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少卿破局宫廷血案 > 第5章 意外发现

余砚的身影在晨光中渐行渐远,背影被拉得细长,如通一根绷紧的弦。他一瘸一拐地穿行在渐次苏醒的街巷间,肩头的伤处随着步伐一阵阵抽痛,冷汗浸湿了内衫。可他的思绪却异常清醒——方才在客栈的搏斗,绝非偶然。那刺客的身手、那刻意隐藏的行踪,乃至整个客栈中弥漫的诡异氛围,都指向一个早已布好的局。
他没有直接回大理寺,而是先寻了一处隐蔽的药铺,草草包扎了伤口。布条缠紧的瞬间,他忽然察觉袖口有些异样。低头一看,一块指甲大小的布料碎片正卡在缝线之间,边缘参差,像是撕扯时留下的痕迹。
余砚心头一动,将其取出。碎片触感丝滑,质地极为特殊,借着药铺门口微弱的天光,他发现其上绣着极细密的暗纹——那不是寻常百姓能用的图案,纹路规整,线条隐秘,透着一股不容错辨的贵气。
他将碎片小心收进怀中,眼神沉了下来。这布料,绝非市井所有。
回到大理寺时,夜幕已悄然垂落。庭院寂静,唯有檐角铜铃在晚风中轻响。他推开房门,点亮烛火,屋内昏黄的光影映出他疲惫却锐利的轮廓。他坐在床边,缓缓脱下外袍,血迹在衣襟上凝成暗褐色的斑块。当他再次取出那块布料,置于烛光之下细细端详时,心头猛然一震——那纹路竟与十年前皇宫大火后失踪的御用绣样有几分相似。
他指尖微颤,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场大火烧毁了内务府半边库房,也带走了数名宫人,其中包括他父亲最后一位旧友。而如今,这块布料竟以如此方式重现,仿佛冥冥中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将尘封的往事与当下的命案悄然串联。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缝洒在余砚脸上,他早已起身。昨夜他辗转难眠,脑海中反复浮现那纹路的细节。他将布料碎片小心裹好,放入贴身的布囊,随即离开大理寺,朝着城中最负盛名的锦绣坊走去。
坊内陈列着各色绸缎,丝光流转,香气氤氲。掌柜见有客至,忙迎上前:“客官,您要点什么?小店的布料可是这洛安城里顶好的。”
余砚不语,只从怀中取出那块碎片,递了过去。掌柜接过,翻来覆去地看,又举至窗前对光细察,脸色渐渐变了:“这……这不是寻常之物。这是宫廷御用的‘云纹锦’,织法独特,染料配方秘而不宣,只有宫中尚衣局才能织造。寻常人别说拥有,见都难得一见。”
“那……谁有权使用?”余砚低声问道,声音几不可闻。
掌柜压低嗓音:“皇室宗亲、贵妃以上,或几位特许的重臣。这布料,连边角料流出宫外都会被追查,若非权贵,谁敢轻易触碰?”
余砚谢过掌柜,悄然离去。走在归途的长街上,他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案件的轮廓正在扭曲、膨胀,从一桩连环凶案,悄然延伸至宫廷深处。那盏飘入深巷的红灯,那夜行的黑衣人,那被刻意掩盖的客栈,如今又添上这御用布料——一切线索如蛛网般交织,而网心,或许正藏着一个连他都不敢轻易触碰的名字。
回到大理寺,他坐在案前,铺开纸笔,将所有线索一一列出。天灯案的剥皮制灯手法,十年前的皇宫大火,父亲旧友的离奇死亡,再到如今这块云纹锦——它们看似散落无序,却隐隐指向一个被深埋的真相。
他提笔写下几个名字,笔尖顿了顿,又重重划去。怀疑无凭,举证艰难。宫廷等级森严,规矩如铁,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他知道,自已已无法回头。那块布料不仅是线索,更像是一道来自过去的召唤,催促他揭开层层迷雾。
窗外夜色渐浓,大理寺陷入一片沉寂。余砚望着天幕上稀疏的星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父亲留下的玉佩。他知道,前方的路注定布记荆棘,可只要还有一线光明,他便不会停下脚步。
烛火在案头轻轻跳动,映得那块云纹锦泛出幽微的光。余砚凝视良久,终是将它收起,却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目光穿透夜色,悄然落在他肩头。他缓缓闭上眼,试图理清思绪,可那场大火的灰烬仿佛仍在眼前飘散,父亲旧友临终前的低语,也如风中残音,在耳畔若隐若现。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远处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踏在青石板上,节奏沉稳而熟悉。余砚心头一动,这脚步他认得——是老捕头。
他尚未起身,门已被轻轻推开。一道佝偻却挺拔的身影立在门口,夜色从他身后涌入屋内,带着秋夜特有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