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修真小说 > 罗旭叶姗姗小说名字 > 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玉字雕
“啊?手、手炉?”
宋翰彰一脸懵逼地看了看谢作云。
而谢作云则点头而笑,拿出了那个手炉。
“的确如此!小罗带女朋友来古玩城溜达,刚捡了个张鸣岐的手炉,而我也有心收了。”
宋翰彰朝着手炉瞥去,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便看出是老的。
只不过即便是张鸣岐的,市价也不过十几万而已,二十万……不合理啊。
当然,他并不知道谢作云和罗旭的关系。
这二人做生意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一个物件儿若是差个十万八万的,还真不叫事儿。
就好像上次在梦汉唐,谢作云也是没少动脑子,“坑”了罗旭不少利润。
不过人家都摊出来了,宋翰彰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摆了摆手。
“算了算了,宋某多心,不过小子,以后少在外人面前咬耳朵,没礼貌!”
罗旭听得出,宋翰彰这是知道自己刚刚的多心,现在想要找回面子,索性便笑了笑:“晚辈受教!”
听到罗旭这话,宋翰彰倒是微微一愣,旋即上下打量了罗旭一番。
这小子……真如郑文山和谢作云所说,是古玩行的后起之秀?
那怎么一点年轻人的狂劲儿的都没有?明知刚刚是自己想多了,他却不反驳而说受教了?
这时,谢作云笑了笑:“行了,宋老板也别生气了,我们签合同吧!”
宋翰彰回过神,点点头,便被立刻吩咐手下打印合同。
签字付款之后,谢作云满是欣赏地拿起那釉里红摇铃尊,虽然没说话,但从那表情都看得出,收了这么一个宝贝,他有多开心。
而这时候,罗旭却再一次看向了先前盯着的那块古玉。
这一次,他没有再远观,而是大摇大摆地走过去看了起来。
那古玉接近圆形,直径应该在五六公分,中间有孔,应该象征着铜钱的意思。
而古玉上半部分则雕着一只蝙蝠,像是趴在这枚铜钱上似的,雕工精细,生动得很,
罗旭缓缓点头,原来是福禄佩!
从古至今,国人一直崇尚平安、吉祥,而眼前这块古玉,便是寓意慢慢。
首先,这应该是一块玉佩,铜钱型也称同心圆,便是报平安的意思,而铜钱为禄,还象征财富,那蝙蝠则取其蝠字象征福气。
一般来讲,还有工匠会在福禄元素上,加上一颗寿桃,代表寿长绵绵,而题材也便成了福禄寿,若是再雕一只喜鹊,则成了福禄寿喜!
这块玉虽然呈青白,现在被叫做青白玉,但其实古人的审美没有现代这么复杂,这块玉应该已经可以归为白玉了,就好像翡翠也是一样,如今市场的精品翡翠,最为讲究种水,比如净、透、无棉,但古人则最看重色,一个豆种飘绿的翡翠,现在顶多就是几百块的东西,但古代很可能就是贵族的佩物。
而后,罗旭再次看了看玉上的一道明裂。
也正是那道裂,让罗旭远远就注意到了其中的土沁。
不过此时罗旭却是暗暗一愣,这土沁……也太深沉了!
一般来讲,如果是真土沁,其实挺影响物件儿美感的,尤其是小器型。
比如这块玉,本就不大,这一道带土色的裂痕几乎占了一小半。
饶是如此,由于土沁可以证明物件儿肯定是老的,所以更多人也就没那么在乎了,反而将它融入了物件儿的美感之中。
当然,好在这道裂很细,如发丝一般,再加上非常深沉,定然不会造成再次开裂。
而罗旭之所以觉得深沉,因为这土沁并不像很多出土物件儿那样突兀,反而很柔和,仿似早就融入了这块玉佩。
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可能。
熟坑!
这也是罗旭之前的想法。
出土又为何是熟坑?
原因很简单,出土的日子太久远了,而在出土之后,又经过百年甚至以上的时间发生了包浆,如此在现代来讲,就可以推断为熟坑了。
说白了,就是出土后太久了,然后又有几代人进行盘玩,传世……便熟了。
看着这玉佩的雕工和岁月的印迹,罗旭莫名地好奇,它的背面是怎样的。
或许……可以和宋翰彰说一声?
不过不等他开口,他顿时发现这玉佩的侧面……居然有字雕?
这玉佩也就是几毫米厚度,而且就在土沁所在的位置,再加上历经多年,这字雕可以说是又小又有磨损,让人看不太清。
罗旭再度凑近了一些,才凭大概轮廓判断,这是“赠”“少”两个字。
赠少?
嘛意思?
罗旭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一般来讲,有雕的玉佩要比没雕的价值更高,虽然比不得青铜器上的铭文,但意思上还是很接近的。
尤其是要是能靠着雕字推断出背景,那价值恐怕就会拉升几倍,甚至数十倍、百倍!
只不过这“赠少”二字……怎么推断?
看来只有看过背面,才能下定论,保不齐也有字呢?
“宋老板,您这玻璃柜里的东西……能看看吗?”
宋翰彰转头看去:“当然,你不是在看了?”
“我是想拿出来看看。”
罗旭微微一笑,显得几分憨厚。
举拳难打笑脸人,宋翰彰虽然对罗旭的印象不怎么好,不过也不好再拒绝,便朝着伙计抬了抬下巴。
伙计立马拿出钥匙,将那一格子的玻璃门打开了。
罗旭轻轻地将那古玉从一块平绒布上拿起,第一感觉便是手头重量非常好,而且玉上的包浆也毫无问题。
重量其实也是玉石品质的一个体现,尤其是和田玉,在同体积下,越重自然也代表密度、质量高,在一定情况下,也会更加油润。
至于包浆,手摸自然比眼观更靠谱,此刻罗旭也更加确认了这玉牌能到宋,如果再加上工艺特点,应该可以说是北宋的!
摸过表面之后,他便立刻将玉佩翻了过来。
只见反面果然也是有字雕的!
“淮左,曾周,戊辰年夏。”
看到这几个字,罗旭的第一感觉,就是懵圈了。
好像……毫无关联啊!
什么意思?
这些字,和侧边的“赠”“少”二字……又有什么关联?
想到这,他又看了看玉佩的侧边。
他突然发现,那“赠”“少”二字下面便是土沁位置,而土沁之下……似乎原本还有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