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自己撑伞 > 第一章

反省我反省什么
整个孕期到生孩子,你们一分钱没出,还说我浪费钱
婆婆王桂兰就像一面淬了毒的照妖镜,把张明骨子里的妈宝原形照得清清楚楚……
今天民政局的空调冷气格外的凉,凉的发冰,冰的她握着钢笔的手指微微颤抖,墨水在离婚协议书上晕开一小团墨渍,像极了三年前剖腹产伤口渗出的血。办事员推过来的印泥是正红色,按下去的瞬间,林小满忽然想起婚礼那天,婆婆王桂兰攥着她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当众扬着嗓门喊:985
毕业又怎样嫁过来就是我们张家的人,陪嫁就这点东西,是看不起我们老张家还是家里穷得拿不出手
那天的红双喜贴老家在斑驳的土墙上,被风吹得哗啦作响,林小满穿着租来的婚纱,手里攥着闺蜜苏晴送的翡翠玉佩,玉佩冰凉的触感是她唯一的慰藉。苏晴当时抱着她哭,说:满满,远嫁要三思,这玉佩你带着,是我妈传给我的,听说能辟邪,以后要是受了委屈,记得回家。
她那时满心都是对爱情的憧憬,笑着说不会委屈,却没料到,这委屈来得比她想象中更早、更狠……
剖腹产手术后的当天晚上,麻药劲刚过,林小满躺在床上,伤口疼得连翻身都不敢。张明提着保温桶进来,献殷勤似的掀开盖子:满满,我给你买了鲫鱼汤,医生说这个下奶还补身体,你快喝点。
奶白色的汤飘着油花,鲫鱼块沉在桶底,林小满看着丈夫眼里难得的温柔,强撑着坐起来,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汤很鲜,可她刚经历手术,胃里空荡荡的,实在没力气挑鱼刺,一碗汤喝完,桶里的鲫鱼还完整地躺着。张明见状,也没说什么,收拾好保温桶就出去了。
她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几个亲戚提着鸡蛋水果来医院看孩子,王桂兰一见到人,就拉着人家往病床边凑,故意提高嗓门:你们是不知道,昨天我儿子特意给她买了鲫鱼汤,结果呢就喝了点汤,鱼一口没动!直接倒了!这不是糟蹋东西吗我们老张家可没这铺张浪费的规矩!
亲戚们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带着异样,林小满躺在床上,脸瞬间涨得通红,刚想解释,可是又不知道如何解释,现在说这事,会不会让亲戚觉得她平时对婆婆很嚣张
王桂兰又抢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过日子,我们那时候生完孩子,有口米汤喝就不错了,哪像她这么娇气!
林小满攥着被子的手青筋凸起,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张明就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替她辩解。
剖腹产手术后的第七天,林小满的伤口还在渗血,护士反复叮嘱要注意饮食清淡,补充营养促进愈合。可那天中午,婆婆王桂兰端来的月子餐却只有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小米粥,上面飘着几粒米糠。林小满皱着眉撑着坐起来,伤口牵扯得生疼:妈,昨天不是还有鸡汤吗我伤口还在渗血,医生说需要补营养。
王桂兰把碗往床头柜上一墩,瓷碗与木板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她叉着腰站在床边,唾沫星子溅到林小满脸上:补什么补生个丫头片子还敢挑三拣四!当初我说让你自己生,你偏要剖腹产,花了我儿子八千多块!那钱够买多少斤米了现在倒好,天天要吃要喝,我儿子赚钱容易吗
剖腹产是医生建议的!
林小满忍着疼反驳,当时孩子胎位不正,医生说顺产生风险……
风险我看你就是娇气!
