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纳哈勒在帐中踱来踱去,铠甲的铜钉碰撞着发出烦躁的声响。他望着帐外待命的骑兵,那些骑士的马鞍上还挂着从凉州掠来的绸缎,此刻却要跟着他北返,心中的憋屈几乎要炸开。“撤!”他最终咬着牙下令,声音里满是痛苦与不甘,“全军整理行装,北归宣府,与父汗汇合!”
撤军的队伍在风沙中缓缓移动,博罗纳哈勒勒着马缰走在队尾,回头望着陕西的方向,眼神复杂。他对副将坦言:“正面交锋,我们永远不是大明的对手。他们的火器、阵法、粮草,都比我们强太多。”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惋惜,“最正确的路,本是从陕甘打开突破口——占领西安,据守关中,再攻克凤翔、庆阳,把宁夏卫、甘肃卫与朝廷的联系彻底切断。”
“困死那些卫所的明军后,夺取他们的地盘和百姓,再东进陈兵潼关。”博罗纳哈勒的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仿佛已看到大军扼守潼关的景象,“到那时,进可威胁中原,退可固守西北,就算不能入主中原,也能逼着大明割地求和,占稳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
副将忍不住问:“那我们不南下四川吗?那些汉人不都以为我们要攻蜀地?”
“南下四川?”博罗纳哈勒嗤笑一声,眼神却很清醒,“那是重蹈蒙哥汗的覆辙!四川多山多水,栈道艰险,明军只要守住几个关口,我们的骑兵就寸步难行。当年蒙哥汗死于钓鱼城,难道还不够警醒吗?”他摇了摇头,“我们是草原的狼,不是山里的熊,陕甘的平原、戈壁才是我们的战场。占据西北,染指宁夏、青海的牧场,就足够了。”
可这清醒的规划,终究成了泡影。博罗纳哈勒望着北归的队伍,心中满是无力——他知道父亲也先的野心,那位瓦剌可汗始终梦想着复刻成吉思汗的荣光,非要从大同、宣府一线硬闯,试图直逼北京,却没看到瓦剌的后勤早已支撑不起这样的野心。
“父汗被胜利冲昏了头。”博罗纳哈勒低声自语,声音被风沙吞没,“他以为打赢了几场小仗,就能撼动大明的根基,却不知我们的软肋,早就被后勤拖垮了。”
北归的路越走越远,陕西的影子彻底消失在风沙尽头。
博罗纳哈勒知道,自己错失的不仅是一次南下的机会,更是瓦剌部落最有可能在西北立足的希望。作为瓦剌阵营里唯一看清战局的人,他却不得不屈从于父亲的权威,跟着那注定失败的野心,一步步走向未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