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余成龙妙计除贪官 > 第一章

第一章
初临黄州
大人,前面就是黄州城了。随从赵虎勒住马缰,指着前方笼罩在暮霭中的城池轮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余成龙掀开马车帘,凛冽的风灌了进来,他紧了紧身上的棉袍,目光落在那道不算高大的城墙上。走了半月,总算到了。他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沉稳,赵虎,记住咱们的规矩,进城后先找家寻常客栈住下,不必声张。
赵虎咧嘴一笑:大人放心,小的明白。您这‘微服私访’的章程,小的跟着您走南闯北,早就烂熟于心了。
马车缓缓驶入城门,守城的兵卒斜睨了他们一眼,见是辆普通马车,只随意挥了挥手便放行。余成龙坐在车里,撩着帘子一角打量街景——黄州城不算繁华,街边铺子多是小本生意,只是行人脸上多半带着几分愁容,少有欢颜。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刚在迎客来客栈门口站定,店小二就颠颠地跑了过来,见余成龙衣着朴素,眼神里的热络淡了几分。
赵虎从马车上搬下一个旧木箱,粗着嗓子道:两间上房,再弄四个热菜,一壶老酒。
店小二撇撇嘴:上房剩一间了,要不您二位挤挤
余成龙淡淡开口:那就一间上房,一间厢房吧。
得嘞!店小二见他说话客气,态度稍缓,领着他们往后院走,客官是打外地来看您面生得很。
嗯,从湖广来,做点小生意。余成龙随口应着,眼角余光扫过院子里一桌喝酒的汉子,他们正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语气愤愤不平。
这年头,做小生意难啊!店小二叹了口气,尤其是在咱们黄州,税比米贵,官比虎凶,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赵虎刚要接话,被余成龙一个眼神制止。三人走到房门口时,院里的争吵声突然大了起来——
张老三,你别给脸不要脸!李大人的帖子都送到你府上了,这点孝敬都凑不齐,是想让全家喝西北风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拍着桌子站起来,腰间的佩刀晃悠着。
被称作张老三的汉子脸涨得通红,双手攥成拳头:王捕头,不是我不给李大人面子,实在是今年收成差,家里连过冬的粮都没剩多少,那五十两银子……我是真拿不出来啊!
拿不出来王捕头冷笑一声,一脚踹翻板凳,我看你是想试试大牢的滋味!给我带走!
两个捕快立刻上前扭住张老三,他的婆娘哭着扑上来,被王捕头一把推开,撞在墙角晕了过去。
住手!余成龙忍不住开口,赵虎赶紧挡在他身前,低声道: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捕头转过头,三角眼眯成一条缝:哪来的野小子,敢管爷爷的闲事
余成龙上前一步,拱手道:这位差爷,凡事好商量。这位老哥既然有难处,何必赶尽杀绝
你算什么东西王捕头吐了口唾沫,知道他是谁吗他是黄州知府李剥皮的人!
李剥皮余成龙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名字他在来黄州的路上就听过几次,都说这位知府大人贪婪成性,鱼肉百姓,没想到刚到黄州就遇上他的人。
怎么怕了王捕头得意地笑了笑,怕了就赶紧滚,别在这儿碍眼!
余成龙没有动,只是淡淡地说:差爷,依我看,不如先放了这位老哥,让他回去凑银子,宽限几日如何
你算老几也敢跟我讨价还价王捕头说着就要动手,赵虎赶紧拦住他:差爷息怒,我家公子不懂事,我替他给您赔罪。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王捕头掂了掂银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在你懂事的份上,今天就饶了这小子。他转头对捕快说:把人先放了,三天后要是凑不齐银子,再去抄他的家!