王桂兰打断她,声音陡然拔高,我生张明的时候,在炕头上疼了半天就生下来了,一分钱没花!你倒好,又是住院又是手术,现在伤口渗血就是报应!饿两顿就好了,省得总想着浪费粮食!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林小满心里,她看着碗里清汤寡水的小米粥,突然想起整个孕期的委屈
——
当初吃的叶酸、钙片是用自己婚前攒的私房钱买的;孕晚期腿肿得穿不上鞋,她舍不得买新鞋,硬是把旧鞋撑大了继续穿;这剖腹产的八千块住院费,是张明的工资。眼前这位骂她
浪费钱
的婆婆,更是一分钱没掏过。
她还想起怀孕七个月时,母亲特意从老家赶来,拎着十斤新弹的棉花,拉着王桂兰的手反复叮嘱:孩子出生在冬天,得穿暖和点,这些棉花您留着,要是忙不过来,我就过来帮忙做小棉袄。
当时王桂兰拍着胸脯保证:亲家放心!这些棉袄棉裤、抱被褥子,我全包圆了!您就等着抱外孙女吧!
母亲被哄得眉开眼笑,临走前还反复跟林小满说
婆婆是实在人。
可后来呢离预产期只剩半个月,王桂兰连块布都没准备。林小满忍不住让张明问问,张明回来却支支吾吾地说:妈说咱家没有棉花,做不了棉袄,要不咱去买现成的吧。
林小满当时就蒙圈了
——
公婆家没有种麦子,家里自然没有麦子用来磨面粉,可家里的馒头从来没断过;虽说不织布,可王桂兰身上穿的棉裤,还是去年秋天新做的;再说了,母亲明明送来了十斤棉花,怎么就
没有棉花
了她想去问王桂兰,却被张明拦住:妈年纪大了,可能忘了,别较真了,我发了工资就去买。
结果直到女儿出生,现成的棉衣也没见着,还是苏晴得知后,连夜找朋友买了两套新生儿保暖衣送过来。
还有公婆家那片地,春天种春玉米,秋天种花生,每年收成都不错,可她嫁过来三年,别说花生、玉米了,就连一颗新鲜的蔬菜都没见过。有次她随口提了句
想吃煮玉米,王桂兰立刻说:地里的玉米都卖了换钱了,哪有剩的想吃自己去超市买。
可转头她就看见王桂兰给隔壁邻居送了一麻袋玉米,嘴里还说着
自家种的,不值钱。
如今倒好,她用小家庭的钱剖腹产,用自己的钱养胎,却被婆婆指着鼻子骂
浪费。林小满气得浑身发抖,刚想把这些委屈说出来,王桂兰却突然伸手端起那碗小米粥,转身就往门口的垃圾桶走:既然你不乐意吃,那就别吃了!好好反省反省,什么时候学会勤俭持家,什么时候再吃饭!
妈!我伤口还在渗血!
林小满急得想下床阻拦,可刚一动,腹部的伤口就传来撕裂般的疼,她跌回床上,眼睁睁看着王桂兰把粥倒进垃圾桶,粥水溅在垃圾桶壁上,像极了此时的她,她在公婆眼里和这垃圾有什么区别
反省我反省什么
林小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整个孕期到生孩子,你们一分钱没出,现在连碗饱饭都不给我吃!妈,你当初答应我妈给孩子做棉袄,转头就说没有棉花;你家地里种着玉米,却跟我说卖光了,转头送给邻居
——
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把我当一家人有没有把妞妞当你孙女
王桂兰被问得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更难看:你还敢跟我顶嘴我看你是产后疯了!张明怎么娶了你这么个搅家精!
我都快70岁了,从来都没有人顶撞过我,你竟然敢顶撞我!
