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坑的寒气还没散,杜明月突然指着坑底喊:“殿下!那里有活的!”
李恪赶紧让人搭木梯,下去一看,坑底角落缩着个小孩,也就七八岁,抱着根白骨发抖,身上盖着层薄雪,居然还有气。
”快抱上来!”李恪喊道。
士兵小心翼翼把孩子抱上来,杜明月解开披风裹住他,又让人端来热粥。孩子冻得说不出话,直勾勾盯着粥碗。
”这坑得处理了。”李恪望着那堆白骨,心里发沉,”杜明月,让人往坑里撒石灰,一层石灰一层土,好好埋了。”
”嗯。”杜明月点头,眼圈红着,”刚才清点了,至少埋了上千人。”
程咬金在旁边听得直咬牙:“泉盖苏文这狗东西,比豺狼还狠!”
正说着,秦红梅从城里跑出来,举着个青铜牌子:“殿下,城里搜出这个,是金承吉的兵符!”
李恪接过兵符,上面刻着高丽文,背面还有个”泉”字——竟是泉盖苏文赐的。
”把金承吉带过来。”
没多久,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金承吉被拖过来,一看见兵符就瘫了:“我招我全招铜门的枢机是我偷偷改的,故意留了暗格”
原来他早和泉盖苏文不和,想趁机献城保命,没料到泉盖苏文早跑了,还给他留了个万人坑当”礼物”。
”暗格里的铁栓,是不是有问题?”李恪追问。
”是是用掺了铅的青铜做的,天冷就脆,”金承吉哆哆嗦嗦说,”我原想让你们轻松撞开,没想到你们用了炸药”
李恪心里了然,难怪硝石一炸就断,原来是材质有问题。这驸马倒是个懂门道的,可惜用错了地方。
”带下去,看好了。”他挥挥手,转而对杜明月道,”门轴还得处理,别让它塌了堵路。”
杜明月早有准备,让人往门轴缝隙里填硝石,又泼了桶冷水。天寒地冻的,硝石遇水吸热,很快结了层冰,把松动的门轴冻得更脆了。
”再撞一下,保准彻底散架!”她拍着手上的灰说。
程咬金一听来了劲,让人找来根合抱粗的巨木,二十多个士兵抬着,喊着号子往铜门撞去。
”咚——”
一声闷响,本就松动的铜门再也撑不住,哗啦一声散成几截,露出后面空荡荡的街道。
”哈哈!这下敞亮了!”程咬金举着斧头大笑。
李恪带头走进城,街道两旁的房子大多空着,偶尔有几个胆大的百姓探出头,看到唐军秋毫无犯,才敢慢慢走出来。
走到泉盖苏文的府邸,大门敞着,里面一片狼藉。正堂的台阶是水泥砌的,上面留着道新鲜的剑痕,旁边扔着柄断剑,剑柄上刻着个”泉”字。
”这是泉盖苏文的佩剑。”秦红梅捡起断剑,剑刃断得整齐,”像是自己掰断的。”
李恪摸着水泥台阶上的剑痕,心里清楚,这是泉盖苏文故意留下的,意思是他虽败犹荣。
”收起来,留着当战利品。”他转身往书房走,那里通常藏着重要物件。
果然,书架后面有个暗格,里面放着几卷地图,最上面一卷标着”前隋辽东舆图”。李恪展开一看,上面详细画着辽东的山川河流,还有当年隋朝驻军的位置。
”这可是好东西。”他心里一动,有了这地图,往后治理辽东就方便多了。
正看着,亲兵来报:“殿下,门口有个倭国人求见,说要给您献书。”
”倭国人?”李恪皱眉,”带进来。”
没多久,一个穿和服的矮个子被带进来,见了李恪就噗通跪下,双手举着个木盒:“大大唐将军,我是倭国使者,特来献上国书。”
李恪打开木盒,里面是封汉文信,大意是说倭国愿意出一万两白银,赎回在平壤被俘的武士,还提到了长孙冲,说他在倭国很安全。
”长孙冲在你们手里?”李恪盯着倭使。
倭使吓得一哆嗦:“是是长孙将军自己来的,说说要和我们合作”
李恪捏着国书,指节发白。
长孙冲果然投靠了倭国。
他抬头看向窗外,平壤城的雪又开始下了,落在刚插上的大唐旗帜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
一万两白银换俘虏?
这买卖,可没那么好做。
尤其是涉及到长孙冲,还有那些藏在背后的阴谋。
李恪把国书合上,对倭使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可以赎,但价钱,得由我说了算。”
倭使连连点头,屁滚尿流地退了出去。
程咬金凑过来:“殿下,真要放了那些倭国鬼子?”
”放,但不能白放。”李恪望着地图上的倭国位置,嘴角勾出抹冷笑,”得让他们知道,大唐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雪越下越大,仿佛要把平壤城的血腥和肮脏都掩盖掉。但李恪知道,有些东西,是雪埋不住的。
比如倭国的野心,再比如长安城里那只看不见的手。
他握紧了那卷前隋地图,上面的墨迹仿佛还带着历史的温度。
这场仗,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