捕快们松开手,张老三瘫坐在地上,看着王捕头等人扬长而去,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多谢二位恩公相救。张老三挣扎着站起来,给余成龙和赵虎磕了个头。
余成龙赶紧扶起他:老哥不必多礼,不知这李知府为何要如此为难你
张老三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前几日,李知府说要修黄河大堤,让家家户户都捐银子,说是自愿,其实就是强抢。我家实在拿不出,就被他们盯上了。
修黄河大堤余成龙皱起眉头,我怎么没听说朝廷有这个旨意
张老三苦笑道:哪是什么修大堤,不过是李知府想趁机捞钱罢了。每年他都要找各种借口搜刮民脂民膏,咱们黄州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
余成龙沉默了,他此次调任黄州知府,就是听说这里官场腐败,民不聊生,想好好整顿一番,没想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客官,菜来了。店小二端着菜进来,见气氛不对,识趣地没多说话。
余成龙让张老三坐下一起吃,张老三推辞不过,只好坐下。席间,余成龙又问了些关于李知府的事情,张老三一一作答,言语间充满了愤恨。
吃过饭,张老三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余成龙坐在桌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眉头紧锁。
大人,这个李剥皮也太嚣张了,咱们明天就亮明身份,把他拿下!赵虎愤愤不平地说。
余成龙摇了摇头:不可。咱们刚到黄州,根基未稳,李剥皮在这儿经营多年,肯定树大根深,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赵虎急道。
余成龙思索了片刻:咱们先在客栈住下,暗中调查,收集李剥皮贪赃枉法的证据。等证据确凿了,再一举将他拿下。
赵虎点点头:还是大人想得周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余成龙和赵虎对视一眼,赵虎起身去开门。
门一开,只见一个穿着黑衣的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刀,恶狠狠地说:刚才是你们多管闲事
第二章
暗中调查
赵虎见状,赶紧将余成龙护在身后,沉声道:你是谁想干什么
黑衣人冷笑一声: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坏了李大人的好事,今天就让你们知道厉害!说着挥刀砍了过来。
赵虎身手不凡,侧身躲过,顺手拿起桌边的板凳挡了一下。大人,您快走!他大喊道。
余成龙没有动,他知道赵虎能应付,只是冷冷地看着黑衣人:你是李剥皮派来的
黑衣人被说中心事,愣了一下,赵虎趁机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夺下他手里的刀,用绳子捆了起来。
说!是谁派你来的赵虎厉声问道。
黑衣人嘴硬道:没人派我来,是我自己看不惯你们多管闲事!
余成龙走上前,蹲下身看着他:我劝你还是老实交代,否则后果自负。
黑衣人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赵虎刚要动手,余成龙拦住他:算了,先把他关起来,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余成龙让赵虎去打听李知府的消息,自己则留在客栈审问黑衣人。没想到等他走进柴房,发现黑衣人已经死了,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伤口,像是自杀。
大人,这……赵虎刚回来,看到这一幕,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余成龙皱起眉头:看来李剥皮的手伸得很长,连客栈里都有他的人。
那现在怎么办赵虎问道。
余成龙沉思片刻:事不宜迟,咱们今天就亮明身份,住进知府衙门。
可是……赵虎有些担心,咱们还没有证据,就这样进去,会不会打草惊蛇
余成龙摇了摇头:现在情况紧急,再等下去只会更被动。咱们住进知府衙门,正好可以近距离观察李剥皮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的破绽。
赵虎点点头:好吧,听大人的。
两人收拾好东西,来到知府衙门前,赵虎亮出官印,守门的衙役赶紧通报。不一会儿,黄州知府李剥皮带着一群官员迎了出来。
不知余大人驾到,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李剥皮满脸堆笑,眼睛却在余成龙身上打量着,似乎想看出些什么。
余成龙淡淡一笑:李大人不必多礼,本府也是刚到,就不劳烦各位了。
李剥皮热情地说:余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经备好了接风宴,请大人赏光。
不必了。余成龙摆摆手,本府刚到黄州,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接风宴就免了。
李剥皮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常态:既然如此,下官就不打扰大人了。大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官。
余成龙点点头,带着赵虎走进知府衙门。住进衙门后,余成龙表面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只是处理一些日常公务,暗地里却让赵虎四处打探李剥皮的消息。
几天后,赵虎回来禀报:大人,属下打听清楚了,这个李剥皮果然贪得无厌。他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和当地的盐商勾结,垄断了黄州的盐市,从中牟取暴利。
盐商余成龙眼睛一亮,知道是哪家盐商吗
赵虎道:是‘恒昌盐行’的老板王元宝,据说他和李剥皮关系匪浅,经常送钱送物给李剥皮。
余成龙点点头:好,你继续盯着他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勾结的证据。
又过了几天,余成龙在处理公务时,发现一份关于黄河大堤修缮的奏折,上面写着黄州府需要拨款五十万两银子。余成龙心里一动,他记得张老三说过李剥皮以修大堤为名搜刮钱财,看来这奏折有问题。
他让人把负责修缮大堤的官员叫过来询问,那官员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余成龙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鬼,就让人把他关了起来,严刑拷打。
没过多久,那官员就招了,说根本没有什么修缮大堤的工程,这五十万两银子是李剥皮和他串通一气,想骗取朝廷拨款。
太好了!赵虎高兴地说,有了这个证据,就可以扳倒李剥皮了!
