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逍遥逆旅 > 第2章
夜色如墨,黑风林深处的雾气带着刺骨的寒意。李逍遥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林间,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如同鬼魅般摇曳。
他不敢走大路,甚至不敢沿着熟悉的路径前行,只能凭着记忆朝着青州内陆的方向摸索。怀里的乾坤袋被他紧紧按在胸口,里面的《引气诀》和玉佩像是滚烫的烙铁,让他既紧张又隐隐有些期待。
“修士……灵力……”李逍遥低声咀嚼着这些只在传说中听过的词汇。刚才林浩御使符箓的火光、黑衣人快如鬼魅的身法,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人举手投足间便能造成远超凡俗的破坏力,这就是修炼者的力量吗?
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想起刚才那股涌入体内的庞大能量,以及随后带来的舒畅感,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或许,那本《引气诀》真能让自己拥有自保之力?
正思索间,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窸窣声。李逍遥瞬间绷紧了神经,猛地矮身躲到一棵古树后,手中下意识地摸向背后的弓箭。多年打猎的本能让他全身肌肉紧绷,呼吸也刻意放缓。
阴影中缓缓走出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兽,约莫半尺长短,形似狐狸却长着三条尾巴,正警惕地打量着四周,鼻尖不断嗅探着。当它的目光扫过李逍遥藏身的方向时,小兽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呜咽,转身就要逃窜。
“是三尾灵狐!”李逍遥心中一动。他曾在镇上老猎人的故事里听过,这种长着多条尾巴的狐狸蕴含灵性,皮毛和内丹都是值钱的宝贝,只是极其罕见,没想到今天竟能遇上。
但他此刻毫无猎取之心,反而暗自庆幸不是追兵。然而就在他准备悄悄绕开时,异变突生——三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树梢落下,瞬间将三尾灵狐围在中间。
正是之前追杀林浩的那伙黑衣人!
李逍遥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连忙将身体缩得更低,屏住呼吸。他认出为首那人正是刚才下令搜查的黑衣人,此刻对方正用一种贪婪的目光打量着灵狐:“好一只三尾灵狐,蕴含的灵力虽弱,却足够炼制一枚聚气丹了。”
“大哥,那小子跑丢了,要不要继续找?”旁边的黑衣人问道。
为首的黑衣人冷哼一声:“不过是个凡俗猎户,就算拿到乾坤袋也看不懂里面的东西。倒是这灵狐来得正好,也算没白跑一趟。等回去复命,再请长老出手推演那小子的踪迹便是。”
“大哥说得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翻不起什么浪。”
三人说话间,为首的黑衣人抬手一抓,一股无形的吸力便将三尾灵狐牢牢禁锢。小兽发出惊恐的哀鸣,却根本无法挣脱。黑衣人满意地笑了笑,将灵狐收入一个黑色的布袋中,随即三人身形一闪,如同夜枭般消失在密林深处。
李逍遥直到他们彻底走远,才敢大口喘着粗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真是险到了极点,若是被发现,以他这点微末本事,恐怕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凡夫俗子……”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刚才黑衣人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像是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青风镇的山林,还有更广阔、也更残酷的规则——强者可以肆意剥夺弱者的生命,而弱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我不能就这么认命。”李逍遥握紧了拳头,他摸出怀里的《引气诀》,借着月光翻开泛黄的纸页。虽然很多字迹他认不全,但结合图画和上下文,勉强能理解大概的意思。
书中开篇便写道:“天地之间,灵气充盈,吸之入体,炼化为己用,是为修士。引气入体,打通经脉,方入炼气之境……”
李逍遥按照书中记载的方法,尝试着盘膝而坐,闭上眼睛感受所谓的“灵气”。然而他静坐了半个时辰,除了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什么都感觉不到。
“难道我没有修炼的天赋?”他有些沮丧地挠了挠头,又想起那枚玉佩,连忙取出来握在手心。温润的触感传来,却再没有之前那种庞大的能量涌入。
“奇怪,怎么没反应了?”李逍遥摆弄着玉佩,又尝试按照《引气诀》的法门引导气息,依旧毫无动静。他不知道的是,混沌道体吸收的灵气驳杂而庞大,远超普通炼气法门的承载极限,寻常引气之法根本无法驱动分毫。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腹中突然传来一阵饥饿感。他这才想起,从早上出来打猎到现在,还没吃过一点东西。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放下修炼的念头,在附近寻找能果腹的野果。
凭借着打猎的经验,他很快找到几株结着红色浆果的灌木。这种果子在青风镇被称为“血珠果”,味道酸甜,无毒无害。李逍遥摘下几颗塞进嘴里,刚咀嚼几口,突然感觉一股微弱的暖流从腹中升起,顺着喉咙流向四肢百骸。
“嗯?这是……”他心中一动,连忙再次盘膝坐下,按照《引气诀》的法门尝试引导这股暖流。让他惊喜的是,这次竟然真的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气流在体内缓缓流动,虽然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
“有效果!”李逍遥精神一振,连忙集中精神引导这股气流按照书中记载的路线运转。然而这股气流刚走到手臂的经脉处,就像迷路的羔羊般四散开来,消失无踪。
他没有气馁,再次尝试。可无论他如何努力,那丝气流最多只能在体内流转半圈,便会消散于无形。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不断尝试,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粘稠起来,隐约有各色光点朝着他的身体汇聚,却又在接触到皮肤的瞬间弹开,无法融入体内。
“怎么会这样?”李逍遥皱起眉头,书中明明说引气入体是修炼的第一步,只要有耐心就能成功,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却如此困难?
