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顺发叔!”
卫国一下子听出来,门外说话那熟悉的声音,正是李顺发。
拉开门一看。
果然,正是李顺发。
他身后,还有五人。
李大山、李广发、李兴义、张斌、张德。
“卫国哥!”
大山看到卫国,大声打招呼。
“啊!”
卫国道:“你们这么早过来呀?”
“快进屋!”
“快进屋!”
“这么早,都吃过饭没,在我们家里,吃点呗,我们家,正吃早饭。”
大山进了屋,看看桌子上面,快要全部吃完的食物。
“嘿嘿!”
“卫国哥,你要我们在你家里吃早饭,吃啥呀,请我们吃你们家的碗吗?”
“我们按照你要求,早早过来干活,自然,提前起床,在家里,吃过饭。”
“卫国哥,还是先安排活。”
“好!”
卫国边看向众人。
“接下来重点,建温室大棚,活路多,得到屯子里找人干活,最少,再找二十人,还得有一个做过泥工的。”
“每人每天,一块钱工钱。”
“顺发叔、兴义叔,你们去找人。”
“二十人,六人带铁锹,十四人带砍刀。”
李顺发、李兴义点头。
“卫国,我们保证按要求,人找齐,工具带好。”
卫国满意点头。
“大山、广发叔、张德哥,回家拿砍刀,然后,到湖滩地集合。”
“好嘞!”
大山道:“卫国哥,我回家拿砍刀了。”
李大山、李广发、张德三人都各自回家拿砍刀。
卫国道:“张斌哥,抽烟。”
张斌接过烟,点上。
“卫国,我在屯子里有事,就不去干活那里,不过,张德会一切听你安排,我已跟他说好,他会负起该负的责任。”
卫国道:“张斌哥,张德能负责最好,要不负责,我可找你哦。”
卫国也是把话先说透。
张斌道:“放心吧,卫国,我弟张德除了胆子小一点,给你干事,绝对负责。”
张斌回去了。
卫国进屋,把砍刀和铁锹都拿上,再打个招呼。
“媳妇、如梦,我去那边建温室大棚,家里的碗这些,你们给收下。”
“老公,去吧,那里才是关键,我们家,以后,可都靠你建的温室大棚挣大钱啦。”
“媳妇,我会用心建好温室大棚。”
“姐夫,家里一切放心,保证,你中午回来,饭都给你做好了。”
“好啊,谢谢如梦!”
卫国到了湖滩地,天色灰蒙蒙一片,还没有完全亮。
卫国感慨。
现在的农村人可就是好啊!
积极!
向上!
干劲十足!
只要提前说好,完全不用催,一大早,反倒上门来催他这个老板,赶紧安排活路。
没一会。
李大山、李广发、张德,都拿着砍刀来啦。
卫国指着旁边山上的毛竹。
“大山、广发叔、张德哥,你们去砍毛竹,尽量多砍。”
大山好奇。
“卫国哥,我们砍那么多的毛竹干啥?”
“是做竹排吗?”
李广发和张德两人,也不解。
卫国解释。
“砍毛竹,是拿来、做温室大棚的骨架。”
“这片湖滩地,以后,要种植蔬菜,甚至,要一年四季都种出蔬菜。”
“可这里,地处东北,温度低,尤其冬天,种植难度大,现在弄这些,主要是克服冬天的低温天气,保证一年四季,都可种蔬菜。“
”这就需要建温室大棚,搞温室种植!”
“毛竹,将作为大棚骨架,下面垒土坯墙,上面盖薄膜,如此一来,就能形成在冬季都足够保温的温室,到时候,即便身处东北,也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和各种作物。”
三人大致懂了。
卫国道:“广发叔、张德哥,待会,砍毛竹的其它人来了,你们两人负责,把他们安排好。”
“嗯。”
两人应一声,点头。
然后,带上大山,上山砍毛竹。
这年代,没有钢管的成型大棚骨架,唯有自己动手,用毛竹做成大棚骨架,支撑大棚。
卫国站在湖滩地这里。
心里思索着,该如何整这片地,如何按照温室大棚技术要求弄。
思索间,似有头绪,可又不能完全把握准。
作为重生者,卫国自然见过温室大棚种植,甚至,还进温室大棚里面,亲手采摘过蔬菜、瓜果。
可具体建设温室大棚,卫国却没亲自动手实施过。
具体建设,卫国思绪,稍微有些乱。
卫国闭眼,再睁开。
“千万不能乱!”