余成龙却摇了摇头:还不够。这只是他们骗取朝廷拨款的证据,还不足以定他们的死罪。我们要找到更确凿的证据,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那怎么办赵虎问道。
余成龙思索片刻: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可以假装不知道这件事,让李剥皮和王元宝以为他们的阴谋得逞了,等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再一举将他们拿下。
赵虎点点头:这个主意好!
接下来的日子,余成龙依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李剥皮和王元宝见他没有动静,渐渐放松了警惕。他们开始明目张胆地瓜分那五十万两银子,还经常在一起喝酒作乐。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天,李剥皮和王元宝在醉仙楼喝酒,余成龙得到消息,立刻让赵虎带着人赶过去。
李大人,王老板,别来无恙啊。余成龙走进雅间,笑着说。
李剥皮和王元宝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余大人,您怎么来了
余成龙道:本府听说两位在此喝酒,特意过来凑个热闹。他看了一眼桌上的酒菜,两位倒是好兴致啊。
李剥皮干笑道:让余大人见笑了,下官和王老板只是随便聊聊。
余成龙坐下,拿起酒杯:既然是随便聊聊,那本府就不打扰了。来,咱们干一杯。
三人喝了一杯酒,余成龙放下酒杯:李大人,王老板,本府听说你们最近生意做得不错啊。
王元宝赶紧说:托余大人的福,还过得去。
余成龙笑了笑:是吗那本府倒想问问王老板,你这盐行的盐,为什么比别处贵那么多
王元宝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李剥皮赶紧打圆场:余大人,这盐价是市场决定的,王老板也是没办法。
余成龙看着李剥皮:是吗可本府听说,是李大人给王老板撑腰,让他垄断了黄州的盐市,才有这么高的盐价。
李剥皮脸色发白:余大人,您可别听别人胡说,下官绝没有这样的事。
余成龙冷哼一声:有没有这样的事,本府一查便知。来人,把他们给我拿下!
赵虎等人立刻上前,将李剥皮和王元宝捆了起来。
余成龙,你凭什么抓我李剥皮挣扎着喊道,我可是朝廷命官!
