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对姜穗而言,并非锦上添花的梦幻游戏,而是一项需要被纳入精密日程表的“额外任务”。
它无法替代学业的重压和经济的拮据,但那个杵着拐杖、眼神晶亮守在楼下的身影,让那张名为“计划”的冰冷表格,第一次被揉进了一丝不容忽视的温度。
于是,姜穗拿出了备考年级第一的缜密头脑,开始重新优化她挤不出半点水分的生活模块。
首当其冲的便是兼职。“老王家常菜馆”的晚班服务员,安全稳定,但耗时费力,时薪可怜。更重要的是,它像根钉子,死死钉在晚餐时段——那是盛星衍结束康复训练后,最想见到她的黄金时段。
每次看到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腿,巴巴地等在后厨油腻的通道口等她下班,再陪她走回灯火通明的宿舍楼时,姜穗心里那点坚硬的角落就开始塌方。
几番权衡和寻觅后,她断然辞掉了餐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两份一对一的初中理科家教。凭借她在A大亮瞎眼的履历和期末卷面的复印件,她很顺利地在学校家教中心接到了两个学生。
姜穗的世界依旧围绕着学业和生计高速旋转。家教的表格排得精准,图书馆的灯光熄得越来越晚,精打细算每一笔开销的习惯深入骨髓。
然而,那片曾被她用绝对理性压缩成公式的缝隙里,开始悄然探出一些陌生的枝芽,浸染着名为“盛星衍”的色彩。
起初只是微小的尝试。
某个周末,系里组织去城郊山谷露营。班长极力游说:“姜穗学霸!放松一下!盛哥说你去他才去!”
她本想拒绝,话到嘴边却看见盛星衍亮得惊人的期待眼神,最后只化成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嗯”。
那个夜晚,远离城市的喧嚣,松林的气息清冽。别人围着篝火笑闹,她独自裹着盛星衍带来的厚羽绒服,安静地坐在远离人群的角落。
盛星衍默默跟过来,铺开厚实的防潮垫和她并排躺下。他絮絮叨叨地指着漫天星斗教她辨认星座,声音低沉温柔。她仰望着那片浩瀚星河,清冷的空气吸入肺腑,身体却前所未有的放松。
当他的手,试探性地、极其小心翼翼地从厚厚的羽绒服袖口下钻进,轻轻握住了她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时,她没有抽开,只是任由那份包裹而来的温热,一点点驱散指尖的寒意,也悄然捂热了心底某个角落。
第一次走进电影院,是对姜穗感官的强烈冲击。巨大的声浪和斑斓炫目的光影让她下意识绷紧了身体。盛星衍选了一个边角的双人座。当荧幕上光影流转,上演着甜蜜纠缠的爱情故事时,她看得并不专注,更多的是对消费的肉疼和环境的茫然。
直到黑暗中,一只带着熟悉温度的手,悄悄越过座椅扶手,寻到了她放在腿边的手背。她身体微微一僵,那手也立刻顿住。几秒的沉默后,她的手背没有动,只是轻轻地翻转了掌心。那只带着薄茧的大手立刻如蒙大赦般,坚定而温柔地滑入她的指缝,十指紧扣。掌心的纹路在黑暗中无声地贴合,她甚至能感受到他因紧张而微湿的汗意。荧幕的光线明明灭灭,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和微微上扬的唇角,而她的心跳,第一次不是因为焦虑或奔跑,纯粹地、鼓噪着只为他掌心的温度,在那个陌生喧闹的空间里,找到了奇异的锚点。
盛星衍深知她的脾性,从不轻举妄动。但他偶尔会找到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创业公司的项目奖金下来了,庆祝一下?”
“姜穗同学辅导辛苦了,学术慰问餐!”
“孟姨说让我带你去尝尝这个……”
他选的餐厅环境雅致,菜品精致得如同艺术品。姜穗初时如坐针毡,每一道菜的端上都像在计算器上拨动数字。但盛星衍会不动声色地将那些小巧的点心分一半到她盘子里,用孩子般的兴奋语气介绍菜品的典故,或是低声讲述自己小时候挑食的糗事转移她的紧张。
最终,看着他在美味前真挚开心的笑容,姜穗绷紧的弦会慢慢松开。她拿起刀叉,品尝那些她从不敢想的味道。舌尖绽放的层次感让她新奇,昂贵的食材并未改变她节俭的本质,但这片刻纯粹的、被珍视的分享,让她心底悄然弥漫开一丝……连她自己都无法定义的暖意。
只是结账时,她会固执地朝他手里塞上几张纸钞:“我最近家教收入还不错。”换来他无奈又心疼的叹息。
盛星衍的生日快到了。姜穗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在记账本的夹缝里,用更小的字体精算着每一笔额外开支。盛星衍什么都不缺,昂贵的表、限量的球鞋堆满了他的衣帽间。
最后,她在商场的打折季角落,看中了一双设计简约、打折后的国产中端品牌球鞋——是他平时代步时穿过的一个普通牌子,不是什么奢侈品联名。
付账时卡里几乎被清空,但她觉得踏实。当盛星衍看到那朴素的鞋盒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狂喜。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脱掉脚上那双价值不菲的限量款,小心翼翼地把新鞋穿上,动作珍重得像对待稀世珍宝。
他在地毯上来回走了几步,笑得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穗穗!合脚!太舒服了!”
旁边跟着他来的富二代朋友不解地撇嘴:“盛哥,这不就是……”
话没说完就被盛星衍狠狠剜了一眼:“你懂什么?这是我女朋友给我挑的!意义能一样吗?”
晚上,他把鞋盒放在了卧室最显眼的置物架上。姜穗知道这双鞋的价值在他衣柜里微不足道,但她更清楚,每一次盛星衍看向那双鞋时,眼底翻滚的绝不是物有所值的衡量,而是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心疼与爱怜——他心疼她一分一厘攒钱的不易,更无比珍视这份用她的方式、倾尽心意给予的偏爱。
生活的底色仍是灰暗和沉重。前方孟姨日渐苍老的身影、孤儿院未来的担子、学业爬升的压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姜穗心头。
但那些在算计缝隙中努力生发的新芽——露营营地里呼啸而过的晚风、影院黑暗中紧握不放的手、精致餐食间氤氲的短暂香气、以及收到廉价球鞋时他眼底滚烫的星光……这些细碎的光点,如同穿透厚重云层的稀薄阳光,一笔一画,在姜穗那原本只有义务与责任的坚硬世界里,勾勒出一个模糊却温热的轮廓,一个名叫青春的、可以短暂寄托心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