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喧嚣过后,是权力格局的重塑。
秦洛峰一战封神的第二天,红星轧钢厂的天,悄无声息地,变了。
厂长办公室。
烟雾缭绕。
杨兴国,这位执掌着数千工人命运的一厂之长,正背着手,站在巨大的窗前,俯瞰着下方那一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厂区。
他的脸上,不见喜怒,但那双藏在黑框眼镜后的眸子里,却闪烁着一丝棋手落子后的锐利锋芒。
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
一号钳工车间主任刘建国,三号锻造车间主任胡猛,以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爱民。
刘建国与胡猛的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自豪,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昨天被工人们抛向天空的人是他们自己。
而李爱民,则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低垂着头,脸色灰败,曾经的官威与傲慢,荡然无存,只剩下如坐针毡的屈辱与难堪。
都说说吧,
杨兴国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关于昨天,技术攻关小组搞出的那场‘大动静’,都怎么看
胡猛是个直肠子,第一个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如钟:厂长!我老胡没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我就知道一点,秦洛峰那小子,是神人!是咱们厂的宝贝!他救了我们车间的军工任务,他让那根躺了三年的废轴起了死回生!这就是天大的功劳!谁要是再敢说他半个不字,我第一个不答应!
刘建国也紧跟着开口,言辞虽不如胡猛那般粗犷,但立场却异常坚定:厂长,胡主任说得对。秦洛峰同志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超凡的技术,更是一种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我认为,我们厂就应该大力支持,并且是毫无保留地支持像秦洛峰同志这样的技术人才!昨天那场闹剧,已经充分说明,我们厂里某些固有的规章制度,和某些同志的官僚主义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了技术革新!
两人的话,像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李爱民的脸上。
杨兴国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副手。
爱民同志,你的看法呢
李爱民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哆嗦了一下。
他抬起头,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我检讨。我承认,我之前对秦洛峰同志,存在着一些......偏见。思想僵化,眼光局限,没有看到他......他身上的闪光点。我......我有责任。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检讨,实则是在避重就轻,想把自己定义为思想僵化,而不是恶意打压。
杨兴国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说道: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很好。不过,有问题,就要改正。有错误,就要承担。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件。
经厂党委会研究决定,对昨日事件,做出如下处理。
他的声音,在瞬间变得冰冷而充满了力量。
第一,技术攻关小组,在秦洛峰同志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大胆创新,成功修复了二号车间的核心传动主轴,为我厂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避免了军工任务的延期,居功至伟!特此,对技术攻关小组,予以全厂通报嘉奖!奖励小组奖金,三百元!
三百元!
这个数字一出,刘建国和胡猛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相当于一个八级工大半年的工资!
厂长这次,是下了血本了!
第二,
杨兴国继续念道,他的目光,如利剑般刺向李爱民,为了更好地支持技术攻关,厂里决定,赋予攻关小组‘甲级’优先权!从即日起,攻关小组所需的一切物资、设备、人员,各部门必须无条件优先配合!小组财务独立,由我亲自审批!组长秦洛峰同志,享受工程师级别待遇,并直接向我本人汇报工作!
这一条,更是石破天惊!
这等于是在红星轧钢厂这个等级森严的体系内,硬生生造出了一个不受任何人节制的特区!
而这个特区的区长,就是秦洛峰!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