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开局收音机厂,你让我造相控阵? > 第58章 非晶态合金

车间里一片短暂的寂静,只剩下那台自制控制柜里风扇发出的轻微嗡鸣。
那股烧焦电阻的刺鼻气味还未完全散去,却已经被一种更加强烈的,混杂着兴奋与敬畏的气氛所取代。
李明华和那几位老师傅呆呆地看着控制柜面板上那一排稳定亮起的绿色指示灯,又看了看林涛那根仿佛能洞穿一切的手指,喉结上下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涛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他走到那台沉默的感应炉前,拿起两根粗大的,用厚厚橡胶包裹的电缆。
“明华,搭把手,把线接上。”
李明华如梦初醒,赶紧丢下手里的万用表,快步上前。
两个人合力,将沉重的电缆接头,牢牢地固定在炉体外部的铜线圈接线柱上。
每一个螺栓都被扳手拧得紧紧的,这关系到整个设备的安全。
车间里的工人们不知不觉间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远远地围了过来。
谁也不敢出声,只是伸长了脖子,紧张地看着这个角落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秦思源站在人群的外围,她手里依然攥着那张画满了怪异符号的图纸。
图纸的边角已经被她的手心沁出的细汗浸得有些湿软。
她看着林涛沉稳的背影,脑海里一片混乱。
刚才那精准到毫厘的判断,已经彻底超出了她知识体系的解释范畴。
一切准备就绪。
林涛从一个木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石墨坩埚。
那坩埚通体漆黑,质地细腻,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一种内敛的光泽。
他走到一张铺着铁皮的工作台前,那里放着一台老式的天平秤,还有几个装着不同颜色粉末的玻璃瓶。
他没有说话,只是闭上了眼睛。
四周的嘈杂瞬间远去。林涛的视野里,淡蓝色的界面浮现,红星系统已经自动进入了工作状态。
“目标:制备非晶态合金。开始计算最优配比及质量。”
数据流在林涛的脑海中飞速闪过,铁、硅、硼三种元素的原子量,在考虑到原料纯度后被精确计算,最终生成了一个精确到001克的配料单。
林涛睁开眼,拿起小小的药匙,开始在天平上称量那些粉末。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下都异常稳定,天平的指针每一次都精准地停在刻度线上。
他将称量好的粉末倒进坩埚,轻轻晃动,使其混合均匀。
他将装好料的坩埚,稳稳地放进了感应炉的正中央。
“所有人,退后五米。”
林涛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工人们下意识地向后退去,在炉子周围空出了一大片场地。
李明华和秦思源也退到了安全距离之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涛独自站在那台丑陋的控制柜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伸出手,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控制柜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紧接着,炉体上的铜线圈也跟着发出了同样频率的嗡鸣。
声音不大,却仿佛能穿透骨髓,让人的牙根都有些发酸。
他没有去看那些仪表盘,只是平静地注视着炉口。
他的意识,早已与红星系统连接在了一起。
“功率提升至15,频率20千赫兹。”
林涛的手稳稳地握住一个黑色的胶木旋钮,缓缓转动。
在他的视野里,一个与现实完全同步的炉体三维模型正在旋转。
模型内部,代表着温度的红色区域正在从坩埚底部缓缓向上蔓延。
“温度450摄氏度,炉内磁场稳定,功率提升至40。”
他再次转动旋钮。
炉体发出的嗡鸣声调陡然升高,变得尖锐起来。
空气中开始弥漫出一股淡淡的臭氧味道。
“快看!红了!”
人群中有人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马上就被王红林用眼神制止。
只见炉口深处,那个黑色的石墨坩埚,底部透出了一抹暗红色的光。
那光芒仿佛有生命一般,迅速扩大,颜色也由暗红变得越来越亮。
秦思源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她能感觉到一股热浪正扑面而来,烤得她脸颊发烫。
林涛的表情依旧平静,他的手在控制柜的面板上缓慢而有节奏地操作着,仿佛一个正在演奏管风琴的乐师。
“温度1200摄氏度。材料开始熔化,保持当前功率,监控熔体流动性。”
红星系统的提示在脑海中响起。
炉口的光芒已经变得刺眼,那红色之中,渐渐带上了一抹耀眼的橘黄。
坩埚里的粉末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汪小小的,正在翻腾的金色液体。
“明华,准备启动铜辊。”
林涛头也不回地喊道。
站在不远处的李明华一个激灵,赶紧跑向感应炉旁边另一台简陋的设备。
那是一个由电机带动的高速旋转的铜辊,是林涛画图让他用一台报废砂轮机改造的。
随着李明华合上电闸,铜辊开始飞速旋转,发出“呜呜”的尖啸。
“熔炼完成,温度1380摄氏度,准备倾倒。”
林涛的眼中,那汪金色的液体已经变得如同太阳般耀眼,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他走到炉边,握住了一根长长的,连接着炉体倾倒机构的铁杆。
“倒!”
伴随着他一声低喝,他猛地向下一压铁杆。
感应炉缓缓倾斜,那汪亮得让人无法直视的金属液体,化作一道纤细的、流淌的火焰,精准地浇在了高速旋转的铜辊表面。
奇迹在瞬间发生。
炽热的液流在接触到冰冷铜辊的刹那,仿佛被瞬间抽干了所有的热量和光芒。
一道银白色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薄带,如同变魔术一般从铜辊的另一侧飞射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叮叮当当地落入下方的铁盘之中。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秒。
林涛松开铁杆,关闭了电源。
车间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尖锐的嗡鸣声消失了,只剩下铜辊减速时“呜呜”的声音和金属冷却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幕惊得呆若木鸡。
秦思源感觉自己的双腿有些发软,她扶着身旁的工具柜,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盛着银白色薄带的铁盘。
她颤抖着伸出手,捏起一片。
薄带入手冰凉,极薄,却带着金属特有的韧性。
它的表面光滑如镜,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泽,与她见过的任何一种金属都不同。
她稍一用力,那薄带便“啪”的一声,像玻璃一样应声断裂。
非晶态合金。
她脑海中只剩下这一个名词。
用废铜烂铁,用一堆次品元件,在这个简陋得如同作坊的车间里,竟然真的制造出了这种只存在于世界最前沿实验室里的新材料。
她抬起头,望向那个始作俑者。
林涛正靠在一根柱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激动或者喜悦,平静得仿佛只是刚刚修好了一台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