余成龙拿出那份奏折:就凭这个!你和这位王老板勾结,骗取朝廷拨款,垄断盐市,搜刮民脂民膏,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李剥皮看着那份奏折,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三章
水落石出
李剥皮和王元宝被抓后,余成龙立刻让人搜查他们的家,果然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一些与其他官员勾结的书信。
大人,这下证据确凿了,可以将他们绳之以法了。赵虎高兴地说。
余成龙点点头:嗯,咱们不能只抓他们两个,还要顺藤摸瓜,把所有和他们勾结的官员都抓起来,还黄州百姓一个公道。
接下来的几天,余成龙根据搜出的书信,抓了不少官员,黄州官场震动,百姓们拍手称快。
就在余成龙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赵虎又带来了一个消息:大人,属下发现李剥皮和藩台大人也有勾结。
藩台大人余成龙皱起眉头,藩台是省级官员,比知府大一级,没想到李剥皮的后台这么硬。
赵虎道:是啊,属下在李剥皮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封藩台大人写给他的信,上面说让他多‘关照’一下恒昌盐行,还说事成之后有重谢。
余成龙沉思片刻:看来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藩台大人位高权重,咱们不能贸然动手。
那怎么办赵虎问道。
余成龙道:咱们先把李剥皮和王元宝的案子审清楚,然后把所有证据整理好,上奏朝廷,让皇上定夺。
赵虎点点头:好,就按大人说的办。
余成龙开始审问李剥皮和王元宝,两人见证据确凿,只好一一招供。原来,藩台大人早就和王元宝勾结在一起,利用李剥皮作为中间人,垄断了整个湖广地区的盐市,从中牟取了巨额利润。李剥皮之所以敢如此嚣张,就是因为有藩台大人给他撑腰。
余成龙将所有证据整理好,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几个月后,京城传来消息,皇上大怒,下令将藩台大人、李剥皮、王元宝等人全部革职查办,押解京城听候发落。黄州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贪官被除。
这天,余成龙正在府衙处理公务,赵虎进来禀报:大人,外面有很多百姓求见,说是要感谢您。
余成龙笑了笑:让他们进来吧。
百姓们走进府衙,纷纷给余成龙磕头:多谢余大人为民除害,您真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啊!
余成龙赶紧扶起他们:各位乡亲不必多礼,本府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黄州要想真正好起来,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百姓们纷纷表示赞同,一个老者走上前:余大人,我们为您准备了一块牌匾,希望您能收下。说着,让人抬上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清正廉明四个大字。
余成龙看着那块牌匾,心里感慨万千:多谢各位乡亲,本府一定不负众望,好好治理黄州,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欢呼起来,府衙里一片欢声笑语。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张老三。他走到余成龙面前,深深鞠了一躬:余大人,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我家早就家破人亡了。
余成龙笑着说:张老哥不必客气,这都是本府应该做的。
张老三感动地说:余大人,您真是个好官啊!我们黄州百姓能有您这样的父母官,是我们的福气。
余成龙道:张老哥过奖了。本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不陪大家了。
百姓们纷纷告辞,余成龙站在府衙门口,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黄州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赵虎走到余成龙身边:大人,您真是好样的!这下黄州可算是太平了。
余成龙望着街面上渐渐恢复生气的景象,轻轻叹了口气:太平哪有那么容易。贪官污吏就像田埂里的杂草,拔了这茬,稍不留意还会长出新的。
赵虎挠挠头:那咱们就接着拔!有大人您在,再难缠的杂草也能除干净。
正说着,衙役匆匆来报:大人,藩台衙门的刘师爷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
余成龙眉峰微挑:藩台大人刚被革职查办,他的师爷来做什么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青色长衫、面带愁容的中年男子走进来,拱手作揖:在下刘默,见过余大人。
刘师爷不必多礼,余成龙指了指客座,坐吧。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刘默坐下后,从袖中掏出一个油布包,放在桌上:大人,这是藩台任上与各地官员往来的账册副本,里面记录着他们历年贪墨分赃的明细。原以为这些东西会随着主官倒台而销毁,没想到他竟藏在了内宅地窖里。
赵虎眼疾手快地打开油布包,里面果然是几本厚厚的账册,纸页泛黄,字迹密密麻麻。
余成龙翻看几页,眼神渐沉:这些账册为何要交给我
刘默苦笑:在下虽在藩台府当差,却从未参与过贪腐之事。这些年看着他们鱼肉百姓,早已良心不安。如今主官倒台,在下只想做件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事,也求大人能给在下一条生路。
你若当真清白,朝廷自有公论。余成龙合上册子,这些账册干系重大,你且留下,待本府核实后,一并上奏朝廷。
刘默连连作揖: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待刘默走后,赵虎咋舌:没想到这藩台胃口这么大,光是黄州府每年就被他刮走这么多银子!
