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苏家母子连滚带爬地逃离后,那张见证了悍媳断亲的《断绝书》,被苏玉梅郑重地收了起来,压在了箱底。
它带走的,是一个懦弱的过去;它开启的,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接下来的几天,江振国没有急着去售卖他的江之味。
他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座破败的院落,就是他未来的器。
他将卖掉两个逆子换来的粮票肉票,通过李顺德的关系,在黑市上换成了更实用的现金和一堆紧俏的建筑材料――红砖、水泥、木料,甚至还有几大卷珍贵的油毛毡。
他没有请工人。
这个堡垒,他要亲手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坚不可摧,都藏着他自己的心思。
这个过程,也成了对苏玉梅最好的磨练。
玉梅,看好了,和水泥,水和灰的比例是三比七。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用铲子挑起来,像这样,拉得出丝,黏得住墙,才是正好。
院子里,江振国赤着膀子,浑身是汗,像一个最严苛的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苏玉梅学得很认真。
她从一开始连铲子都拿不稳,到后来已经能独立和好一整车的水泥。
她的手上磨出了水泡,又变成了老茧,脸上沾满了灰尘,但那双眼睛,却一天比一天亮。
她学会了砌墙,学会了盘炕,甚至在江振国的指导下,学会了怎么给窗户上玻璃。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只会做饭洗衣的妇人,她正在蜕变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建设者。
小盼盼是最高兴的,她有了人生中第一个秋千——是爷爷用最结实的房梁木和搓得比牛筋还结实的麻绳,亲手给她做的。
她每天在院子里荡来荡去,银铃般的笑声,是这座正在新生的院落里,最动听的背景音乐。
地窖也被彻底清理了出来,阴凉、干燥、通风。
江振国又在里面用红砖砌了十几个半人高的池子,专门用来大批量地发酵和腌制江之味。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江振国心里清楚,他那个重生归来的宿敌,绝不会让他如此顺遂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暴风雨,总是在最宁静的时候,悄然而至。
这天下午,苏玉梅拿着布袋,准备去供销社买点盐巴和火柴。
自从上次她在供销社一战成名之后,那些长舌妇们看见她,都躲着走,让她耳边清静了不少。
可今天,她一走进供销社,就敏锐地感觉到,气氛不对劲。
那些人,虽然依旧不敢当着她的面说什么,但那一道道投来的、充满了幸灾乐祸和鄙夷的目光,比上次还要恶毒,还要伤人。
她不明所以,快步走到柜台前。
同志,买包盐。
那个年轻的售货员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充满了古怪的怜悯,将盐递给她的时候,还好心地压低了声音,提醒了一句:大姐,你......你还是快回家去吧。别在外面待着了。
苏玉梅心中一紧,刚想问为什么,旁边两个正在买东西的婆娘,那肆无忌惮的议论声,便像淬了毒的针,狠狠地扎进了她的耳朵里。
哎,你听说了吗就是那个江振国家,前两天闹得天翻地覆那个。
怎么能不知道他家现在可出名了!听说啊,他家最近在偷偷摸摸地做什么腌菜,那味儿,邪性得很!
可不是嘛!我听我家在防疫站上班的亲戚说了,他们家那院子,以前是做什么的是乱葬岗!埋的都是得瘟疫死的!阴气重得很!他用那地方的井水做的腌菜,能干净吗
我的天!真的假的那吃了不得生病啊
这还有假听说已经有人吃了他们家的东西,上吐下泻,差点没把命给送了!现在厂里家属院都传遍了,说他们家的东西,是‘催命酱菜’,谁吃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