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夜,又多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那“无头将军”的传说,仿佛化作无形的风,在宫墙内外,悄然游荡。
她们坐上了软轿,宫女和宦官提着灯笼,小心翼翼地在前方引路。
轿子缓缓启动,吱呀作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每走一步,都仿佛踏在某种无形的弦上,随时可能绷断。
太子妃紧紧地攥着衣袖,她的目光穿透轿帘,直视前方,仿佛要看穿这漫长的黑夜,直接抵达李璘所在的太极宫。
她不知道等待她的,究竟是安宁,还是更深的漩涡。
软轿在宫道上缓慢前行,灯笼的光晕在地面上晃动,像一双双昏黄的眼睛,窥探着这片沉寂的禁城。
轿子每一次轻微的颠簸,每一次吱呀作响,都让玉真公主的心随之抽紧。
她死死攥着手里的丝帕,指节泛白,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好躲开窗外那些张牙舞爪的树影。
风大了些,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听上去竟像是无数人在黑暗中窃窃私语。
玉真公主猛地一颤,几乎要惊叫出声,幸好及时用帕子捂住了嘴。
与她同乘一轿的金仙公主,只是睁开眼,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并未说话。
但那眼神里的平静,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让玉真公主狂跳的心稍稍安稳了一些。
太子妃张良娣独坐一轿,她没有玉真的恐惧,也没有金仙的淡然。
她的背脊挺得笔直,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却死死盯着轿帘的缝隙。
那缝隙外,是无尽的黑暗,偶尔有巡逻禁军的火把一闪而过,像是黑夜里挣扎的星火,转瞬即逝。
她满脑子都是那个“无头将军”的传闻。
是真是假?
是鬼是人?
若是鬼,为何偏偏寻上李璘?
若是人,那其心之险恶,简直令人发指!
李璘刚刚登基,根基未稳,朝中暗流涌动,不知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等着他犯错,等着他倒下。
想到这里,她的心就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不,她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
不知过了多久,轿子终于停了下来。
前方传来宦官尖细的通报声,太极宫到了。
轿帘被掀开,一股比方才更加森冷的寒意扑面而来。
太极宫前的广场上,禁军守卫比平日里多了数倍,他们手持长戟,身披重甲,面无表情地伫立在阴影里,像一尊尊没有生命的石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杀与紧张混合的诡异气息,连风声都仿佛被凝固了。
张良娣扶着宫女的手下了轿,抬头望向那巍峨的宫殿。
殿内灯火通明,将窗棂的影子投射出来,却反而让殿外的黑暗显得更加深邃、更加具有压迫感。
“太子妃,两位公主,陛下正在殿内批阅奏折。”
一名当值的内侍总管快步迎上前来,躬身行礼,他的脸色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
“陛下一切安好?”
张良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内侍总管迟疑了一下,才低声道:“陛下安好。只是今夜宫中不太平,还请娘娘和公主们小心。”
这话非但没能让她安心,反而让她的心悬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