余成龙指尖敲着桌案:这账册里提到的官员,遍布湖广各地。看来要彻底肃清贪腐,还得从长计议。
那咱们现在就动身去查赵虎摩拳擦掌。
不急,余成龙摇头,黄州刚安定下来,不能再折腾。你先带着账册,暗中核实本地官员的涉案情况,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接下来的半个月,赵虎领着几名亲信衙役,对照账册明察暗访。这日傍晚,他风尘仆仆地回到府衙,将一叠卷宗放在余成龙面前:大人,查清楚了!黄州通判王启年、知县周世昌都在账册上,他们每年给藩台上缴的‘孝敬’,全是从赈灾款里克扣的!
余成龙拿起卷宗,看到里面记录着去年黄州遭水灾时,朝廷下拨的二十万两赈灾银,实际发到百姓手中的不足十万两,其余全被王启年等人层层瓜分。他猛地一拍桌案,砚台里的墨汁溅出几滴:丧尽天良!
赵虎低声道:王启年和周世昌这些日子格外谨慎,听说他们已经把家产悄悄转移到了乡下。
想跑没那么容易。余成龙眼神锐利,明日一早,你带人去抄他们的家,搜出赃款赃物,立刻押入大牢!
次日天刚亮,赵虎便带着衙役直奔通判府。王启年正在院子里打太极,见衙役破门而入,顿时慌了神:你们要做什么我乃朝廷命官,你们敢动我
赵虎亮出拘票:王启年,你克扣赈灾款、勾结藩台贪赃枉法,证据确凿,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启年还想挣扎,被衙役反剪双手按在地上。抄家时,衙役从他床板下搜出十万两白银,还有十几箱珠宝玉器。
同一时间,周世昌在知县衙门被擒。他见大势已去,瘫在地上哭嚎:余大人饶命啊!我是一时糊涂,求您给我一次机会!
余成龙正在公堂理事,听闻二人被押到,立刻升堂问案。
王启年,周世昌,你们可知罪余成龙端坐堂上,声音掷地有声。
王启年梗着脖子:我不知罪!余成龙,你刚到黄州就大肆抓人,难道就不怕朝廷怪罪
放肆!赵虎厉声呵斥,公堂之上,竟敢直呼大人名讳!
余成龙示意赵虎退下,拿出账册和搜出的赃物清单:去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拨款赈灾,你们却中饱私囊。这些银子,每一两都沾着百姓的血泪,你们也配当父母官
周世昌看了眼账册,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我招!我全都招!是王启年怂恿我干的,他说藩台大人会罩着我们……
王启年见周世昌招供,知道抵赖无用,瘫坐在地上,半晌才挤出一句:事已至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余成龙冷哼一声:朝廷自有王法,本府会将你们的罪行上奏,由皇上定夺。来人,将二人打入死牢!
百姓们听说又抓了两个大贪官,纷纷涌到衙门前叫好。张老三挤在人群里,看着囚车从眼前驶过,激动地对身边人说:我就说余大人是青天大老爷吧!这下可好了,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傍晚时分,余成龙正在整理卷宗,衙役来报:大人,巡抚大人派来的信使到了。
信使带来一封巡抚手谕,上面写着赞许余成龙肃清黄州贪腐有功,还说湖广各地官员听闻黄州之事,皆人心惶惶,望余成龙能暂代藩台之职,彻查全省贪腐。
赵虎喜道: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有了巡抚大人支持,咱们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余成龙却眉头紧锁:巡抚大人此举,看似信任,实则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些涉案的官员,怕是不会坐以待毙。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哗。赵虎出去查看,很快又跑了回来,脸色凝重:大人,不好了!府衙门口来了一群百姓,说是要为周世昌求情,还说……还说您是为了夺权才故意栽赃陷害!
