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像冰锥子似的扎进她的脸皮:
您说的是哪种疼
是我向您借学费,您给您儿子买一双鞋都要100多块钱,却只给我50块钱打发我走
还是我在外拼搏二十年,您连一封信甚至一句好都没问过我,现在看我有出息了,又来跟我亲近
大姨没想到我会说话这么直白,眼神躲闪着拽我袖口,示意我别说了:
望娃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当年,当年那不是有苦衷嘛!你姨夫进货赔了本,家里实在......
而且这也不全是我的主意,是你姨夫说有闲钱也别给外人借!
她慌慌张张想把自己摘出去。
可这一声外人,却让我彻底寒了心。
我冷笑一声:既然您觉得我是外人,那还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周围响起窃窃私语,领导们的脸色都变了。
大姨见状突然拔高嗓门:
就算我当年没帮你,可你娘是我亲妹妹!血浓于水,现在你发达了,不该拉拔亲戚吗
血浓于水
我笑出了声,指着人群里的小姨大声:我娘走后,是谁把传了三代的医书卖了给我凑学费
是谁二十年如一日关心我,却连我公司上市都没跟人提过一句‘我外甥’
这才是真正的血浓于水!你那副做派,顶多算见风使舵的小人!
大姨猛地转头看向小姨,嘴皮子哆嗦着:
你......你别血口喷人!德善她卖书是她乐意,跟我有什么关系!
是,她乐意。
我拨开人群走到小姨跟前,她想往后躲,却被我紧紧攥住了手。
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因为常年拿针纳鞋都变了形,让我鼻子一酸:
她乐意把吃饭的家伙卖了,乐意让俩儿子辍学去砖厂搬砖,就为了让我这个外甥能去北京念书。
我把小姨拉到红地毯中央,周围的掌声瞬间响了起来。
我拿起话筒,声音穿透鞭炮的余响:
各位,二十年前我差点念不成书时,是我小姨李德善卖了三本百年医书,凑了两千七百块钱给我。她到现在都不肯收我还的钱,说‘孩子有出息了,比啥都强’。
小姨的脸涨得通红,拽着我袖子直摇头:
望娃,别说了,都是过去的事儿......
这不是过去的事儿!
我握住她的手举起来,让所有人都看见她掌心的裂口:
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我。至于某些人——
我瞥了眼脸色煞白的大姨:
与其琢磨怎么攀高枝,不如想想当年那五十块钱,够不够买你儿子现在车里的半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