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河套时,眼前的景象让也先倒吸一口凉气:营地已成一片火海,鞑靼叛兵们在脸上涂着羊血,举着刀在火光中狂奔,模仿着草原狼的嚎叫,声音凄厉如鬼哭。刀光与火影交织,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狰狞可怖,竟分不清是人是鬼。“杀!给我往死里杀!”也先目眦欲裂,下令毫不留情地镇压。
瓦剌精兵的铁骑冲入乱军之中,弯刀如割草般收割着生命。鞑靼人虽奋勇反抗,却终究抵不过正规军的冲击,尸体很快堆成了小山。也先坐在高坡上,冷冷看着这场屠杀,直到地上的血流成河,叛兵的嚎叫渐渐平息,才下令停止攻击。这场骚乱,最终以两千多名鞑靼人的死亡告终,戈壁滩上的血腥味浓得化不开。
经此一乱,后勤大军元气大伤。幸存的鞑靼人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与怨恨,没人再敢上前推车,队伍彻底停滞。也先看着这群随时可能再次哗变的“隐患”,终于意识到强压只会适得其反。在临时召集的部落首领面前,他咬着牙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允许后勤队伍中的儿童和老人北归。
当老人们牵着孩童的手,背着简陋的行囊踏上归途时,后勤大军瞬间从两万人缩水到一万出头。剩下的鞑靼士兵望着亲人远去的背影,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麻木的绝望。也先看着这支人心涣散的队伍,心里清楚,后勤的根基已经动摇,别说继续南下,能不能支撑到冬天都是未知数。河套的风卷着血腥味吹过,也先第一次对这场战争的结局,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陕甘边境的风沙卷着枯草,在博罗纳哈勒的营帐外打着旋。他正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西安的位置,眼中满是南下的渴望——自凉州屠城后,明军在陕甘的布防出现松动,他本想趁势找到缺口,一路杀入陕西腹地,可父亲也先的撤军令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所有的盘算。
“后勤大军溃散一半?粮草无法运输?”博罗纳哈勒捏着信纸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信纸被他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他猛地一脚踹翻帅案,案上的酒杯、地图散落一地,酒液溅在狼皮地毯上,晕开深色的痕迹。“父汗若早听我言,集中兵力从陕甘南下,此刻我们已在西安饮马!”他拍着大腿,对着帐外怒吼,“如今粮草不济就要退兵?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副将在一旁垂首不敢作声。他知道博罗纳哈勒的不甘——从凉州之战的大胜,到沿途劫掠的补给,这支军队本已摸到了陕西的门户,只待一声令下便能长驱直入。可也先的命令字字千钧,没有后勤支撑,大军在陕甘的旷野里迟早会饿死、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