余成龙站起身:哦有这种事带我去看看。
来到府衙门口,只见数百名百姓跪在地上,为首的是个白发老者,正是本地乡绅吴老太爷。
余大人,吴老太爷抬起头,老泪纵横,周知县虽然贪了些,但他在位时也为百姓做过些实事啊!求您高抬贵手,放他一条生路吧!
余成龙认出这吴老太爷是周世昌的岳父,心里已然明白。他蹲下身,扶起吴老太爷:吴老爷子,周世昌克扣赈灾款,导致数百百姓饿死,这笔账难道不该算吗
可……可他也是一时糊涂啊!吴老太爷还想辩解。
糊涂余成龙声音提高几分,他用百姓的救命钱买田置地,养妾纳妓,这叫糊涂吗在座的各位,去年水灾时,谁家没受过难你们忘了当时是怎么饿肚子、怎么流离失所的吗
百姓们沉默了,有些人低下头,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原来这些来求情的,大多是周世昌的亲友和受过他恩惠的乡绅,被吴老太爷一煽动,便稀里糊涂地来了。
张老三从人群里站出来:余大人说得对!去年我儿子就是因为没粮吃,差点饿死!周世昌这种贪官,就该千刀万剐!
有了张老三带头,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对!不能饶了他!把这些求情的都抓起来,他们肯定也分了赃!
吴老太爷见状,再也说不出话,瘫坐在地上。
余成龙对赵虎说:把吴老太爷送回家,好生看管,别让他再出来闹事。其他人,让他们散了吧。
百姓渐渐散去,赵虎忧心忡忡地说:大人,这些人敢公开求情,背后肯定有人指使。咱们以后可得多加小心。
余成龙望着天边的晚霞,缓缓道:怕从踏入官场那天起,我就没怕过。只要能还百姓一个公道,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闯得。
赵虎用力点头:大人去哪,小的就跟到哪!
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大人,这是从死牢周世昌身上搜出来的,是给武昌知府的。
余成龙拆开信,上面只有十几个字:事已泄,速转移,静待时机,必除之。
他将信纸捏在手里,眼神变得深邃:看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赵虎急道:那咱们现在就去武昌抓武昌知府
余成龙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用。他想等时机,那咱们就给他一个时机。
赵虎一脸疑惑:大人,您这是……
余成龙凑近赵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赵虎听完,眼睛一亮:大人妙计!这下保管让他们原形毕露!
第四章
引蛇出洞
三日后,黄州府衙放出消息:余成龙审理周世昌案时偶感风寒,高烧不退,已卧床不起。府中事务暂由同知刘大人代管。
消息一出,黄州城里议论纷纷。有人说余大人是操劳过度,也有人猜测是被贪官余党下了黑手。
死牢里,周世昌听闻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对着狱卒喊道:快去给武昌知府送信,就说姓余的病得快不行了,让他赶紧动手!
狱卒面露难色:周大人,您就别折腾了,现在谁还敢给您传信啊
蠢货!周世昌压低声音,从鞋底摸出一小块碎银,你把信送到武昌知府的亲信手里,这银子就是你的。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狱卒掂了掂银子,咬咬牙:好,我就帮你这一次。
当晚,那封密信便送到了武昌知府张启山手中。张启山看完信,连夜召集心腹商议。
大人,余成龙病重,正是咱们动手的好时机!师爷谄媚道,只要除掉他,黄州的案子就会不了了之,咱们也能高枕无忧了。
张启山捻着胡须,沉吟道:余成龙精明得很,咱们不能大意。万一这是他设的圈套呢
大人放心,另一个心腹道,属下已经派人打听清楚了,余成龙确实病得厉害,连床都下不了。刘同知是个胆小怕事的,根本成不了气候。
张启山点点头:好,那咱们就赌一把。你带五十名亲信,连夜赶往黄州,务必在天亮前除掉余成龙,把周世昌救出来!
