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杨相看书时,只学会了断章取义?《晋书,惠帝纪》中记载的是惠武帝年少继位,因愚钝导致‘八王之乱’,后人评其为‘以天下为弈棋。’比喻幼主治国如同儿戏,导致国家崩盘。杨相莫非是暗指我主陛下,年幼登基,并非明主!?”
陛下年幼登基是事实,如今也不到弱冠之年。若是昏聩之辈听了此言,必定会大怒。但皇帝却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
杨相却是一急,若是让苏子衿把这个帽子扣在他头上,就算皇帝不怪罪,他也是妥妥的乱臣贼子了。
“你!这”杨相刚要反驳。苏子衿又抢言道:
“陛下明鉴,杨相说,少不更事,未足与谋。驹齿未落,何足任重。但臣认为,才学之多寡,才能之高低,与年岁无关!古有甘罗12岁称相,今有银龄,依旧读不懂史书之辈。故而可见”
“姓苏的!你在说谁读不懂史书!?”
臣子和皇帝说话之时,其他大臣是不该插嘴的!有失体统!
但是杨相已经气急攻心,也顾不上体统了。
苏子衿情深淡定地瞟了杨相一眼,“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耳朵也不好使了?”
“你!你!岂有此理!本官乃当朝丞相,你这小儿,竟敢如此羞辱本官!?简直是目无法纪,败坏朝纲!”
如今的丞相已非当初的丞相!
他已经被皇帝联合六部架空,失去了相权,犹如昨日的黄花。满朝文武看着两人吵架,都无一人出头,苏子衿自然也会不怕了他!
当即晒然一笑,“呀!右相大人,您在说什么呀?捡银子的人,下官常常见。捡骂的,下官还是第一次见!下官哪个字提及右相大人您了?
”
苏子衿话音落下,堂中响起一阵低笑,就连皇帝也微微挑起嘴角。
杨相老脸一红,双眸悲愤,“陛下!你就任由此子欺辱老臣么?”
皇帝知道再闹就过了,立刻正了正脸色,“行了!都别吵了。苏爱卿看看你把右相气成什么样子了?罚你一月俸禄,给右相大人买补品补补身子!”
皇帝这话算是默认了杨相年龄大了。杨相被气得呼吸一滞,但又不能质疑皇帝,一口气堵在喉咙里不上不下,一张老脸都成了鸡肝色的。
苏子衿有预感,只要她再多说一句,杨相恐怕得当场气成脑血栓!
不过皇帝都开口了,她自然是见好就收。
“是!臣遵旨!”她瞟了一眼杨相,默默地退下。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月俸禄,陛下可是真够敷衍的!
看来苏子衿这是又重新获得圣心了。
接下来,皇帝又任命了几人进入内阁。
有六部的,也有翰林院的。
六部还是负责自己部门的那部分奏本的批阅,苏子衿则是负责非六部的奏本。
苏子衿一听自己的职权,心里就乐了。
虽然不是六部尚书,但权利与六部尚书等同!
应该是说,她接手了七分之一丞相的职权。
当初皇帝一削丞相,下令奏本一式两份,呈给丞相的同时,也要呈给六部。
而皇帝只批复六部奏本,对于丞相递上来的奏本,一律压中不放。时间一久,官员也都懂了,凡是能上呈六部的奏本,基本都会上呈六部。导致丞相只剩下了除六部之外的权利。
二削丞相,皇帝直接接手了丞相的所有奏本。也就是苏子衿经常在紫微殿看到的那些。
这下,这些奏本全归她了!
不过皇帝倒是给她从翰林院调了许多人手过来,还算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