说完,她

地一声摔门而去,留下林小满一个人躺在床上,伤口疼得钻心,心里的委屈更是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好不容易熬到产后第十天,林小满终于从医院回了家。那天下午,苏晴提着一个保温箱赶来,满头大汗地说:满满,我知道你产后需要补,这几天特意去乡下的河里钓了
5
斤小鲫鱼,虽然刺多,但是熬汤最鲜,你赶紧让阿姨给你做了补补。
看着闺蜜湿透的衬衫和保温箱里鲜活的小鲫鱼,林小满心里一阵暖流,眼眶又红了。王桂兰接过保温箱,脸上没什么表情,嘴里嘟囔着:钓这么多鱼,吃不完还不是浪费。
苏晴听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还是林小满打圆场,才没让气氛更尴尬。
晚饭时,王桂兰端来一碗鲫鱼汤,小鲫鱼炖得软烂,汤里飘着葱花。林小满拿起勺子,慢慢喝着汤,小鲫鱼虽然刺小但多,可她剖腹产伤口还没完全愈合,说话都不敢大声,更别说低头挑鱼刺了。一碗汤喝完,碗底的鱼还是没动。王桂兰见状,又开始叨叨: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只喝汤不吃鱼呢苏晴特意钓来的,我辛辛苦苦炖了一下午,你倒好,又是只喝汤!这鱼不吃,留着明天就不新鲜了,还不是得扔了真是浪费!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轻声解释:妈,我现在身子虚,伤口还疼,低头挑鱼刺不方便,而且这鱼刺多,我也怕不小心卡到喉咙。要不你们吃了吧,或者明天早上热了吃,不用非得扔了。
她话说得诚恳,可王桂兰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坐在旁边翻来覆去地说:浪费啊,真是太浪费了!好好的鱼就这么糟蹋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炖!
张明坐在桌边吃饭,头也不抬,仿佛婆媳俩的对话与他无关。林小满看着眼前这对母子,心里最后一点期待,也慢慢凉了下去。
更让她绝望的是深夜那场高烧。产后涨奶让她胸部硬得像石头,浑身滚烫,体温飙升到
39

5。她疼得直哭,拉着丈夫张明的手哀求:张明,我好疼,带我去医院吧,再这样下去我要撑不住了。
张明却皱着眉,抽回手:妈说了,坐月子不能出门,会受风落下病根,忍忍就过去了,哪有那么娇气
林小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对自己许下
一辈子疼你
的男人,如今却对她的痛苦视而不见。她知道,这又是婆婆的意思,在这个家里,婆婆的话就是圣旨,而她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
林小满怔怔地看着他,眼前的男人明明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可眼神里的冷漠却让她觉得无比陌生。她突然想起婚前
——
那时候没有婆婆在中间搅和,张明会在她来例假时熬红糖姜茶,会在她加班后顶着寒风来接她,会把
我永远护着你
挂在嘴边。那时候她以为自己找对了人,哪怕远嫁也心甘情愿。
可现在呢婆婆王桂兰就像一面淬了毒的照妖镜,把张明骨子里的妈宝原形照得清清楚楚。他不再是那个会护着她的男人,成了婆婆的
传声筒,成了只会说
妈说
的木偶。
婆婆说剖腹产浪费钱,他就跟着沉默;婆婆说不做棉袄是因为没棉花,他就帮着打圆场;现在她烧得快晕过去,婆婆一句
不能去医院,他就能眼睁睁看着她疼得死去活来,连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
张明,你忘了吗婚前你说会永远护着我……
林小满的声音带着哭腔,气息微弱,现在我快疼死了,你就只记得妈说的话吗
张明却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声音压得很低:妈也是为了你好,她经验多……
你别胡思乱想,睡一觉就好了。
说完,他甚至往后退了一步,仿佛她的痛苦是什么会传染的瘟疫,只想远远躲开。
林小满看着他躲闪的背影,心彻底沉到了谷底。原来婚前的那些好,不过是没有婆婆这面照妖镜时的假象。一旦有了他妈在,他的
孝顺
就成了刺向她的刀,他的
听话