是!心腹领命而去。
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在赵虎眼里。赵虎按照余成龙的吩咐,在武昌知府衙门外安插了眼线,一有动静便立刻回报。
大人,张启山果然上钩了,派了五十人过来,估计后半夜就到。赵虎兴冲冲地跑进余成龙的卧房。
余成龙正坐在桌前看书,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样子。他放下书,沉声道:都安排好了吗
放心吧大人,赵虎道,属下已经在城门口、府衙周围都布下了人手,就等他们自投罗网了。
余成龙点点头:记住,要抓活的,别伤了他们性命,咱们还要从他们嘴里掏出更多线索。
明白!
后半夜,月色朦胧。五十名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来到黄州城门口,守城的兵卒似乎都睡着了,城门虚掩着。
大人,城门没关,看来真是天助我们!一个黑衣人低声道。
领头的心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带人悄悄溜进城里,直奔知府衙门外。
府衙的大门也是虚掩着,里面一片漆黑,似乎所有人都睡熟了。
跟我来!领头的心腹一挥手,带人冲了进去。
刚进院子,突然一声锣响,四周亮起无数火把,将整个院子照得如同白昼。
不好,中计了!领头的心腹暗叫不好,转身就要跑。
哪里跑!赵虎大喝一声,带着衙役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黑衣人团团围住。
双方立刻打斗起来。黑衣人虽然凶悍,但衙役们早有准备,人数又占优势,没过多久,就将五十名黑衣人全部制服。
领头的心腹被按在地上,不甘心地喊道:余成龙,你耍诈!
余成龙从屋里走出来,冷冷地看着他:彼此彼此。张启山派你们来,就是为了杀人灭口,救出周世昌吧
领头的心腹脸色一变,不再说话。
把他们都带下去,严加看管。余成龙对赵虎道。
是!
第二天一早,余成龙升堂审理。那领头的心腹起初还想抵赖,但在余成龙拿出他与周世昌的通信后,终于扛不住,一五一十地招了。
原来,张启山不仅和周世昌、王启年等人勾结,还在武昌府做了许多贪赃枉法的事。他怕余成龙查到自己头上,就一直想除掉余成龙。这次听说余成龙病重,便觉得是个好机会,没想到却中了余成龙的圈套。
大人,现在证据确凿,咱们可以去抓张启山了吧赵虎道。
余成龙摇摇头:张启山是武昌知府,位高权重,咱们不能贸然动手。而且,他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靠山,咱们得一网打尽。
那怎么办赵虎问道。
余成龙思索片刻: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可以把这个领头的心腹放回去,让他给张启山带个信,就说我们已经知道他的阴谋,但念在他是朝廷命官的份上,只要他交出贪赃枉法的证据,我们就既往不咎。
赵虎不解:大人,这样他会信吗
他肯定不会全信,但他一定会心虚。余成龙道,我们再故意放出消息,说要把他派人行刺的事上奏朝廷,逼他主动联系我们。
赵虎点点头:还是大人想得周到。
果然,没过几天,张启山就派人来了,说愿意交出证据,但要求余成龙亲自去武昌府和他面谈。
大人,这肯定是个圈套,不能去啊!赵虎劝阻道。
余成龙笑了笑:我知道是圈套,但我必须去。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他背后的人。
那我陪大人一起去!赵虎道。
好,你带上二十名精锐衙役,跟我一起去。余成龙道。
几天后,余成龙带着赵虎和二十名衙役,来到了武昌府。张启山亲自到城门口迎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
余大人,一路辛苦,快请进。
余成龙淡淡一笑:张大人客气了。
来到知府衙内,张启山设宴款待。席间,张启山频频向余成龙敬酒,试探他的口风。
余成龙不动声色,与他周旋。酒过三巡,张启山终于忍不住了:余大人,关于我派人行刺的事……
余成龙打断他:张大人,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只要你交出证据,我保证不会追究。
张启山犹豫了一下:证据我可以交,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余成龙问道。
张启山压低声音:我要你放过湖广巡抚。
余成龙心里一动,果然,张启山的背后是湖广巡抚!他不动声色地说:巡抚大人位高权重,我怎么敢动他只要他没有贪赃枉法,我自然不会为难他。
张启山似乎松了口气:好,我相信余大人。证据我放在书房了,我这就带你去取。
余成龙跟着张启山来到书房。张启山转身关上房门,突然从书架后面拿出一把刀,恶狠狠地向余成龙刺来:余成龙,你休想活着离开武昌府!
