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对。秦峰颔首道,可还记得淳于越在宴会上所说的话
记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淳于越恩师,是当时唯一一个敢站出来敢反驳始皇帝的郡县制的人。
扶苏陷入了回忆,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我还记得,当时恩师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一千多年,是靠着分封子弟和功臣作为膀臂辅翼。
而现在始皇帝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没有任何官职的普通人。
甚至还担心当大秦出现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时,朝中无人能帮助皇帝。
应该学古代经验,这样才能长期统治的大秦王朝。
认为周青臣等人都是溜须拍马之辈,不是忠臣。
对。秦峰道,就是说了这些。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扶苏犹豫了片刻,道:如果是之前,我觉得恩师说得很对,可是现在,我觉得还是秦先生说得对。
时代在进步,一直遵循旧制,已经不合时宜了。
隔壁牢房的蒙毅狂喜。
陛下,大公子终于知错了。
嬴政却是一点也不意外,之前秦峰说时代在进步时,就已经知道扶苏迟早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有想到这么快。
嬴政满意地点头道:看来,扶苏还是值得培养的。
陛下圣明。
蒙毅大喜,蒙家可是跟大公子绑在一起的。
蒙毅,给朕去查一下此人。
诺。
蒙毅刚要出牢房,又走回来。
陛下,微臣不敢留您一人在这污秽之地。
无妨。快去快回。
蒙毅犹豫了几秒,应道:诺。
秦峰见王禹低头,笑了笑。
既然你承认郡县制,那么当时淳于越说完那些话之后,始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
支持郡县制的大臣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你知道吗
我......扶苏道,当时我只觉得恩师说得很对,根本没有想过其他。
行吧。秦峰十分无语道,你转告扶苏后,让扶苏好好想想,再转告我的话。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生气愤怒。
淳于越这番话可以说是彻底的得罪了始皇帝,李斯等一众支持郡县制的大臣。
宴会结束后,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
下令收集除秦朝官方认可的书籍之外的所有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最后打算进行焚烧。
扶苏愣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样,宴会结束后,父皇就下令收集天下书籍,尤其是六国书籍和儒家书籍。
扶苏喉咙蠕动:你的意思是,焚书坑儒是恩师惹的祸。
不错,祸首是淳于越,推波助澜的却是六国贵族。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你没有处在上位者,不清楚这些,我不怪你。如果扶苏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就是一个蠢货。
扶苏嘴角一抽,再次想表明身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还请秦先生明说。
因为六国贵族想要复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集合天下所有势力对抗大秦。
焚书坑儒会让大秦得罪诸子百家,让他们倒下六国贵族。
原来如此。扶苏恍然大悟。
嬴政闻言,心中不由地感叹。
没有想到这个诏狱里竟然有一个看清天下的人。
片刻后,扶苏再次问道:既然如此,不是更要阻止吗,为何你还要让大公子不要参与焚书坑儒之事
因为扶苏阻止不了,反而会惹怒始皇帝。愤怒的始皇帝不仅不会阻止焚书坑儒,反而会牵连更多的无辜者。
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扶苏劝过始皇帝之后,朝廷抓的人更多了
恐怕你也是因为这件事而被抓进了牢房。
反正,我是。
扶苏沉默了片刻,接着一脸歉意道:我代替大公子向你道歉。
不用了。秦峰摆摆手。
两人短暂地陷入了沉默。
扶苏率先打破了沉默,道:秦先生,既然焚书坑儒会危害大秦,大公子又不能出现,可还有什么办法阻止
办法当然有。秦峰道。
什么办法扶苏惊讶的问道。
他只是随口问一下而已。
秦峰道:办法很简单,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知道,焚书坑儒是对大秦有利还是有害
难道焚书坑儒还对大秦有利不成
有利有弊吧。秦峰道。
对现在的大秦而言,这是有利的,对于未来而言,这是有弊的。
隔壁牢房的嬴政微微皱眉,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现在,什么叫做未来
扶苏疑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现在,什么未来
秦峰解释道:焚烧坑儒让朝廷统一思想,统一了文字,可以让朝廷彻底地实行郡县制。
还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等政策,都因为这场焚书坑儒后,将彻底的运行下去。
华夏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简单地说,焚烧坑儒对大秦统一六国的有好处,实现郡县制有好处。
这就是现在的好处。
至于弊端,只有未来才能显现出来。
既然你说只有未来才能显现出来,为何你现在就能知道。
因为我有这本事,我所学的不是诸子百家中任何一派,而是名为科学。秦峰解释道。
科学,闻所未闻。
秦峰解释道: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简单地说,我就是可以根据计算,而推断出过去和未来的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
而这个推断需要经过不断的验算和实践。
我被关起来后,无聊的时候,对这次的焚书坑儒进行了一次分析。
所以我大概知道焚书坑儒对未来的弊端。
不可能。嬴政拳头紧握,这天下不可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
如果有,哪也只能掌握在朕的手里。
扶苏见秦峰言之凿凿的样子,心中竟然有一丝丝期待。
好,那你说说看,焚书坑儒对未来有何弊端。
首先,焚书坑儒导致了大量古代典籍的失传。
秦始皇焚烧的书籍不仅包括儒家经典,还涉及诸子百家的著作。
这些典籍承载着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文化,它们的失传对华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焚书坑儒事件加剧了始皇帝的暴政形象。
这会让原本就有情绪的六国百姓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情绪。
始皇帝还在,大秦不会亡。
始皇帝一旦驾崩,大秦恐怕就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