是一场为他精心准备的,三堂会审。
环哥儿来了
贾母终于开口,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听不出喜怒,宝玉哭着喊着来我这里,说你欺负了他,还要毁了这个家。你倒说说,他这偌大的罪名,你是怎么担上的
贾环没有看哭哭啼啼的宝玉,他走到堂中,与贾兰一同,端端正正地跪了下去,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
孙儿贾环,给老祖宗请安。给太太、二嫂子请安。
他的声音,清朗而平静,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
回老祖宗的话。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直视着高高在上的贾母,孙儿不敢欺负宝玉哥哥,更不敢有毁家之心。宝玉哥哥是天上的神仙一流人物,心如琉璃,不染尘埃。他看不得这世间的半点污浊与算计,故而,他看孙儿,便是处处皆错。这错,不在宝玉哥哥,而在孙儿。
他这一番话,先是将宝玉高高捧起,又将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姿态之低,言辞之巧,让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话来发作的王夫人,都微微一窒。
宝玉闻言,哭声却更大了:老祖宗您听听!他就是这般巧言令色!他当众作那等大逆不道的诗,说什么‘碾尽尘埃换旧都’!又用心机手段,逼着薛大哥当众赔罪!还......还把晴雯她们骂得狗血淋头!他这不是毁家,又是什么!

贾母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目光转向贾环,他说的这些,可有此事
回老祖宗,确有此事。
贾环坦然承认,没有半分狡辩。
他直起身子,依旧跪在地上,不卑不亢地朗声说道:孙儿先说作诗之事。孙儿那首诗,已向父亲陈情。诗中之‘旧都’,非指我朝京师,乃指那被贪腐与苟且所盘踞的‘名利之都’!诗中之‘旧奴’,非指家中长辈,乃指那些祸国殃民的‘禄蠹之奴’!孙儿受教于圣贤,当有为圣上分忧,为我朝除弊之心!此心,孙儿以为,非但无过,反而是我贾家子孙,当有的忠君报国之志!
这番话,他早已对贾政说过一遍,此刻再说,更是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王夫人冷哼一声,插话道: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你一个庶出的儿子,不思安分守己,却整日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朝堂大事’,不是包藏祸心,又是什么
太太此言差矣。
贾环竟敢当众反驳,他转向王夫人,微微躬身,孙儿虽是庶出,却也姓贾,也流着贾家的血,食着贾家的米。若因出身便自甘堕落,不思上进,那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是府里的寄生之虫!孙儿人微言轻,不敢妄谈朝堂,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圣人教诲,孙儿不敢或忘!
你......
王夫人被他顶得脸色铁青。
贾环不再理她,转而对贾母继续道:再说薛大哥之事。薛大哥乃是王家贵戚,亦是我贾家姻亲。孙儿见他在家学中,言行无状,恐其日后在外惹下大祸,败坏了王、贾两家的名声。故而出言相劝,晓之以理。此乃兄弟之间的规劝,是亲戚之间的本分。若此举也算‘心机手段’,那孙儿敢问,是否要眼睁睁看着薛大哥走上邪路,最终身陷囹圄,才算是‘坦荡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