余成龙早有防备,侧身躲过,一脚将张启山踹倒在地。
来人!余成龙大喊一声。
赵虎和衙役们立刻冲了进来,将张启山制服。
张启山,你竟敢再次行刺,真是罪加一等!余成龙冷冷地说。
张启山挣扎着:余成龙,你就算抓住我也没用,巡抚大人不会放过你的!
余成龙笑了笑:那就让他来试试。
他让人搜查书房,果然找到了许多张启山贪赃枉法的证据,还有他与湖广巡抚勾结的书信。
太好了,大人!有了这些证据,就可以扳倒湖广巡抚了!赵虎高兴地说。
余成龙点点头:事不宜迟,咱们立刻返回黄州,将这些证据上奏朝廷。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巡抚衙门的人来了,说巡抚大人请余成龙去一趟。
大人,不能去啊,这肯定是鸿门宴!赵虎道。
余成龙沉思片刻:我必须去。如果我不去,他就会起疑心,到时候想扳倒他就难了。
那我跟您一起去!赵虎道。
不用,你带着证据先回黄州,立刻上奏朝廷。我去去就回。余成龙道。
赵虎虽然担心,但也知道余成龙说得有道理,只好点点头:大人多加小心!
余成龙跟着巡抚衙门的人来到巡抚府。湖广巡抚李大人正在客厅里喝茶,见余成龙来了,笑着说:余大人,久仰大名,快请坐。
余成龙坐下后,开门见山:李大人,不知您找我来有何要事
李大人放下茶杯,叹了口气:余大人,张启山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他年轻不懂事,得罪了余大人,还望余大人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余成龙道:李大人,张启山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我恐怕不能徇私。
李大人脸色一沉:余大人,你刚到湖广就如此咄咄逼人,是不是太不给我面子了
余成龙毫不畏惧:李大人,我只是在秉公办事。如果李大人没有做过亏心事,何必怕我查呢
李大人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余成龙,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以为你能扳倒我吗
余成龙笑了笑:我能不能扳倒你,不是我说了算,是证据说了算。李大人,你与张启山勾结,贪赃枉法的事,我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很快就会上奏朝廷。
李大人脸色大变,猛地站起来:余成龙,你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余成龙也站起来,我身为朝廷命官,就有责任维护朝廷法纪,为民除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赵虎带着衙役冲了进来:大人,我们来了!
原来,赵虎担心余成龙的安全,并没有立刻回黄州,而是带着人悄悄跟了过来。
李大人见状,知道大势已去,瘫坐在椅子上。
余成龙对赵虎道:把李大人和他的亲信都抓起来,搜查巡抚府,寻找更多证据。
是!
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将李大人和他的亲信全部制服,从巡抚府里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贪赃枉法的证据。
百姓们听说湖广巡抚被抓了,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
余成龙站在巡抚府门口,看着百姓们欢庆的场面,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除贪之战还没有结束,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坚守初心,就一定能还湖广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赵虎走到余成龙身边,兴奋地说:大人,咱们成功了!这下湖广的贪官可算是被咱们一网打尽了!
余成龙笑着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咱们要继续努力。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圣旨:大人,京城传来圣旨!
余成龙赶紧接过圣旨,打开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虎急忙问道:大人,圣旨上说了什么
余成龙道:皇上嘉奖了我们,还说要将我们的事迹昭告天下,让所有官员都向我们学习。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欢呼声响彻云霄。
张老三挤到余成龙面前,激动地说:余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我们以后再也不用受贪官的欺负了!
余成龙笑着说:张老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日子越过越好。
夕阳下,余成龙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场除贪之战,他赢了,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将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尽忠职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