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啊!”余婉几乎是脱口而出。
因为小姨夫钱振奎的关系,她在台里“横行霸道”惯了。
再加上本人漂亮,也确实有些能力,实习和工作这两年,积攒了不少粉丝,在台里的地位也日渐稳固。
没人愿意主动惹她,她也习惯了说话占上风。
康钧文抬眸看她一眼,面上闪过些许不悦。
副台长钱振奎皱眉:“余婉,注意你的语气。”
余婉面对这个小姨夫时,总归是有几分畏惧的。
可她心里还是存了有怨气,暗暗撇了撇嘴。
除了余婉,在场确实有几个人也不太服气。
毕竟乔以眠初来乍到,又不是台里的正式员工,让她占用电视台名额,跟随执政官去调研,总觉得太不公平了。
康钧文目光扫过在座参会人员的神色,拿起手旁的文件,展示给众人看。
“乔以眠作为一名新人记者,两年内上稿406篇,其中独立撰稿209篇,多篇稿件在北江各大媒体转发,涉及民生内容的几篇报道占据了楚城晚报的大篇幅版面,不仅在楚城引起了正面效果,在整个北江区域也引发了舆论热潮”
直观的数字和论据让不少人惊叹,互相对视一眼,由最初的质疑慢慢转为信服。
虽说写稿上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但大家都是从新人期间过来的,尤其是实习的时候,能做出这种成绩的,小姑娘确实足够优秀,也足够努力。
而且,楚城晚报只是家小报社,在当地小有名气,可离开楚城之后就排不上名次了。
从这样的小地方脱颖而出,写出的稿件能在整个北江区域引起反响,实在令人叹服。
康钧文停顿几秒,语气稍显严肃:“这次执政官去楚城调研,不是为了给他本人歌功颂德,宣扬功绩,而是切实为楚城、为北江的城市建设服务,为北江区域的百姓谋福利。在座没有人能比乔以眠记者更了解楚城,这就是最终选择她的理由。”
之前还觉得不公平的几个人,这会儿倒是心服口服,当然,除了余婉。
只不过不久前她是心存怨气,这会儿更多的,可能是酸气了。
康钧文看向乔以眠,语气温和了几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乔以眠对上康钧文鼓励信任的目光,认真回答:
“我会努力完成任务,不辜负您和台里的期望。”
散会后,乔以眠直接去了康钧文的办公室。
“台长,我能不能问一下,这次去调研的人选是执政厅定的吗?”
康钧文抬眸看着乔以眠,态度温和,“为什么这样问?”
乔以眠目光坦诚地与他对视,“我想知道,得到这个机会,是靠我自己的能力,还是别的什么。”
康钧文忽地笑了,“不管是谁定的,都是你的能力。”
见乔以眠抿唇不语,眼神执拗,康钧文只好反问:
“我刚才在会议室说的那些话,关于你这两年来的表现,与现实有什么出入吗?”
乔以眠神色松动了些,下意识摸了摸鼻子,“多少有些夸张了我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
“你倒是谦虚。”康钧文又被她逗笑了,无奈摇头。
“但我很看好你。”他低眸沉默几秒,坦诚道:“实话和你说吧,我这次点名让你来电视台交流培训,是想看看你真正的能力,也有点挖人的想法。”
乔以眠睁大眼睛。
挖人?
康钧文:“你并不是楚城晚报的正式员工吧?我听说你只是个编外人员,还没有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