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小道随着队伍的前行渐渐开阔,晨雾被朝阳驱散,露出青翠的树冠与湛蓝的天空。李逍遥跟在骑士队伍后方,目光不时掠过马车旁那位名叫赵队长的骑士,心中暗自咋舌。
这位赵队长看似只是寻常护卫,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每一步落下都轻若鸿毛,马蹄踏在落叶上竟只发出微不可闻的声响。偶尔遇到拦路的巨木,他只需抬手一挥,一股无形的气劲便会将树木推开,这等手段绝非普通武夫能及。
“这就是修士的力量吗?”李逍遥攥紧了手心,对《引气诀》的渴望愈发强烈。他尝试着在行走间运转体内那丝微弱的灵气,却发现稍一分神,灵气便会溃散,只能无奈放弃。
行至正午时分,队伍在一片开阔的谷地休息。赵队长安排骑士警戒,自己则守在马车旁闭目养神。车厢门帘掀开,那位苏姓少女提着食盒走了出来,看到角落里的李逍遥,笑着招手道:“小兄弟,过来一起吃点东西吧。”
李逍遥有些拘谨地走过去,只见少女从食盒里取出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递给他:“路上简陋,将就着吃吧。”
“多谢姑娘。”他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奔波一夜加上修炼消耗,他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少女看着他的模样,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
“我叫李逍遥,是青风镇的孤儿,靠打猎为生。”李逍遥据实回答,只是隐去了遇到修士追杀的事。
“青风镇?”少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那可是在青州边缘,你怎么会跑到这么深的黑风林里来?”
李逍遥心中一动,趁机问道:“姑娘有所不知,最近镇上不太平,听说有会法术的怪人出没,我怕被波及,就想着往内陆跑,听说那边有能对付怪人的修士宗门?”
他刻意用“怪人”“法术”这些凡俗说法,既符合猎户的身份,又能打探消息。
少女果然没有怀疑,轻声解释道:“你说的应该是修炼者,我们称他们为修士。青州确实有许多修士宗门,像我们……就是来自流云宗。”
“流云宗!”李逍遥心中一喜,面上却装作茫然,“那流云宗厉害吗?收不收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旁边的赵队长闻言睁开眼睛,淡淡道:“宗门收徒要看灵根资质,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他显然对这个凡俗少年有些不以为然。
少女却温和地说道:“赵队长,也不能这么说。修行之路,资质固然重要,但心志更不可少。”她转向李逍遥,“流云宗确实收徒,但需要通过入门测试。我们这次出来是为宗门采购药材,正好要返回宗门,如果你真有兴趣,可以随我们去试试。”
李逍遥心中狂喜,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姑娘成全!若能入门,李逍遥必有报答!”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个宗门作为依靠,总比独自在危机四伏的山林里闯荡强。
赵队长皱眉道:“苏姑娘,宗门规矩森严,带凡俗入山恐有不妥。”
“赵队长放心,我会向长老说明情况的。”少女微笑道,“他一个孤儿在外也不易,给个测试的机会总无妨。”
赵队长见她坚持,便不再反对,只是冷冷地瞥了李逍遥一眼:“到了宗门老实本分些,莫要给苏姑娘惹麻烦。”
“是是,我一定听话。”李逍遥连忙应下,心中对这位善良的少女充满感激。
休息过后,队伍继续前行。有了明确的目标,李逍遥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他偶尔会向路过的骑士请教一些关于修士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懒得理会,但也有几个和善的会简单解释几句。
从他们口中,李逍遥渐渐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修士分为不同境界,刚才赵队长展现的实力,约莫是炼气后期的水准,而能御使符箓的林浩,至少是炼气巅峰。至于流云宗,虽然只是三流宗门,却也有筑基期的长老坐镇。
“炼气、筑基……”他默默记下这些境界名称,对照着《引气诀》的记载,对修炼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傍晚时分,队伍来到一座连绵的山脉脚下。远远望去,群山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山间有亭台楼阁的轮廓,灵气也比黑风林浓郁了许多。
“前面就是流云山脉,宗门就在主峰之上。”苏姓少女指着山脉说道,“过了山脚下的牌坊,就算是流云宗的地界了。”
李逍遥跟着队伍穿过巨大的石牌坊,只见坊上刻着“流云宗”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波动。进入山脉后,灵气变得更加浓郁,他甚至能感觉到体内的灵气开始自主运转,比在黑风林时顺畅了许多。
“这里的灵气好充足!”李逍遥心中惊叹,终于明白为何修士都要依附宗门——光是这天然的灵气环境,就远非凡俗之地可比。
沿着蜿蜒的山路上行约一个时辰,一座宏伟的山门出现在眼前。山门由白玉雕琢而成,两旁各有一名身着青色道袍的修士守卫,气息沉稳,目光锐利,显然是炼气后期的好手。
“赵队长,苏姑娘,你们回来了。”守卫见到队伍,恭敬地行礼。
赵队长点头示意,带着队伍穿过山门,进入流云宗内部。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演武场,许多身着统一服饰的少年正在操练剑法,呼喝声此起彼伏。远处分布着一座座阁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这里就是流云宗吗……”李逍遥看得眼花缭乱,这等规模,比青风镇还要庞大几分。
苏姓少女笑着介绍道:“这里是外门区域,弟子们平时就在这里修炼。我先带你们去见外门长老,把药材交接一下,再帮你安排测试。”
她带着李逍遥来到一座古朴的阁楼前,对守在门口的弟子道:“麻烦通报一声,苏灵儿求见王长老。”
原来她叫苏灵儿。李逍遥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片刻后,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苏灵儿带着李逍遥走进阁楼,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桌前翻看竹简,身上穿着与守卫相同的青色道袍,只是袖口多了一道金线。
“弟子苏灵儿,幸不辱命,已将药材采买齐全。”苏灵儿躬身行礼,将一个储物袋递了过去。
王长老接过储物袋,神识一扫便点了点头:“辛苦你了,这次采买的药材品质不错。”他的目光落在旁边的李逍遥身上,眉头微皱,“这是谁?”