就成了压垮她的秤砣。这个家,早就没有她的容身之处了,连她的命,在他们眼里都比不上
妈说的规矩。
日复一日的委屈和压抑,让林小满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甚至看着怀里的女儿,都会莫名地流泪。半夜起来喂完奶就睡不着,久久的盯着一个方向,眼睛不眨一下。
有时候甚至莫名其妙的撕扯自己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把头发攥手里往不同的地方拽,跟不知道疼似的。
张明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带着她去了医院,诊断结果是中度产后抑郁。医生开了抗抑郁的药,叮嘱她按时服用,家人要多关心陪伴。
可林小满怎么也没想到,婆婆会做出这样的事。那天她吃完药后,感觉身体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越来越疲惫。直到有一次,她无意间看到婆婆在厨房偷偷把她的药换成了维生素片,她冲过去质问,婆婆却理直气壮:什么抑郁症我看你就是装的,想偷懒不照顾孩子!这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给你换成维生素,补补身体多好。
林小满气得浑身发抖,她拿着药瓶去找张明,张明却劝她:妈也是为了你好,你别多想,抑郁症哪有那么严重,开心点就好了。
林小满的心彻底凉了。更让她崩溃的是,女儿竟然被婆婆故意喂了过敏食物。女儿从小对芒果过敏,她无数次叮嘱过婆婆,可那天她从外面回来,却看到婆婆正拿着芒果泥喂女儿,女儿脸上已经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哭得撕心裂肺。林小满冲过去抢下芒果泥,抱着女儿就往医院跑。
在医院,她遇到了儿科医生陈宇。陈宇温柔又专业,很快为女儿处理好了过敏症状。他看着林小满憔悴的样子,又得知了女儿过敏的原因,眼神里满是同情。临走时,他递给林小满一张心理咨询名片,轻声说: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这位咨询师,产后情绪波动很正常,但也要学会寻求帮助,你不仅是妈妈,更是你自己。
林小满握着名片,眼眶瞬间湿润了,这是她在这个冰冷的家里,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
女儿过敏事件后,林小满彻底下定决心离婚。她连夜翻出结婚三年的银行流水,想整理出自己参与还贷的证据
——
婚后她的工资卡一直由张明保管,每月
5
号自动转
3000
元到公公的房贷卡上,这笔钱她记了整整
28
个月,算下来也有
8

4。
可当她打开手机银行,却发现所有转账记录都被删除了,张明的工资卡流水里,也找不到任何
房贷还款
的备注,只有一笔笔模糊的
家庭开支。
没等她理清头绪,王桂兰已经把一沓皱巴巴的借条摔在茶几上,每张借条的借款人处都签着张明的名字,金额从
2
万到
5
万不等,最早的一张甚至写着
为林小满购买孕期补品借款
3
万。你自己看!
王桂兰的指甲划过借条上的墨迹,这三年你们吃的用的,哪样不是借的现在要离婚,这
32
万债务你必须扛一半,不然别想带走妞妞!
林小满拿起最上面一张借条,日期是她剖腹产住院那天,可她清楚记得,那天的住院费是用张明工资交的。这是假的!
她把借条拍在桌上,那天我刚手术完,根本没让张明借钱!
王桂兰却冷笑一声,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房产证拍在旁边
——
红色封皮上
房屋所有权人
一栏,赫然印着公公张建国的名字。房子是我老伴的,跟你没关系!你要是敢去法院闹,我就说你婚内不履行妻子义务,连孩子都不管不顾,法官还能把妞妞判给你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前一天她刚咨询过律师,律师明确说:没有备注‘还贷’的转账记录,很难认定为夫妻共同还贷;房产证是公公的名字,就算你能证明出钱,也只能主张债权,不能分房产。
更让她慌的是,王桂兰突然起身走进卧室,抱着妞妞的出生证明出来:妞妞的户口还没上,你要是不签字,我就把户口落在老张家,以后你想见孩子,得看我们脸色!
