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表面上一切如常,实际情况大家都在暗自猜测。
皇帝依旧上朝,批阅奏折,只是脸色比以往更加阴沉,周身散发的气压低得能冻死人。
凤仪宫大门紧闭,宫人们都说皇后娘娘病了,在静养。
朝堂上,镇国公一派的官员们,还在为册封贤妃的事情奔走,催促着礼部尽快拿出章程。
没有人知道,大燕至高无上的皇帝,正在经历一场怎样的煎熬。
夜君离把自己关在御书房,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他没有再派人去追寻洛郁禾的踪迹。
他知道,没用的。
以她的智慧和能力,一旦她想躲起来,这天下之大,谁也找不到她。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弄清楚那件事的真相。
“李昭!”
他沙哑地开口。
夜君离手下的暗线首领李昭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他面前,单膝跪地。
“陛下。”
“重新去查安乐郡主风嬅。”夜君离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绪,却让李昭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这一次,不要再去查她有什么‘污点’,也不要管她是不是‘完美无懈可击’。”
“朕要你,去查她的来历。”
“查她出生那年的所有记录,查镇国公当年西征大军的所有卷宗,查所有和西华国有关的线索。”
“去战场上找,去军中故旧里问,哪怕是去刨坟,也要给朕把她的根,给挖出来!”
李昭的心猛地一震,皇上让他去查风嬅身世,风嬅不是风啸的妹妹吗?难道另有隐情?
他跟了夜君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他用这种语气下令。
这不是在查案,这是在验证一个已经存在于心中的,可怕的答案。
“是!属下遵命!”
李昭不敢有丝毫怠慢,领命而去。
御书房里,又只剩下夜君离一个人。
他摊开一张白纸,拿起笔,凭着记忆,将华贵妃所说的每一个细节,将洛郁禾曾经提过的那些疑点,一一写了下来。
西华国破之日,小公主失踪之时。
镇国公凯旋之日,孙女归家之时。
时间线,惊人地吻合。
还有洛郁禾的百晓楼查到的那些线索。
一个突然暴毙的奶娘,一场没有任何记录的童年大病,一段被刻意模糊的,回到京城之前的经历。
这些线索,之前在他看来,都是洛郁禾为了阻止婚事而捕风捉影的证据。
可现在,当他把这些线索和“西华公主”这个假设串联在一起时,所有看似无关的点,都瞬间连成了一条清晰的线。
奶娘暴毙,是为了灭口。
大病无记录,是因为那根本不是生病,而是为了掩盖她水土不服或者其他与燕京孩子不同的特征。
模糊的过去,是因为那段过去,根本见不得光。
夜君离握着笔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每一个推论都像一把刀子,在他的心上狠狠地割着。
他都干了些什么?
洛郁禾把这些疑点摆在他面前,不是在逼他,而是在提醒他,在警告他!
可他呢?
他指责她,怒骂她,怀疑她与仇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