“回长老,他叫李逍遥,是青风镇的孤儿,想到宗门参加入门测试。弟子见他可怜,便带他来了。”苏灵儿解释道。
王长老上下打量着李逍遥,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凡俗少年?身上怎么有灵气波动?”
李逍遥心中一惊,没想到这老者一眼就看出他引气入体的事,连忙老实回答:“晚辈偶然得到一本修炼法门,侥幸踏入炼气初期。”
“哦?自学成才?”王长老有些意外,他伸出手指,一道微弱的灵力探入李逍遥体内。片刻后,他眉头皱得更紧,喃喃道:“奇怪,灵气驳杂不堪,经脉却异常坚韧……”
他并不知道,这正是混沌道体的特征。寻常修士吸收单一属性的灵气,而混沌道体却能容纳万种灵气,初期看起来自然驳杂无序。
王长老收回手指,淡淡道:“既然来了,按规矩测试吧。你若能通过,便可留下当个外门弟子。”他对旁边的苏灵儿道,“灵儿,你带他去测试石碑处,我还有事要处理。”
“是,长老。”
苏灵儿带着李逍遥离开阁楼,来到演武场旁的一块巨大石碑前。石碑高三丈,通体漆黑,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符文,正是流云宗用来测试灵根资质的测灵碑。
“你将手放在石碑上,运转灵气就好。”苏灵儿指导道。
李逍遥深吸一口气,按照她说的方法,将手掌贴在冰凉的石碑上,同时运转《引气诀》,引导体内的灵气注入石碑。
嗡——
石碑发出一阵轻微的震颤,原本漆黑的表面亮起微弱的光芒。然而与其他测试者不同的是,石碑上亮起的并非单一颜色,而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晕,只是每种颜色都极其暗淡,闪烁不定。
“这是……”苏灵儿惊讶地看着石碑,“七系杂灵根?而且资质极差……”
在修仙界,灵根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以及更罕见的风、雷等变异灵根。灵根种类越少、颜色越亮,代表资质越好。像李逍遥这样七系杂灵根,而且光芒暗淡的,几乎是百年难遇的废柴资质。
负责记录的外门弟子见状,忍不住嗤笑一声:“哪来的野小子,这种资质也敢来凑热闹?”
李逍遥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自己的资质竟然是这样。
就在这时,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笑什么笑!资质差怎么了?只要肯努力,照样能成强者!”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快步走来,他皮肤黝黑,浓眉大眼,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正是刚才在演武场练剑的弟子之一。
“赵虎,这里没你的事。”记录弟子皱眉道。
“怎么没我的事?”赵虎走到李逍遥身边,瞪着记录弟子,“入门测试还没结束呢,你凭什么嘲笑人?”
记录弟子显然有些忌惮他,嘟囔了几句便不再说话。
赵虎这才转向李逍遥,咧嘴一笑:“别在意那家伙的话,我叫赵虎,也是外门弟子。你叫什么名字?”
“李逍遥。”
“逍遥兄,你的灵根虽然杂了点,但能自己引气入体已经很厉害了。”赵虎拍着他的肩膀道,“在流云宗,只要肯下苦功,总能有收获的。”
李逍遥心中一暖,刚到宗门就遇到这样一个耿直的少年,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期待。
这时,苏灵儿走上前,轻声道:“按照宗门规矩,杂灵根也可入外门,只是修炼资源会少一些。你……还要留下吗?”她眼中带着一丝不忍,显然知道杂灵根弟子在宗门的处境。
李逍遥看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又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留下。”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走下去。为了不再做任人宰割的凡夫俗子,为了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更为了寻找那所谓的“逍遥”之道。
记录弟子不情不愿地登记了李逍遥的名字,发给他一套青色外门弟子服和一个身份令牌:“明天一早来演武场集合,参加外门弟子的入门教导。迟到者按规矩处罚。”
“多谢姑娘,多谢赵虎兄弟。”李逍遥接过东西,向苏灵儿和赵虎道谢。
“不用客气,以后大家都是同门了。”赵虎大大咧咧地说道,“我住东厢房,逍遥兄你呢?”
“我还不知道……”
“我带你去弟子寮房吧,正好顺路。”
看着两人结伴离开的背影,苏灵儿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刚才测灵碑亮起的瞬间,她似乎感觉到李逍遥身上有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气息,只是一闪而逝,让她以为是错觉。
“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吧。”她低声自语,转身朝着药园的方向走去。
而李逍遥跟着赵虎前往寮房的路上,并没有注意到,他怀中的玉佩正散发着只有修士才能察觉的微弱光芒,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沌之气悄然溢出,缓缓融入周围的天地灵气中,被流云宗深处一座隐秘的阁楼感知到。
阁楼内,一位身着灰袍的老者猛然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望向李逍遥所在的方向,喃喃道:“混沌之气?难道是……”
命运的齿轮,在李逍遥踏入流云宗的这一刻,悄然加速转动。他以为自己只是获得了一个安身之所,却不知一场更大的机缘与危机,已在暗中悄然酝酿。“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看似平凡的开始,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