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这话说的可真甜啊。
一声声姐姐,喊得林玉婷心花怒放。
但她脸上永远都是那冷冰冰的表情。
不过陈志远已经能看出她冷漠面容下的温柔和热情。
只从林玉婷眉眼间的闪动,就知道她欢喜无比。
“姐姐,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不行去我林场?”
林玉婷想了想,却道:“去赵家屯吧,我正好要去弄点鬼参耳。”
陈志远开车带着她来到赵家屯。
却见王小霜正带着一群小媳妇,烧开了雪水,泡着一根根木头。
“小霜,这是干啥呢?”
王小霜转头,看到他身边的林玉婷,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只含糊回了句:“我正在养鬼参耳,光靠那三棵树,产量太低了。”
啊?
这王小霜别的不好,唯有行动力这块,绝对是杠杠的。
上次陈志远只是提了一下林场创收,她就开始搞鬼参耳养殖试验了。
“结果咋样?”
陈志远很期待。
王小霜两手一摊:“养出了一些,但温度达不到,那个鬼参耳在树上挂着的时候,是靠着外层的积雪挡住了寒风,咱自己养的话,又不能拿雪盖着,就是调不好温度。”
“我还试着放到木屋里,结果一夜都死光了。”
陈志远心头一动。
这鬼参耳难道能去大棚里养?
本来他觉得鬼参耳长在冬天的大树上,应该喜寒畏热才对。
但王小霜的试验情况却正好相反。
或者可以试试。
“小霜,你能弄到塑料布么?”
陈志远比划了一下:“你可以建个温室大棚。”
王小霜来了兴趣:“啥是温室大棚?”
这个年代,因为毛子那边出现了大棚温室的概念,所以国内也得到了一些技术资料。
很多地方也尝试过,都因为技术不过关失败了。
不过对种植鬼参耳来说,最简单的那种大棚就够了。
于是陈志远给小霜画了一张图,说了其中的技术原理。
王小霜立马兴奋了:“好,太好了,志远哥你真是天才啊。”
“这个大棚好弄,塑料布我去趟城里就能弄到,下面用木头结构,保暖用草席子”
王小霜转身喊着赵家屯的妇女们都出来,立刻开始下达任务。
真是太能干了。
陈志远带着林玉婷来到了翠花的小屋。
王翠花正坐在那里绣鞋底子,看到他们进来,赶紧倒水。
说起来,翠花跟玉婷,以前在村里关系挺一般的。
现在两女也是互相不咋搭理,幸好有陈志远坐在中间。
“玉婷姐,我想问问你县里的那个供销社是咋安排的。”
林玉婷愣住,随后冷淡道:“俺公爹给上面打了报告,县里说供销社可以开,不过不能给团结村管着,而是要开一个副食店,专门卖林场的猎物。”
这可太好了。
县里肯定是提前判断了粮食危机,所以开这个供销社,同时提升林场的狩猎热情。
这样,副食品为主的供销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县城的吃饭问题。
陈志远想到这里,愈发有把握了。
“玉婷姐,那供销社能交给我操办么?我保证给你谈下来!”
这就好比后世申请项目,得有关系有人脉才好办事。
林玉婷也是精神一振:“你要是能让县里领导点头,那可再好不过了,其实俺们李家,只是想在县里多个收粮食的点。”
林玉婷说着叹息:“如今粮食越来越难弄了,邻县那边供应的粮食都减了三分之一。”
王翠花在旁插口道:“俺也听说了,邻县那边可都是产粮区,他们用的是仓库的粮食,来年开春要是再遇到点天灾,那可真完了。”
王翠花和林玉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粮食问题。
陈志远算算时间,自己现在搞粮食好像也来不及了。
全县十多万人口,万一真遇到饥荒,那该咋办?
林场他是不用担心,但如果县里人都饿疯了,哪个林场也难以幸免。
到时候如果只有红星林场能吃上饭,那保不准十万人就冲到林场了。
陈志远都不敢想象那个场面:神级护栏外,数不清的人头攒动,都饿的跟僵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