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来时,朱高炽还会打破“非节庆不出宫”的惯例,白天带着妃嫔乘龙辇前往紫禁城外的玉液池。湖边早已备好画舫,他与三妃坐在舫中,看两岸柳丝依依,听渔翁唱晚,偶尔还会亲自摇桨,惹得妃嫔们阵阵娇笑。有时则躲在锦绣阁的暖阁里,拉着妃嫔一起看新排的《长生殿》,看到动情处,还会对赵贵妃感叹:“咱们可比唐玄宗与杨贵妃自在多了。”
更有甚者,偶尔晚间他会拉着三位佳人一同在阁楼的浴池泡澡。池中洒满花瓣,热气氤氲,他与妃嫔们饮酒作乐,嬉闹玩笑,将朝政抛到九霄云外。连内阁每日送来的“政务纪要”,也常被他随手丢在浴池边的矮榻上,直到次日晨起才想起画个朱批,有时甚至忘了处理,全凭太子与内阁自行决断。
尽管沉迷享乐到了极致,朱高炽心中却仍保留着一丝清醒。他特意召来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严词下令:“锦绣阁所有开销,无论是日常用的绸缎、赏妃嫔的珠宝、每日的宴席花费,还是工匠维护楼阁的工钱,一律从朕的内府银库支取,一分一毫都不得动用户部掌管的国库!”王淮不敢怠慢,每日做账都分得清清楚楚,绝不敢混淆内府与国库的账目。
此时的大明,内府银库早已积累了丰厚的私产,其中既有海外贸易“两京十三行”上缴的抽成,也有藩王、外国使臣的进贡,还有各地官员逢年过节的“孝敬”,数额远超寻常百姓的想象。皇帝此举,正是算准了文官们最忌讳“奢靡耗国”,用“不动国库”的底线,暂时堵住了他们的嘴——既然没有侵占公款,只是用自己的钱享乐,朝臣们即便有非议,也找不到过硬的理由进谏。
锦绣阁的欢声笑语日复一日,朱高炽在温柔乡中愈发慵懒,而太子朱瞻基则在文华殿逐渐熟悉朝政,大明的权力重心,正悄然从锦绣阁转向东宫,只是沉浸在享乐中的老皇帝,对此并未过多在意,依旧在他精心打造的“世外桃源”里,享受着最后的安逸时光。
锦绣阁内夜夜笙歌不断,丝竹管弦之声与欢声笑语交织,从黄昏持续到深夜。
朱高炽彻底沉溺在这种肆无忌惮的人间极乐中,每日被赵贵妃、顾顺妃、王淑妃三位宠妃轮流侍弄,甚至有时被三位佳人一起侍奉。
妃嫔们或柔媚承欢,或嬉闹作乐,常常让皇帝被服侍得浑身酥软,瘫在软榻上动弹不得,苍老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意。
这位老皇帝愈发慵懒,常常累得次日午时才缓缓起身,连洗漱都需要宫女小心搀扶。他对见外臣之事早已厌烦,觉得大臣们的奏报枯燥乏味,干脆对前来求见的官员避而不见,只在重要节日才勉强露面,穿上龙袍,然后去接受百官朝拜,其余时间全躲在锦绣阁中与妃嫔厮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