“自己都乱了,其他人、必定更乱……”
“不懂,就按照记忆细分,一步一步来……平地、挖防寒沟、垒土坯墙……”
卫国思索着,虽不是百分百准备,但也有了一个大致方向、并逐渐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卫国!”
卫国正闭目思索着,每一个具体施工步骤……有人喊他。
睁眼一看,是李顺发。
李顺发和李兴义已经把人找齐,拿砍刀的人,都到李广发和张德那边,去砍毛竹;拿铁锹的人,集中在卫国站的湖滩地这里。
“顺发叔,人都来了。”
“接下来,按照我的要求,大家开始干。”
“第一步,平地。”
卫国说出平地要求,并亲自动手,教大伙如何干。
平地的人,按照卫国要求,忙活开。
随即,卫国就带泥工师傅,将这块地外围,画上钱,告诉泥工师傅,沿着这线,垒土坯墙,以及土坯墙要求:
和上稻草,保证结实;空心墙与实心墙间隔开,既保温,又保证强度;墙里面,挖防寒沟,最冷天气,这墙还得装暖气管保温设备、等等……
泥工师傅差不多懂了,卫国叫来两人,配合泥工师傅,开干。
平地、挖防寒沟、垒土坯墙……
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
渐渐地、能隐约看出,后世温室大棚的雏形。
卫国看着建设一点点铺展开,心里有了些微的成就感。
这是他的事业!
是他亲手指挥,建设出来的事业!
可随着建设继续,卫国又总感觉,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劲,一时间,偏偏又找不出问题所在。
“还有哪方面,没注意到呢?”
卫国脑子飞快运转、仔细思索。
可任凭卫国脑子如何思索,再想找出其中的不合理,都没可能。
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结果。
自己脑袋里,建设温室大棚的知识,有限啊。
“若有专业人士,指点一二……”
“就好了!”
可整个靠山屯,都没人有过温室大棚种植的经验。
砍毛竹那边,纯属体力活,无须多操心。
可这边,卫国越看,越是觉得,少了啥……
“可到底少了啥?”
卫国努力思索着。
“必须得找个搞温室大棚的师父。”
“可到哪里找师父呢?”
“这周围,也没有啊!”
“嗯!”
“咱们这里没有,可县城里的秦山,门路广,说不定,他有这方面信息。”
“对呀!”
“下午进城,找秦山,打听消息;同时,买齐温室大棚建设的材料。”
卫国想通。
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中午下工。
卫国轻松回家。
如雪道:“老公,温室大棚弄得怎样?”
卫国虽然只半懂,但也不能让媳妇和小姨子担心。
况且,他也算想到解决办法。
卫国笑笑。
“老公出马,一个顶俩!”
“我亲自指挥建设温室大棚,那能差得了。”
如梦一阵崇拜。
“是啊。”
“姐夫最厉害,一定能轻轻松松将温室大棚,完好建起来。”
“姐夫,等温室大棚建好,以后,是不是大冬天里,也能随时吃到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
“当然!”
卫国骄傲道:“以后,我要让所有宝山县人,在大冬天,都能吃得到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
如梦道:“姐夫真厉害!”
如雪给两人盛好大米饭,端到面前。
“卫国,你建大棚,还得好多钱吧,还得买种子、肥料……等等;你还弄了一个大水库,还要往水库里面投鱼苗,后期整理、这可都是钱啊……”
“这一算,要好多、好多钱,往里面投。”
“你手里钱,够不够啊?”
卫国道:“媳妇,放心吧!”
“我之前卖野山参那些钱,完全足够折腾。”
“而且,水库里面虽要投鱼苗,可里面也有很多大鱼,可随时捕捞,边投入、边产出。”
“等大棚,稍微整出一个大概模样,就可以安排人在水库里,捞鱼、挣钱。”
”我投入钱,也可以慢慢、开始回笼。“
“而且,我还知道,山里面,哪里有高年份野山参,真差钱了,我再进山,挖几株高年份野山参,拿去一卖,那可都是大钱啊。”
“到时,咱们再弄一个大棚,钱都够够的!”
见卫国一切早已想好了。
如雪也放心。
如梦眼睛一下子直放光。
“姐夫,山里面,哪里还有高年份野山参?”
“那可都是大钱!”
“晚上,咱们一家偷偷上山,去把它们全都挖回来……”
”这野山参,可不能够放山里面!“
”万一、被其他人发现,挖走,损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