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荣带着青柯跪地,“太后息怒,我这宫女行事守规矩,不知与太子有何渊源。”
太后对戚荣冷下脸来,低声骂道:“这就是你有眼无珠提拔的人。”她看着戚荣身旁的女郎,生一脸狐媚之态,掩不住的艳丽姿色,更是怒火中烧。
赵桢说道:“祖母息怒,许是出了什么误会。”
太后直截了当地说:“你整日与这宫女来往密切,也不避着人。众目睽睽,能有什么误会?”
青柯攥紧掌心,身边的戚荣用眼神示意她,此时什么都不要说。
赵桢紧皱眉头,说道:“孙儿常去藏书阁,平日确实常与青柯姑娘一起研究画作,却并无越矩之处。”
“你和这燕地出身的婢女混在一起。如何不算逾矩?”
锐利的目光射向青柯,青柯竟从太后眼中看出隐藏的杀意,这宫里果然没一个善人。太后平日信奉神佛,心怀苍生。可遇到这么一条人命,也是想杀就杀。
“阿桢,这种婢女你收着做通房倒也无妨。但不可因此耽误了娶妻大事。从前哀家多是体谅你生病,让你相看官家小姐,你找借口推脱,我也没有追究。谁知被这婢女钻了空子。”
太后的声音透着阵阵寒意:“她既然能勾得你不娶妻,想必是心机深沉。哀家眼里容不得沙子,绝不能让此人迷惑你的心智。来人!把她拖下去。”
此言一出,几个侍卫向内间走来。
赵桢拦住侍卫,目光沉稳而坚定,声音铮铮:“祖母息怒。若真要说嫁娶之事,官家小姐金枝玉叶,若跟了孙儿这病身子,岂不委屈。青柯姑娘从未蓄意勾引,她心思单纯,做事勤恳。若真要追究,也是孙儿敬重仰慕青柯姑娘,她心灵手巧,活泼有趣,就连先前祖母称赞的天灯也是她准备的。”
听他把人夸赞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太后瞪大了眼睛,指着青柯说道:“你难不成还想娶了这个婢女不成?”
太子配婢女?在场的嬷嬷和婢女都面露惊色。
“求祖母成全。”赵桢跪地磕了个响头。
太后最看重的就是这孙儿,静妃死后,她怜悯太子孤苦无依,又担心他遭坤宁宫那位的毒手,便将他抱来自己抚养。
这小儿郎从小行事就有章法,读书刻苦,还常在她膝下念诗。
如今却为了这么一个卑微的婢女忤逆她。
“阿桢,你!你糊涂啊!”
太后气得咳嗽了好几声,一众服侍之人惊恐不已,连忙为太后捶背。
赵桢神情一变,也上前问道:“祖母你怎么样?”
“滚出去!”
太后咳得难受,却伸出手指,骂道:“哀家瞧你心里已经没有我这个祖母了。”
秋菊给赵桢使眼色,说道:“殿下也是,太后娘娘如今病得厉害,你还跟她计较。这不是自讨苦吃。今日之事就当没说过。你们先回去吧。”
戚荣福身,带着青柯往慈宁宫走去。
走到门口时,身后传来竹四的声音:“青柯姑娘留步,殿下留你说几句话。”
戚荣与随后出来的赵桢对视:“殿下知道青柯是我华清宫的掌事宫女。她行事伶俐,我宫里谁不把她当个宝,若真有人无端折辱了她,我定不会轻饶那辜负她的人。”
赵桢郑重地说:“我明白。”
戚荣仔细打量了二人几眼才离开。
青柯叹了口气,朝赵桢走去。
“何必为了保我撒这么大的谎?”
她知道他是好意,可他这样抬高她,说不定太后对她的杀心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