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意思?
“想要吗?”手的主人还在问。
“怎么送我?砍下来?”她不解。
那血呼啦次的,谁敢要?
“你亲自动手,也不是不可以。”司桓笑。
反应过来他在逗她,鹿芝芝气结,“你!”
“除了砍掉,也许还有别的办法,你可以慢慢想,想好了告诉我。”
想到他是个病人,鹿芝芝不和他计较,只是有点凶凶的要求他,“不许说话,快点睡!”
司桓摸出枕头下的一本书,“给你,免得坐着无聊。”
鹿芝芝接过来一看。
匹诺曹?童话书?
他的睡前读物是这个?
是不是反差有点大啊?
“不喜欢?”他问。
“不是,就是觉得有点怪怪的,毕竟这是童话故事。”
他们这个年纪,谁还看童话故事啊?都看网络小说好吗?
“我倒是觉得童话故事很有意思,无论是想象力,还是故事本身,都是人类文明的高级产物。”
啊?这么深奥吗?
鹿芝芝不赞成,“人类的高级产物是科学吧?”
比如数学物理什么的那是神的殿堂!
“脱离掉理性的抽象逻辑,是人类独有的。否则,人类会像ai。”
这么高端的话题,鹿芝芝觉得大脑打结。
“好好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看看这个,你快点睡。”
鹿芝芝翻开书页。
依旧是那个熟悉到有些无聊的故事。
一个老木匠雕刻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木偶,并且把它当儿子看待送它去上学。
匹诺曹从上学的路上开始,经历了无数冒险,成长,最终请求蓝仙女把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儿。
其实有许多童话故事,鹿芝芝都不太感兴趣。
尤其对这个撒谎变长鼻子的故事,没什么太大的好感。
说教味道真的太浓了。
可是引起她注意的,是司桓在故事旁的批注。
当匹诺曹被狐狸和猫骗走金币,正常人的思维是善恶,厌恶。
但是司桓的批注是,热情的接近,或许可以诱骗一颗纯真的心。

匹诺曹打死了好心劝告它的蟋蟀,正常人的思维是愤怒,觉得它狼心狗肺。
司桓批注的是,过分的付出,可以挑动对方最阴暗的情绪以致失控。

还有匹诺曹变成看门狗,被关进监狱,司桓批注“规训的方式可以无视道德约束,直接采取最有效的行动”。
鹿芝芝越看越惊悚。
她赶紧翻到最后。
匹诺曹变成真人与老木匠成为真正的父子,司桓的理解是:想要变成人类,就是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发生冲突,影响对方,或者处理掉对方的过程。

虽然很高深,但是不难理解。
鹿芝芝并不觉得这些话的重点在“变成人类”,而是这个过程显得冷酷而残忍。
司桓对整部童话的理解,全部都建立在成人世界之上。
而且很
极端。
鹿芝芝下意识地看向他。
美丽的皮囊下,难道是个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