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不孝的名声吗,程容珈倒是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要挑你的刺,有的是理由。
看到母亲单薄的身子,程容珈搀扶着她的胳膊,把她带回内室坐下。
“我听夫君说,圣上对这件事也有耳闻,那个人毕竟是詹事府詹事,专管诸位皇子的教育和内务,如果连自己的内宅都安顿不好的话,也会让宣王蒙羞。
所以可能是因此,他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来逼您回去。”
换句话说,看在宣王的面子上,这次的和离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达成,母亲要想从那个家脱身的话,还需要更坚定的代价才行。
“果然是这样。”
杨氏苦笑着摇了摇头,她自从做出这个决定,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容易的,但是她等得起。
她对这个男人已经完全死心了,这回不管是什么阻拦,她都想要为自己活一次。
“我如何都无所谓,只是连累了你,子正没有说什么吧——”
看着眼前已经梳起妇人发髻的女儿,杨氏又欣慰又心酸,现在女儿终于也遇到了那个能够给她遮风避雨的人。
“您放心好吧,夫君这个人虽然大多时候都冷冰冰的,但是在我想做的事情上,他还是,”
程容珈想起那天徐镇亲口给的承诺,还有他给自己刻的印章,终于还是笃定的点了点头:“他品行上算是个好人。”
不管前世的他最后会变成怎样,但他终究是没有亏待过自己,这点程容珈至少还是能够肯定的。
“那就好,看到你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在别院安抚了母亲一会儿,程容珈才出门,却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让马车去了昌华郡主的府邸。
昌华郡主祁宛最近也并不平静。
自从她决定要亲自扶持兄长的遗孤接管宁都王府之后,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幸好她听从了程容珈的建议后,在一个合适的日子,将叶氏母子的事情先透露给了已经迁居内宫安养晚年的太后娘娘。
宁都王是太后最小的儿子,当年封藩贫瘠的西北,她甚至因此和皇帝闹过不满。
后来宁都王满门忠烈,父子战死沙场之后,太后就一病不起,更加不待见皇帝了。
孝道这座大山就是连坐拥天下的皇帝也不敢忽视,亦或是说正是因为他的身居高位,所以就更要在乎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所以在楚太后怒气冲冲地把皇帝叫到福安殿时,昭帝知道这件事是彻底瞒不住了。
“你就只有他这么一个一母同胞的皇弟,当初有那么多的封地可以选,你偏偏要派他去最凶险的西北!后来北朝南下,你有那么多的文武百官可以用,却又偏偏下令让他去御敌!
他为国捐躯,行,那是他的命数,但是为何现在连他仅剩下的血脉,仅剩下的东西,你都要不留情面的抹除?”
“他生前身后全都是为了你的江山在鞠躬尽瘁,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坟堆,你到底还在顾忌着什么?难道真要哀家跪下来求你不是!”
已经双目混浊的楚太后握着龙头杖,悲愤地敲击着面前的脚踏,让九五之尊的皇帝都不敢抬头,只能垂首在一旁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