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言律之主 > 第5章
晨曦刺破林间的薄雾,带来些许暖意,却驱不散深入骨髓的疲惫与寒意。
姜流靠坐在树根下,脸色依旧苍白。手臂上敷着的草药发挥了作用,伤口不再流血,传来阵阵清凉的麻痒感,预示着愈合的开始,但心神力过度消耗带来的空虚和头痛依然顽强地持续着。
阿九蜷缩在他身边,小脸上满是担忧和后怕,手里还紧紧攥着剩下的那点止血草根。
“姜流哥,你好点了吗?”他小声问,声音带着一夜奔逃后的沙哑。
“嗯,好多了。”姜流勉强笑了笑,声音有些虚弱,“多亏了你的草药。”他看向阿九,“你也受伤了吗?”
阿九摇摇头,又点点头,指了指自己被荆棘划破的裤腿和擦伤的手肘:“一点点,不疼。”
两人沉默下来,林间只剩下鸟儿的鸣叫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饥饿和口渴如同无形的野兽,开始啃噬他们的意志。
当务之急是找到水源和食物。
姜流挣扎着站起身,环顾四周。他们昨夜慌不择路,早已迷失了方向。放眼望去,除了树还是树,根本辨不清东南西北。
“得找到水……”他喃喃自语,干燥的喉咙如同火烧。
他闭上眼睛,尝试集中所剩无几的精神力。无法大规模感知,那就用逻辑和观察。
湿度、植被分布、地势走向……他回忆着野外求生的知识。喜欢潮湿环境的蕨类植物、远处山势的起伏可能形成的汇水区、空气中那极其细微的、可能来自水源的湿润感……
还有,就是对“水”本身的理解。水的流动性、向低处汇聚的特性、蒸腾作用……
当他将科学认知与此刻的环境观察结合,并进行微弱的心神力引导和“解构”尝试时,一种极其模糊的“趋向感”隐隐浮现。并非明确的指引,更像是一种直觉性的倾向——哪个方向“可能”更有希望找到水。
“这边。”姜流指着一个略微下坡、蕨类植物更为茂密的方向。
阿九毫不犹豫地跟上。他现在对姜流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路途比想象中更难走。林密坡陡,荆棘丛生。姜流体力未复,走得颇为艰难。阿九虽然瘦小,但常干重活,反倒更能忍耐,不时伸手搀扶姜流一把。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在姜流几乎要怀疑自己的判断时,一阵微弱却清晰的“哗哗”声传入耳中!
是水流声!
两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拨开最后一道藤蔓,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正欢快地从山石间流淌而过!阳光洒在水面上,碎金万点。
“水!”阿九欢呼一声,几乎是扑到溪边,迫不及待地用手捧起水就要喝。
“等等!”姜流连忙阻止,“生水不能直接喝,可能有问题。”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溪水。水质清澈,可见底部沙石,有小鱼游动,看起来似乎干净。但他不敢冒险。这个世界的水,谁知道蕴含了什么未知的微生物或者奇特的“言”之影响?
“得烧开。”姜流皱眉。但他们没有火折子,更没有锅具。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溪水。
解构目标:水。
化学式:HO。
物理特性:透明、无色、无味、沸点100℃、冰点0℃、比热容大、良好的溶剂……
存在状态:液态、固态、气态。气态(水蒸气)由液态加热至沸点蒸发而来,此过程可杀死大部分微生物。
如何获得干净的水?加热至沸腾是最可靠的方法。
如何加热?需要火源和容器。
没有容器?或许……可以直接对局部水域加热?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他需要尝试解构“加热”这个过程,目标锁定为掌心下的一捧溪水。
他让阿九退开一点,再次凝聚起刚刚恢复少许的心神力。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理解水的“言”本身,而是专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的过程——提高这捧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理解热力学: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理解能量传递:如何将自身的能量(心神力?生物能?)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水分子?
这是一个比之前任何一次解构都更抽象、更困难的过程。他小心翼翼地将手掌虚悬在水面之上,心神力如同最纤细的探针和能量导管,尝试着进行干预。
失败。心神力如同泥牛入海,毫无反应。水依旧是冰冷的。
姜流没有气馁,他回忆着之前成功的经验。解构需要基于深刻的理解,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接口”或“频率”。
他想到了阿九的话:“要慢慢用力,顺着它的纹路……”
水的“纹路”是什么?是它的分子间作用力?是它的流动规律?还是它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的方式?