他不知道的是,这正是混沌道体的特殊性所致。他的体质能够吸引天地间各种属性的灵气,远超普通修士的容纳极限,而《引气诀》作为最基础的炼气法门,根本无法梳理这些驳杂的灵气,自然难以成功。
折腾到后半夜,李逍遥累得满头大汗,却连最基础的引气入体都没能完成。他有些泄气地躺在草地上,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充满了迷茫。
“难道我真的不是修炼的料?”他喃喃自语,“可若是没有力量,下次再遇到那些黑衣人,该怎么办?”
林浩临死前的眼神、三尾灵狐惊恐的哀鸣、黑衣人的狞笑……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他猛地坐起身,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不行,我不能放弃!就算再难,也要学会这本事!”
他再次拿起《引气诀》,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揣摩图画。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透过枝叶洒下,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当清晨的第一声鸟鸣响起时,李逍遥突然眼前一亮。书中有一段记载:“灵气无形,随心而动,聚散离合,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他喃喃自语,想起自己在山林中打猎时的状态——那时他从不刻意追求什么,只是专注于目标,呼吸与山林的节奏融为一体。
李逍遥深吸一口气,不再刻意引导灵气,而是放松身体,想象自己变回在山林中打猎的状态。他闭上眼睛,感受着林间的风、草叶的气息、泥土的芬芳……
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心跳也随之放缓。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感觉到周围的光点不再弹开,而是像找到了归宿般,缓缓渗入他的四肢百骸。虽然依旧驳杂,但不再相互冲撞,而是像溪流汇入大海般,在他体内缓缓流动。
“成了!”李逍遥心中一喜,却没有急于引导,而是继续保持着这种状态,任由灵气在体内自然流转。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玉佩突然微微发热,一道极其细微的金色纹路在玉佩表面一闪而逝。随着纹路的出现,李逍遥体内的灵气流转速度骤然加快,那些驳杂的灵气开始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梳理、融合,变得精纯起来。
这种变化让他惊喜不已,连忙集中精神感受着体内的变化。精纯的灵气顺着经脉缓缓流转,所过之处带来阵阵舒畅感,原本疲惫的身体也重新充满了力量。
当灵气完成第一次完整的循环,回归丹田时,李逍遥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甚至能听到百丈外野兔奔跑的声音,身体也轻盈了许多。
“这就是……炼气境?”李逍遥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新增的力量,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容。虽然只是最基础的炼气初期,但这意味着他已经踏入了这个全新的世界。
就在他欣喜之际,远处突然传来隐约的马蹄声和人声。李逍遥脸色微变,连忙收敛气息,躲到古树后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队身着统一服饰的骑士正沿着林间小道前行,他们个个气息沉稳,腰间佩刀,马鞍上还挂着弓箭,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护卫。在骑士中间,是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厢上印着一个流云状的标志。
“是修士吗?”李逍遥心中嘀咕,正准备悄悄绕开,却听到为首的骑士突然勒住马缰,朗声道:“前方何人?出来!”
李逍遥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他犹豫了一下,知道躲是躲不过去,索性从树后走了出来,拱手道:“在下李逍遥,是附近的猎户,路过此地。”
骑士们警惕地打量着他,为首的骑士眉头微皱:“黑风林近日不太平,你一个猎户怎么敢深入至此?”
“家中存粮耗尽,只能冒险进来碰碰运气。”李逍遥不动声色地编了个理由,同时暗中戒备,随时准备逃跑。
为首的骑士审视了他片刻,见他衣着普通,身上带着山野猎户的气息,不像歹人,便缓和了语气:“此地近日有魔道修士出没,你一个凡夫俗子太过危险,尽快离开吧。”
“多谢提醒。”李逍遥连忙道谢,正准备转身离开,车厢的窗帘突然被一只纤细的手掀开,露出一张清丽的面容。
那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身着淡绿色衣裙,眉目如画,气质温婉。她看到李逍遥身上的补丁和沾着泥土的衣衫,眼中闪过一丝同情,轻声道:“赵队长,看他也不容易,不如让他随我们同行一段吧,也好有个照应。”
为首的骑士闻言有些犹豫:“苏姑娘,这不合规矩……”
“只是同行一段路而已,无妨的。”少女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春风般温暖。
赵队长见状不再坚持,对李逍遥道:“既然苏姑娘开口,你便随我们同行到前方的官道吧。记住,沿途不得靠近马车,不得随意说话。”
“多谢姑娘,多谢大人!”李逍遥连忙道谢,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有这些人同行,至少能暂时避开黑煞教的追兵,而且看这些人的服饰和气度,显然不是普通护卫,或许能从他们口中打探到更多关于修士的消息。
他跟在队伍后面,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马车车厢上的流云标志,心中隐隐觉得有些熟悉。突然,他想起《引气诀》最后几页提到的几个青州宗门——其中就有一个宗门的标志是流云!
“难道是……流云宗?”李逍遥心中一动,想起林浩提到的青云门在青州中部,而自己正好要往那个方向去。或许,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队伍缓缓前行,林间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李逍遥跟在后面,感受着体内缓缓流转的灵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忐忑。他不知道,这段看似偶然的同行,将会把他带入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世界,也将让他与这位善良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
正如古言所说:“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命运的丝线,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连接,将原本毫无交集的人,牵引向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