妞妞还在婴儿车里睡着,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林小满看着女儿的脸,眼泪突然涌了出来。她想起女儿过敏时哭到发紫的小脸,想起自己深夜发烧时无人问津的绝望
——
如果真的打官司,她没有证据,没有存款,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法官真的会把孩子判给她吗
这时张明终于开口了,却不是替她辩解,而是蹲在她面前,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满满,妈也是气糊涂了,你别跟她计较。这债务我们先扛着,等以后我再还……
妞妞还小,不能没有妈妈,你先签字,咱们把婚离了,带着妞妞好好过,行吗
他的眼神里满是逃避,仿佛只要她签了字,所有麻烦就能消失。
林小满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说要
一辈子疼她
的男人,突然觉得无比陌生。她想起婚后每次吵架,他都说
妈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了,你让着点。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都抑郁的要死要活的了,张明这个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的妈怎么还在这活蹦乱跳的,怎么还没有死呢
想起她涨奶发烧时,他说
妈不让去医院;想起她发现药被换时,他说
妈也是为了你好。原来从始至终,他都只是个躲在母亲身后的孩子,从来没真正护过她一次。
我只有一个条件。
林小满抹掉眼泪,声音突然变得平静,债务我扛,但妞妞必须跟我走,以后你们不能再打扰我们的生活。
王桂兰见她松口,立刻把离婚协议书推到她面前:早这样不就完了签字吧,别耽误我儿子找下家。
林小满拿起笔,指尖却抖得厉害。她看着协议书上
林小满自愿放弃所有夫妻共同财产,承担婚内债务
16
万元
的条款,又看了看婴儿车里妞妞熟睡的脸,终于在签名处落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的那一刻,王桂兰立刻把借条和房产证收起来,连妞妞的婴儿床都不让她带:这床是老张家买的,你不能带走!
林小满抱着妞妞,只拎了一个装着几件换洗衣物的背包,走出了这个住了三年的家。门在她身后关上的瞬间,她听到王桂兰对张明说:早知道她这么好拿捏,当初就该多要点嫁妆……
风从楼道窗户里灌进来,吹得她打了个寒颤,怀里妞妞的体温却暖暖的,像一束光,支撑着她一步步走下楼梯。
走投无路时,林小满想起了闺蜜苏晴送的翡翠玉佩。那是她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了
——
她的工资卡被张明扣着,婚前积蓄在备孕时和产后花的差不多了,连妞妞的奶粉钱都得靠苏晴接济。她抱着妞妞,揣着玉佩,打车去了城里最大的典当行。当老板拿着放大镜仔细看了看,抬头说
至少能当
50

时,林小满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不是玉佩的价值,是她和妞妞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林小满为未来努力规划时,女儿突然高烧到
40
度。她抱着女儿在医院奔波,累得快要虚脱,想给张明打个电话让他来帮忙,却看到张明的朋友圈里,全是他和婆婆在外地旅游的照片,照片里的他们笑得灿烂,完全没想起还有一个生病的女儿。林小满看着照片,心里的愤怒和恨意一点点积累,她暗暗发誓,先把自己收拾好,不能让他们瞧轻了。
有了启动资金,又在陈宇医生的帮助下,林小满联系到了名片上的心理咨询师,同时开始学习产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
她发现,很多产后妈妈都和她有相似的经历,要么被产后抑郁困扰,要么在产后修复方面走了很多弯路。于是,她决定开设一家产后修复工作室,不仅为产后妈妈提供身体上的修复服务,还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她们走出产后困境。
工作室开业初期,困难重重。没有客源,没有知名度,林小满只能自己跑市场、做宣传,每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但她从未放弃,她用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服务,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越来越多的产后妈妈来到她的工作室,她们在这里不仅恢复了健康的身体,还走出了心理阴影,林小满的工作室也渐渐有了名气。
就在林小满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时,她从以前的邻居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
——
张明要再婚了,新娘是婆婆王桂兰早就相中的远房亲戚村里的李娟。邻居还说,王桂兰早就看林小满不顺眼,离婚前就偷偷给张明安排相亲,李娟家里开小工厂,家底厚实,王桂兰看中的就是李家的钱和李娟
屁股大能生儿子
的传言。林小满心里一沉,她想起离婚时张明的冷漠,原来从那时起,他就已经默认了母亲的安排,对她和女儿没有半分留恋。
