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豆当众宣布撤销李卫民副厂长职务的决定时,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台下职工们的眼神从最初的震惊,慢慢转为掩饰不住的激动。
坐在后排的老裁缝张师傅悄悄用袖口抹了把眼角。
他还记得去年因为拒绝李卫民亲戚的插队订单,被克扣了整整三个月的奖金。
夏红豆的这一决定,让众人觉得真是大快人心!
更没想到,她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同志,刚一上台当厂长就有如此大的力度。
厂里的职工们都看到了夏红豆想重振服装厂的决心。
“夏厂长这魄力,真是没话说!”
“是啊,我跟着厂子干了二十年,头回见这么雷厉风行的!”
“有这样敢想敢干的带头人,咱们厂子算是有盼头了!”
那些平日里仗着李卫民的势力在厂里横行霸道的党羽们,原本以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是做做样子。
可当夏红豆的铁腕手段真正落到他们头上时,一个个吓得面色如土,噤若寒蝉。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如同惊弓之鸟。
才几天的工夫,人事科的窗台就堆起了厚厚一叠辞职信。
曾经围着李卫民转的几个车间主任,此刻连进办公楼都绕着走,生怕被夏红豆注意到。
裁床组的王大姐偷偷跟相熟的工友说,“昨晚看见李副厂长的小舅子连夜收拾东西搬离宿舍了,连他那辆半旧的永久牌自行车都没敢骑走。”
这一招杀鸡儆猴,效果显著得超乎想象,厂里的风气瞬间为之一新,职工们的脸上也重新洋溢起了希望的笑容。
李卫民当副厂长期间,厂里的管理混乱不堪,他任人唯亲,对职工们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职工都被打压排挤,深受其害。
而夏红豆的到来,就像一场及时雨,让这些职工们仿佛看到了曙光。他们觉得,自己不仅有了摆脱困境的希望,服装厂也有了重焕生机的可能。
车间里的气氛一天天热烈起来。
夏红豆贴在公告栏上的竞聘通知被职工们围得水泄不通,红纸上“凭能力上岗,以实绩说话”的黑体字,像是给每个人心里点了一把火。
机修工小李攥着磨得发亮的扳手,在车床旁反复练习拆装零件,他早就想竞争设备科的主管职位,只是以前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
竞聘那天,夏红豆搬了张方桌坐在车间中央,身后的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各个岗位的要求。
翠芝站在她身旁,手里捧着泛黄的职工档案册,时不时低声提醒。
“后道检验组的刘师傅技术好,但性子太急,当组长怕是镇不住人。”
“仓库管理员得找个细心的,我看收发室的小赵不错,每次领料单都记得清清楚楚。”
夏红豆听得认真,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她注意到翠芝就像一本活字典,对厂里的大小事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从生产流程到人员关系,从设备状况到市场动态,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翠芝也不负所托,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厂里的深入了解,为夏红豆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夏红豆看在眼里,对翠芝的能力十分赞赏,心里早就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