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老家村子,王嘉恩的车停在自家院子门口。
刚想下车,又考虑到这次有人要整老爸,便心念一动,将系统空间里的那几十幅装裱好的字帖放到了后座上。
这一次过去,在太原待的时间最长,老爷爷他们一有空就派人给他送来一幅字帖,王嘉恩也是就近在那边找了装裱师傅,给裱好带过来。
要不是因为实在忙得脚不沾地,估计老爷爷他们能写几百幅送来,每位初代高层写个十来幅就有了,现在只有几十幅,也就是每人给写了一个。
算上之前副指、师长、旅长他们的,总共32幅字帖,这一下放出来,整个后座,连带着副驾驶都塞得满满当当。
一下车,便对着院子里大喊。
“妈!”
一边喊一边走到车后头,打开后备箱,将两个纸箱子叠一起捧出来。
不多时就见杨阿姨脸上带着愁容,快步出门。
“什么时候换的车,这是悍马?还给上了军绿色,能上路吗这个?”
“不是悍马,国产的,我报备过。”
“吃午饭没?”
“吃了,都几点了,妈你帮我把车上的字帖拿进去。”
杨阿姨一边拉开车门,双手抱出几个画卷,一边问道:“你爸那个事儿,能处理不?”
“放心吧,没事儿的。”王嘉恩关上后备箱门,宽慰道,“找一些钉子,把这些字帖挂起来,到时候还有人找茬,就领他看看这些字帖,保证屁都不敢放一个!”
杨阿姨哭笑不得:“不就字帖吗,哪个书法名家这么牛?你就算是王羲之的字帖,人家也最多赞叹几句吧,而且八成说你这是假的。”
王嘉恩笑着走进院子:“待会儿您看了就知道是谁的了。”
“箱子里什么呀?”
“朋友给的海鲜干货,挺名贵的。”
“滔子给的?”
“不是,别的朋友。”
母子俩聊着天,来来回回一通忙活,将所有字帖搬到了客厅里。
杨阿姨左右看看,发现客厅墙上全是嘉嘉小时候的奖状:“就挂客厅呗?奖状什么的也看腻了都,都拿下来。”
“那不能,这些字帖很不一般,客厅太扎眼了。”王嘉恩想了下,指了一下老爸老妈的卧室,“挂你们卧室呗?”
“我们卧室墙上全是老照片,挂你卧室吧,反正你平时不在家。”
杨阿姨说着走向电视机柜,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把羊角锤和一包钉子。
王嘉恩也不反驳,抱着几个字帖走进自己卧室。
接过杨阿姨递过来的东西,拖过来椅子,脱掉鞋子站了上去。
大致看了一下高度,挥起锤子,咚咚咚往里敲钉子。
杨阿姨则是出门继续将外面剩下的画卷全抱了进来。
将之全部放到嘉嘉的床上后,她又满是好奇的解开一个。
“到底谁的作品啊?”
画卷一摊开,便看到十分豪放大气的草书。
杨阿姨嘟了嘟嘴:“这字儿...写字的人挺张狂啊。”
王嘉恩被这一句雷得差点脚一滑椅子上掉下来,不过再一想,别说平行世界,就算是本世界,那么贫困的情况下,老爷爷说都要给全世界立规矩。
“那不是张狂,那叫豪迈,这是胸怀天下的气魄!”
杨阿姨斜了眼儿子,随即继续将画卷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