他改变策略,不再试图强行“注入”能量,而是尝试去理解这片水域与周围环境(阳光、空气、岩石)之间细微的能量交换,然后尝试用自己的心神力,极其微小地“放大”和“加速”阳光照射带来的升温效应。
心神力以一种极其精妙和微弱的方式开始运作,如同一个无形的透镜,聚焦着本就存在的能量。
一秒,两秒……
就在他感到心神力即将再次耗尽,头脑开始发晕时——
他掌心下的那一小片水域,突然冒起了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气泡!紧接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热意传来!
水面之上,甚至泛起了一缕转瞬即逝的、扭曲空气的蒸汽!
成功了!虽然效果微弱得可怜,甚至无法真正将水烧开,但确确实实提升了水温!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水”的“言”,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感触!
那不再是模糊的信息流,而是一种无比流畅、灵动、充满变化和包容的“语言”!它诉说着“流动”,诉说着“溶解”,诉说着“生命”,诉说着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相变”!
一种明悟涌上心头。他对于“水”的理解,在这一刻深刻了何止十倍!
他收回手,疲惫却兴奋地喘着气。虽然没能得到开水,但他找到了方法,并且对“水之言”的掌握迈进了一大步。
“姜流哥……刚才……水好像热了?”阿九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溪水。
“嗯,一点小把戏。”姜流点点头,这次他没有过多掩饰。在阿九面前,有些能力无需隐藏,何况他们现在是相依为命的伙伴。
他俯下身,这次没有再犹豫,用手捧起溪水,大口喝了起来。经过刚才那短暂的、甚至算不上加热的“处理”,以及基于对水之“言”更深理解而产生的直觉判断,他相信这水至少无害了。
清冽甘甜的溪水涌入喉咙,仿佛久旱逢甘霖,瞬间滋润了干涸的身体,连精神上的疲惫都缓解了不少。
阿九见状,也放心地喝了起来。
喝饱之后,两人又用水清洗了伤口和脸,精神总算振奋了一些。
水源问题暂时解决,但食物依然没有着落。几个野果根本无法果腹。
姜流将目光投向溪水中那些游动的小鱼。
解构目标:鱼。
生物学结构、游动方式、神经系统……
或许,可以尝试解构“麻痹”或“昏厥”的概念?结合对水之“言”的新理解?
他再次将手探入溪水中,心神力缓缓扩散。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加热,而是尝试着去影响水流,制造细微的、针对鱼鳃和侧线系统的压力震荡,干扰其平衡感,同时传递微弱的“沉睡”信息。
这是一种更大胆的尝试,结合了对物质(水)和抽象概念(昏厥)的解构。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几条靠近他的小鱼动作突然变得僵直和混乱,翻着肚皮晕乎乎地浮上了水面!
阿九惊喜地低呼一声,连忙伸手将鱼捞了起来。
虽然只有寥寥几条手指长的小鱼,但无疑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
没有火,只能生吃。腥味很重,口感也谈不上好,但对于饥肠辘辘的两人来说,已是无上的美味。
吃完这顿简陋的生鱼片,姜流感到体力恢复了不少。他靠在一块溪边的圆石上,闭上眼睛,仔细回味着刚才解构水流和鱼的过程。
《解构笔记·其三》:水之言,多变而灵动,善利万物。解构可作用于其状态变化(如加热)及动能形式(如流动冲击)。与抽象概念(如昏厥)结合,可产生奇异效果。心神力消耗依然巨大,需谨慎。
他对自身能力的开发和应用,又拓宽了边界。
“姜流哥,我们现在去哪里?”阿九小声问,吃饱后,他对未来的迷茫又浮现出来。
姜流睁开眼,望向溪流下游的方向。水往低处流,下游通常更容易遇到开阔地,甚至可能有人烟。
“顺着溪流走。”姜流做出了决定,“希望能找到出路,或者……人。”
他顿了顿,看向阿九,语气认真:“阿九,我的那种能力,以后可能还会用到。如果……如果被别人看到,或许会带来麻烦。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明白吗?”
阿九用力地点点头,表情严肃:“嗯!我死也不会说!姜流哥是为了救我才用的能力!”
看着阿九郑重的样子,姜流心中稍安。他站起身,感受着体内缓慢恢复的心神力,以及手臂伤口传来的痒意。
前路依旧未知,但至少,他们解决了最基本的水源和食物问题,并且他对解构之力的运用,特别是在“水”方面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走吧,趁天还亮,多赶一段路。”
两人沿着潺潺溪流,向下游走去。阳光透过林荫,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溪水欢快地流淌着,仿佛在低声吟唱着只有姜流才能略微听懂的秘密语言。
水之密语,已初窥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