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火不仅能够兴农,也能强军!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秦明的脑海中飞速酝酿。
此刻,欧阳冶正立于门前,望着北方似乎见到了烽火台上的硝烟。
其低头看了一眼手中一块奇特的令牌,神色复杂,自语喃喃:“乱世将至,神器蒙尘。或许,这里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风萧马嘶,边塞烽火,即将改变大周帝国所有人的命运。
边关告急,在靠山屯内外炸开了锅。
与黑风寨土匪来袭时的恐慌不同,这一次,恐慌中更掺杂着对未知国战的敬畏与茫然。
蛮族铁骑的凶名,远非土匪胡子可比。
晒谷场上,村民们再次聚集,目光全都聚焦在秦明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期待。
“明哥,咱们…真要跟蛮子干啊?”蔡墩攥紧了拳头,声音里既有初生牛犊的冲劲,也夹杂着对大规模战争的天然畏惧。
蔡墩身后的民团队员们,虽然经历过血战,但面对正规军级别的敌人,手心依旧冒汗。
王老七眉头紧锁:“大侄子,不是你老七叔怂,边关那是几十万大军厮杀的血肉磨盘,咱们这点人马填进去,怕是…”
担忧显而易见。
孙长脖也附和道:“是啊,秦明,咱们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妇孺人群中更是响起低低的啜泣声,孩子们被紧张的气氛吓得紧紧抱住母亲的大腿。
众人的反应秦明尽收眼底。
但他清楚任何空洞的鼓舞喊战都是苍白的。
此刻大家需要的是一个清晰可行且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又能抓住机遇的可行性方案。
秦明缓缓走到场地中央站上高台,声音沉稳有力:“父老乡亲们!蛮子来了,怕,是人之常情!但怕,屁事不顶!大家的脚下是刚刚重建的家园!而且就算躲又能躲到哪去?或许说可以躲进老爷岭,但等咱们回来,这里还会是咱们的靠山屯吗?”
一番话语宛若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上,引发了强烈共鸣。
躲,死路一条;守,或许还有生机!
“但是!”秦明话锋一转,目光如炬,“咱们不是去送死!跟蛮子的大军硬碰硬,那是官军的事!咱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国战出力,也为靠山屯搏一个真正的安稳前程!”
“用自己的方式?”众人被勾起了好奇心,竖起耳朵,屏住呼吸。
“没错!”秦明斩钉截铁,道出心中的方案,“咱们的方式,就是三件事:技术、后勤、奇兵!”
“先说技术,蛮子骑兵厉害,但咱们有高墙陷阱,还有大工匠欧阳先生,咱们可以改造出射得更远、更狠的强弓硬弩!可以制作让骑兵寸步难行的铁蒺藜和陷马坑!甚至可以尝试造一些小型投石车!蛮子只要敢来,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些东西,将来不仅能保家,还能献给朝廷,这就是咱靠山屯的功劳!”
“再说后勤,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靠山屯可以组织运输队,用改进的大车,为前线官兵运送粮草军械。这条路虽然辛苦但安全,而且能名正言顺地接触军方,熟悉边境情况,还能换回咱们需要的物资和情报!”
三、奇兵,从民团里挑选最顶尖的好手,由我亲自带队,进行特别训练。咱们不去正面战场,而是像猎户对付猛兽一样,侦查蛮子的动向,侵扰他们的粮草,偷袭他们的小股部队,甚至营救被俘的百姓和官兵!咱们要做插在蛮子肋下的尖刀!”
这番谋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仅避免了与敌军主力的正面碰撞,而且充分发挥了靠山屯的优势,更指向了实实在在的功绩和利益。