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集团,顶层国际视频会议室。
气氛,凝重得像一块铅。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端坐着几位来自国外博物馆的金发碧眼的董事会成员。
而屏幕下方,顾庭深和他手下最顶尖的海外事务团队,则个个面色惨白,如坐针毡。
一场紧急的跨国会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而他们,依旧束手无策。
屏幕上,一位头发花白的在国际文物鉴定界享有盛誉的英籍老专家,正指着“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高清三维影像图,用一口流利的伦敦腔,不紧不慢地,提出着一个个致命的质疑。
“顾先生,请看这里,”他将影像放大,指向了琵琶面板上,一处用夜光螺钿镶嵌的、骑在骆驼上的乐师图案,“这个乐师所戴的‘胡帽’,其顶部的帽檐,比唐代开元盛世时期流行的标准样式,要窄了03毫米。”
“还有这里,”他又切换到另一张图片,是琵琶背板上,用玳瑁、琥珀等珍贵材料拼成的宝相花图案,“这朵宝相花的中心花蕊部分,所使用的粘合剂,经过我们的光谱分析,其成分,与唐代宫廷御用造物所的‘鹿胶’,在分子结构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老专家每提出一个疑点,顾庭深和他身后那些所谓的“国内顶级专家”的脸色,就更难看一分。
这些问题,刁钻,细微,却又全都精准地,打在了七寸上。
最后,老专家关掉了影像图,看着顾庭深,用一种强硬的语气,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顾先生,基于以上疑点,我们有理由怀疑,贵方提供的这件核心展品,其真实性,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董事会决定,给贵方最后一周的时间。你们必须,找到一位能让全世界都信服的、真正的世界级修复大师,对这件展品,进行重新鉴定和修复说明。否则,我们将单方面,取消与贵方的整个合作项目,并保留追究贵方‘商业欺诈’的法律责任。”
说完,对方直接,单方面地,切断了视频信号。
屏幕,瞬间,一片漆黑。
“砰——!”
顾庭深将手里的平板电脑,狠狠地,砸在了会议桌上。
他焦头烂额。
这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爷爷当年,花费天价,从海外拍回来的顾家收藏瑰宝。
更是这次博物馆合作的、投资高达数十亿的非遗大展的,核心中的核心,是压舱石!
一旦它出了问题,不仅仅是数十亿的投资打水漂。
整个顾氏集团在国际上的声誉,都将毁于一旦!
“饭桶!一群饭桶!”
他冲着身后那几个早已吓得噤若寒蝉的专家,破口大骂,“养你们这么多年,连一个真假都鉴定不出来吗!”
他立刻,召集了顾氏旗下所有能请到的鉴定专家,进行紧急会诊。
但一整个下午,所有人都对着那件琵琶,愁眉不展,束手无策。
他们谁也说不清,那03毫米的差距,和那分子结构的差异,到底是怎么回事。
坏消息,接踵而至。
合作濒临取消的消息,不知被谁泄露了出去。
顾氏集团的股价,应声大跌,一天之内,就蒸发了上亿。
董事会,也向顾庭深,发来了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限他,一周之内,必须解决问题。
否则,他这个总裁的位置,就该换人了。
林雪华,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当她听到“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可能被鉴定为赝品时,她整个人,都懵了。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件东西,对顾家,意味着什么。
她立刻,放下了所有的身段和恩怨,动用了自己这几十年来,在上流圈子里,积累下的所有人脉。
她给京城的,沪市的,甚至香港的那些收藏大家,都挨个打了电话。
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一样的。
“林姐,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这东西,太烫手了。敢碰它,还能让英国人信服的,放眼望去,恐怕,也只有一个人了。”
“谁”
“郭文渊,郭老。”
“可是,”对方无奈地叹了口气,“郭老那脾气,你是知道的。他现在,正在修复一件重宝,别说是你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不会出山的。”
挂断最后一通电话,林雪华靠在沙发上,第一次,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无力和绝望。
难道,顾家这次,真的要栽了吗
就在这时,她脑子里,突然,毫无征兆地,闪过了一个人的脸。
一个被她百般羞辱,被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女人的脸。
深夜,总裁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顾庭深疲惫地,靠在椅子上,双眼布满了红血丝。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是林雪华。
她走了进来,看着儿子那副焦头烂额、一筹莫展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
她走到他面前,沉默了许久。
最终,用一种她自己都觉得无比干涩、无比复杂的语气,艰难地,开口了。
“或许”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救我们顾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