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百户浓眉一拧:“这个姓吴的真是想银两想疯了!我大周王朝征收捐税,必须由朝廷制定相关法度。擅自加税,或者更改税率会被降职甚至处死的!”
黄先生也说道:“秦村长,吴县丞是欺负尔等军户不懂朝廷税务法度,所以才敢胆大妄为巧立名目,并且,你若懂得军田的作用,军户的职责,你就更不怕官府无良官吏的敲诈了。”
秦明焉能不知军田的作用和军户的职责,但既然对方想卖弄,自己配合就是。
于是拱手:“愿闻其详!”
黄先生换了一下二郎腿,声音也提高了些:“大周军田的本质是‘以田养军’。即朝廷将土地划拨给军户,由军户耕种并缴纳‘屯田子粒’。”
“你知道‘屯田子粒’是何意吗?”黄先生突然问了秦明一句。
秦明回应道:“‘屯田子粒’应该是类似普通田地的田租吧。”
“然也!”黄先生点点头,“秦村长果然聪颖,‘屯田子粒’用于替代部分军饷,减少朝廷军用开支,军田产出的‘屯田子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留,即留存卫所,直接供给本地卫所军粮、军户口粮,这是军田‘以田养军’的核心用途。”
“至于另一部分嘛——”黄先生先拉了个长腔后喝了一口茶水,“另一部分是起运,所谓起运便是指若某卫所军田产出过剩,朝廷会将该卫所过剩的粮食调拨给那些歉收的卫所。”
“也就是说,军田根本不需要用银两缴纳捐税。秦村长,黄某如此阐述你懂了吧。”
“在下懂了!也放心了。”
秦明话落,薛百户接话道:“秦明,当初本官支持靠山屯收回军田,并非只是为了帮助尔等军户,乃是为了朝廷。现如今鞑虏虎视眈眈,想犯我疆土。军户需重新发挥作用,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希望尔等军户能够借此机会,起到榜样之作用。”
“百户大人用心良苦,我等军户定当恪尽职守,做到召必战,耕必丰!”秦明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秦村长,黄某有一事不明,还望解惑。”
“黄先生客气,有什么需要在下阐明的,直言便是!”
黄先生点点头:“你刚才所言,‘召必战’,黄某听懂了,但‘耕必丰’是何意?任谁都知道种田耕作能否丰收,要看是否风调雨顺。你却说‘耕必丰’,此话是否有点大啊?”
“黄先生所言极是。”秦明首先肯定了对方,然后道,“千百年来,农人耕作一是要看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一是要看老天是否发脾气。然则,在下却坚信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黄先生和薛百户全都瞪大了眼睛。
“对!”秦明坚定地点点头,“不说别处,单说靠山屯土地贫瘠,即便遇到好年景,能维持温饱就不错了。在下记得几乎每年都由朝廷调拨粮食。”
“军田收回后,鄙屯已着手进行土壤改良,明年春播前便会有一部分薄田变为肥田,有个年,靠山屯全屯的薄田就全都会变成肥田!”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黄先生好像对秦明的话特别感兴趣。
“当然!”秦明继续道,“再有就是,靠山屯的灌溉问题,鄙屯想通过兴修水利,把秀女湖的水引上来,到那时鄙屯就再也不怕有人截断清河了。”
这回轮到了薛百户瞪大了眼睛:“秦明,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秀女湖所在位置,比靠山屯低那么多,你如何做到把水引上去?”
“百户大人,暂且保密,到时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