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院里的乡亲们早把当年大姨甩五十块钱的事儿嚼烂了舌根。
此刻见她踩着高跟鞋往我跟前凑,唾沫星子差点喷到她脸上:
当年望娃到她家借钱,她眼皮子都不抬!
听说她儿子现在穿的皮鞋,一双够咱半年口粮!
真是势利眼!现在看人家出息了,又来装慈母!
大姨被骂得脸一阵青一阵白,从前在镇上被人捧着的架子早碎了一地。
她呸了一声,踩着高跟鞋噔噔往外走,引来一片哄笑。
我也实在受不惯宴席上恭维的气氛,夹了两筷子红烧肉就拽着小姨往她家走。
土坯房还是二十年前的模样,墙根下晒着柿饼,堂屋桌上摆着粗瓷碗,里面是馒头就咸菜。
你这孩子,刚那么多大鱼大肉不吃,跑回来啃咸菜
我笑着抓起馒头就着咸菜咬了一大口,咸香直窜嗓子眼:
在北京就馋这口!饭店里的鲍参翅肚,都没您腌的芥菜脆!
小姨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儿,笑着笑着突然抹起了眼泪:
傻孩子,这些年在外面,没少遭罪吧
我嘴里塞着馒头,嗓子眼突然发哽。
这么多年,除了爹娘,只有小姨会盯着我问辛不辛苦、累不累。
我咽下喉口的酸涩,跟她摆摆手:
没事儿!都过去了。
看她还在抹泪,我赶紧从包里掏出个木匣子。
像当年她对我一样,神秘兮兮冲她笑:
对了小姨,看我给你带什么礼物了!
她疑惑地打开匣子,里面躺着三本线装医书。
封皮上千金方三个字烫着金箔,跟当年卖掉的那几本一模一样。
旁边还摞着四本崭新的医书,宣纸封面印着本草图谱。
这......这不是那几本老医书吗
是啊!我把当初卖的那几本买回来了,还淘来其他成套的几本,送您当礼物。
小姨指尖抚过书页,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却喃喃道:
这......这得花多少钱啊快拿去退了!小姨现在给人看病,记在脑子里就行......
记在脑子里哪有捧着书踏实我直接把匣子塞进她怀里,您说过,这是传承,可不能丢。
小姨捧着书,手指抖得厉害。
一会儿翻开看看,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合上。
最后在我的极力劝说下红着脸把匣子抱进里屋,跟藏宝贝似的塞进木箱最底下。
我瞅准她高兴,赶紧掏出房产证:
小姨,还有个事儿——镇口那家中药铺,我盘下来了,打算给您开个医馆。
医馆!她猛地回头,你这孩子!盘店面得多贵!
用不着用不着,我当赤脚医生惯了,背着药箱走村串户挺好......
好什么好我把房产证拍在桌上,您去年给王大爷瞧病,冒雨走山路摔了一跤,这事忘了
而且要是有了医馆,乡亲们头疼脑热不用跑十里地找不着您人影儿,您也不用风吹雨淋,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我眼见着小姨的表情有些动摇,干脆趁热打铁继续道:
这地方,我已经挑好买下来了。你不去,地方也是闲着,更白白浪费了钱。
小姨闻言盯着房产证上德善堂三个金字,又看看我西装上没拍掉的尘土,突然笑出了泪:
你这孩子,跟你小姨还这么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