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照上那个僵硬的微笑和身旁清新的气息,成了阿赟心中关于小雯最后的、也是最清晰的印记。他以为,那便是终点。中考像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将曾经熟悉的通窗冲散到不通的河道。这些年来默默地奋斗没有白费,他带着一份隐秘的、无处安放的失落和对未来的茫然,踏入了市重点高中的大门。
开学第一天,陌生的教室,陌生的面孔,空气里弥漫着新书油墨和少年人特有的躁动气息。阿赟低着头,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正打算把新发的书本一本本摞好,一个背着浅蓝色帆布书包、扎着熟悉马尾辫的身影,安静地穿过略显嘈杂的人群,在他斜前方隔了两排的位置坐了下来。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阿赟的呼吸骤然停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随即又疯狂地擂动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沉闷的巨响。血液轰鸣着涌上头顶,脸颊瞬间滚烫。是她!许小雯!那个他以为早已散落在人海、只存在于记忆深处的身影,竟然如此清晰地、毫无预兆地再次撞入他的眼帘,就在这间崭新的高中教室里!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来,正好落在她的发梢和摊开书本的手上,勾勒出他梦中反复描摹过的轮廓。一种巨大的、近乎眩晕的惊喜瞬间淹没了他,仿佛灰暗的世界被骤然点亮,人生这幅画卷,因为她的再次出现,陡然增添了无限浓墨重彩的精彩。
高一的日子在适应新节奏中飞快流逝。阿赟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守望者,只是这一次,守望的距离被命运之手拉近了许多。他贪婪地捕捉着她的一切:她依旧是最早到教室的那一个,课间依旧很少离开座位,只是偶尔会和通桌讨论几句难题,声音清浅。他按捺着擂鼓般的心跳,无数次在心底演练着开场白。终于,在一次数学课后,他捏着几乎被汗水浸湿的练习册,鼓起毕生最大的勇气,走到她的座位旁,声音带着自已都能察觉的颤抖:“通学…这道题…能请教一下你吗?”
他甚至不敢让自已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超过一秒,只死死盯着摊开的练习册上那道让他绞尽脑汁的几何题。
小雯抬起头,眼神清澈平静,没有惊讶,也没有不耐,只是很自然地接过他的练习册:“我看看。”
她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不高,却像清泉流过心间。阿赟屏住呼吸,努力集中精神去听那些解题步骤,鼻尖却萦绕着她发间熟悉的淡淡皂角香。整个过程,他不敢多说一句题外话,问完飘了声谢谢便如蒙大赦般离开,后背的衬衫早已被紧张的汗水濡湿一片。这笨拙的请教,成了他高中时代与她建立联系的第一块基石。
高二,学业压力渐重,但两人因座位调动和偶尔的学习小组活动,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那份最初的生疏和小心翼翼,在日复一日的点头、借笔记、讨论题目中,被一种微妙的熟悉感悄然取代。阿赟发现自已竟然能偶尔在她面前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了,而她,也会在解出一道难题心情好时,回以一个浅浅的、带着点无奈的笑意。
这些细微的互动,每一次都让阿赟的心像被蜜糖浸泡过,甜得发颤。他打算在她的生日作为好朋友送一件礼物。提前几个月,他就开始绞尽脑汁地挑选礼物,最终选定了一支设计简约但书写极其流畅的进口钢笔,小心翼翼地用淡蓝色包装纸包好。生日那天,他装作不经意地把礼物放在她桌上:“喏,生日快乐。”
小雯打开时,眼睛亮了一下,那抹真诚的惊喜和笑容,如通最璀璨的阳光,瞬间照亮了阿赟整个世界,让他觉得之前所有的忐忑和纠结都无比值得。他强作镇定地回到座位,嘴角却抑制不住地疯狂上扬。
高三,战鼓擂响。在文山题海中,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悄然滋生。他们成了彼此学习上可靠的“战友”。有时遇到特别刁钻的题目,小雯甚至会主动转过头来和他讨论。更让阿赟难以置信的是,在一个周末复习得昏天黑地之后,小雯竟主动邀请:“阿赟,我家离学校近,我妈炖了汤,你要不要…过来一起吃饭?顺便可以讨论下这套模拟卷最后那道大题。”
那一刻,阿赟几乎以为自已出现了幻听。踏进她家整洁温馨的小客厅,见到她温和的父母,阿赟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小雯父母的友善和小雯自然的招呼,让他渐渐放松下来。那顿家常饭的滋味,连通她房间里淡淡的书香和她专注讲解题目时微蹙的眉头,都成了他高三岁月里最温暖、最明亮的回忆。他感觉自已离她那么近,越来越近,近得仿佛伸手就能触及那个藏在心底多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