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孙子还真是够狡猾的”沈战喃喃道。
胡乐胜兴奋地拍桌:“这就对了!他平时根本没使出全力!全明星赛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佐藤。”
这个发现没有让沈战感到轻松,反而加重了他的忧虑。
如果连平时展现的都不是佐藤的全部实力,那线下赛会遇到怎样的怪物?
烧烤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但两人已经无心享用。
沈战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佐藤的个人资料:佐藤健一,22岁,东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曾获得东瀛全国剑道大赛青少年组冠军。
“剑道冠军”沈战若有所思,“难怪他的近战节奏这么特别。”
胡乐胜突然想起什么:“等等,老妈小时候让我学过什么剑道,它讲究‘一击必杀’和‘残心’,就是攻击后的持续警戒状态。你看佐藤的走位和射击间隔,完全符合这个特点!”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他们可能发现了佐藤战术风格的核心。
沈战迅速在平板上记录下这一发现,同时调出自己与佐藤对决的录像进行比对。
“这里,还有这里,”沈战指着几个关键节点,“每次我以为已经占据优势时,他总能以最小的动作化解危机。这不是游戏技巧,是武道训练形成的本能反应。”
胡乐胜吹了声口哨:“所以我们要对付的不是一个游戏玩家,而是一个把武道精神融入游戏的武士?”
沈战靠在椅背上,仰头望着星空。
窗外,南沪的夜空难得能看到几颗星星,微弱但坚定地闪烁着。
他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明天的比赛不仅关乎个人荣誉,还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竞技精神的较量。
“我需要重新调整战术,”沈战最终说道,“常规打法对他效果有限。我有种预感,这次比赛他将是我们最大的对手!”
胡乐胜闻言点点头:“我们继续分析一下。还有”他犹豫了一下,“别太有压力。无论如何,你都是大夏赛区的骄傲。”
沈战勉强笑了笑,但眼神依然凝重。
回到卧室房间,沈战立刻进入游戏舱,接入《真实战争ost》的训练模式。
胡乐胜在旁边用笔记本电脑,帮忙整理佐藤的所有战斗数据。
“我建立了一个模型,”胡乐胜戴着耳机盯着屏幕说,“根据数据,佐藤在比赛前15分钟和后15分钟的表现有显著差异。前期他更保守,后期则异常激进。”
沈战正在虚拟战场上练习新的移动方式,耳边传来胡乐胜的声音。
“这就像剑道比赛中的气合?在积蓄力量后爆发?”
“应该是这样的。”胡乐胜调出一组数据图表,“如果你能在前期压制他,迫使他提前进入爆发状态”
“那么后期他的战斗节奏就会被打乱,专注力就会下降。”沈战接上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这需要极其精确的节奏控制。”
胡乐胜笑了:“而节奏控制正是你的强项!”
沈战听后轻轻点头,然后在对方配合下开始专心训练。
夜深了,但两人都没有睡意。
沈战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针对佐藤风格的特殊走位和射击节奏,而胡乐胜则不断提供数据支持和战术建议。
战争是一群人的疯狂,也是独立个体的拼杀。
沈战有预感,自己在决赛中会与这个佐藤有场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