婚礼当天,林小满在工作室加班,却收到了以前邻居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李娟穿着镶满水钻的婚纱,脖子上挂着粗粗的金项链,王桂兰拉着李娟的手,对着宾客笑得合不拢嘴,还特意对着镜头扬声说:我这儿媳妇可懂事了,陪嫁了一辆宝马,还带了二十万现金,哪像有些人,嫁过来就带块破玉佩,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视频里的张明站在一旁,全程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像个提线木偶。林小满关掉视频,指尖冰凉,却没有了往日的愤怒,只有一种彻底解脱的平静。她知道,往事已矣。
林小满的产后修复工作室越做越大,她还与陈宇医生所在的医院合作,建立了产后抑郁干预中心,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帮助更多产后妈妈走出困境。她的专业和善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引起了央视《女性力量》栏目的注意,邀请她参加访谈节目,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对产后女性权益的看法。
而另一边,张明和李娟的生活早已鸡飞狗跳。李娟嫁过来后,才发现张家的生意早就因为王桂兰的盲目投资亏空大半,她带来的陪嫁钱很快被王桂兰拿去填了窟窿。更让王桂兰崩溃的是,李娟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当初
能生儿子
的传言成了笑话。王桂兰对李娟的态度急转直下,每天指桑骂槐,李娟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人从早吵到晚,家里再也没有过安生日子。
最有意思的是狗血一样的剧情发生了。李娟生二胎时,产科医生发现孩子的血型与张明不符,这俩人都是B型血,但是孩子是A型血。出于职业敏感,产科医生还是悄悄提醒了张明。
data-fanqie-type=pay_tag>
张明半信半疑去做了亲子鉴定,结果显示两个孩子都与他没有血缘关系。原来,李娟嫁过来前就和别人有了来往,只是看中张家
表面风光,想找个冤大头养孩子。
这个消息像炸弹一样在张家炸开,王桂兰气急攻心,当场中风住院,治疗费花光了家里最后一点积蓄。李娟见状,直接卷走了家里仅剩的财物,带着两个孩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临走前还在小区群里吐槽张家
又穷又重男轻女,把张家的丑事全抖了出去。
张明不仅人财两空,还成了街坊邻居的笑柄,家里的生意也彻底破产,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走投无路的王桂兰,从邻居口中得知林小满如今事业有成,竟然让张明推着轮椅,跑到林小满的工作室门口。看到林小满从车上下来,王桂兰立刻从轮椅上滑下来,跪在地上抱住她的腿,哭着哀求:小满啊,妈知道错了!以前是妈糊涂,你就原谅我们吧,带着孩子回来跟张明好好过日子,我们以后一定把你当亲闺女待!
周围的人纷纷围过来拍照,林小满却只是轻轻推开她,语气平静:王阿姨,我现在过得很好,也请你们别再来打扰我和女儿的生活。
说完,她转身走进工作室,助理递过来的手机上,正直播着央视访谈的预热画面
——
镜头里的林小满穿着得体的套装,妆容精致,眼神坚定,正和主持人讨论着产后抑郁干预的重要性。
王桂兰抬头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林小满,又看看自己布满皱纹、沾着泥土的手,再看看一旁低头不敢说话的张明,终于明白,她亲手毁掉的是张明唯一能幸福的机会,而林小满早已挣脱了过去的泥沼,活成了她永远够不到的样子。
林小满用工作室的盈利赎回了那块翡翠玉佩,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梳妆盒的最里层
——
于她而言,这块玉佩不是普通的饰物,而是能稳住心神的
定海神针,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重生的力量。
回望来时路,林小满心中多了份透彻的领悟:本来结婚是希望有个人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可一路走下来才发现,没有依靠时,自己撑伞也能走得稳稳当当。这份清醒,成了她面对生活的底气。
与此同时,林小满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今后每年将工作室收入的
30%
款项,全额注入产后抑郁救助基金。她曾深陷那段灰暗的困境,如今只想用这份切实的帮助,拉一把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挣扎的妈妈们。
从婚礼上带来慰藉的信物,到低谷时支撑她的
救命钱
源头,再到如今见证她传递温暖的精神寄托,这块玉佩完整记录了林小满的涅槃重生,也始终以
定海神针
的姿态陪伴着她。而林小满,则带着
自己撑伞
的勇气继续前行,用自己的行动,为更多女性照亮走出困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