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飞走,只余二人面对面时,赵桢的目光灼灼,青柯莫名觉得脸色有些发烫。
“真漂亮。”她仰头望着天空,转头朝他笑道:“今日天灯盛景,还要多谢殿下。”
“你要如何谢我?”
他性子向来少言沉稳,很少有这样邀功的时候。
青柯愣神了好一会儿,她所擅长的技艺并不多。
“我给殿下按按肩。”她凑到他跟前。
放灯的人群中,有个调皮的孩童四处乱跑,一头撞到了青柯的后背。
青柯抵不住突如其来的推力,向前一个踉跄,整个人跌在他身上,软唇正好碰到了他的下颚。
两人双双愣住,他伸手将她扶住后,突然转过身去。
孩童母亲带着孩子前来道歉,男人的声音也有些不稳:“无妨。”
二人离开后,青柯皱眉道:“也怪我没留意脚下。殿下可有事?让我瞧瞧。”
她绕到赵桢身前,只见他脸上泛起一抹薄红,耳根也红透。
“殿下这是怎么了?”青柯愈发惶恐,下意识地伸手去摸他的额头。
却被他捉住了手,赵桢避开她的视线,轻声说道:“无妨。”
***
自放天灯之后,赵桢时常与高僧一同品茶论佛,组织众人抄录佛经,还着手建造庙宇,今日还特意邀了国隐寺的高僧为太后祈福。
正巧戚荣也在屋内,青柯跟在她身边帮忙抄写佛经。
太后靠在圆枕上喘气,人上了年纪,一点小病小痛都让人不得安宁。一场普通的风寒引发了肺痨,咳嗽起来连骨头都隐隐作痛。
赵桢接过秋菊姑姑递来的药汤,亲自侍奉太后喝药。
太后喝了几口药,制止了他的动作,目光定定地看着赵桢。她这个孙儿样样都好,生得英俊温润,行事稳重有序,从不叫人操心。从前打仗回来,策马游街时,不知引得多少官家小姐追捧。若不是生了那场病,早就是汴京城里的风云人物。
“阿桢,你也该选太子妃了。”
戚荣不动声色地看赵桢一眼,只听他低头说道:“儿臣身体欠佳,不过是苟延残喘于世,并无立妃的打算,不想耽误了别家姑娘。”
太后咳嗽了几声,说道:“你何必妄自菲薄?就算你有病又如何,你是皇家血脉,汴京城里哪家高门小姐任你挑选。”
她的语调渐渐变冷,“还是说,有人蓄意勾引,用了狐媚手段拿捏作态,才让你耽误了正事。”
一道凌厉的目光突然射向戚荣身边的青柯。
青柯愣住了,太后呵斥道:“还不给我跪下!”
屋内众人,除了戚荣,个个面露惊色。太后平日里慈眉善目,这还是头一回发这么大的脾气。
赵桢皱起眉头,急切地说道:“祖母这是为何?”
太后冷笑道:“果然如旁人所说,阿桢,你真是被这么一个婢女迷了心窍!”
戚荣与秋菊对视了一眼,瞬间了然,和她猜测的一样,皇后和长公主前脚刚来过这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